发布时间:2015-12-03 09:22 我来说说 我要投稿
虹野:教学模式推广的动力及其危害
文/虹野
近日,在《扬子晚报》看到一篇新闻,谈到“苏州大学文正学院物理与光电能源学部一位老师推出微信课堂,通过这个平台,学生们可以完成查资料、点名、发言、交作业,甚至递交实验结果等多项任务。学生们评价道,老师的创意教学举措非常好,既活跃了课堂,又拉进了师生的关系,还能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看到这则新闻,笔者既为教师教学之用心而鼓舞,也为其教学不拘一格而雀跃。用微信推送平台完成课堂管理是方便了许多,于学生查找知识重点也便利许多,也有利于教师更迅速的从宏观上了解学生。但是这同时也在加强“管理”在课堂教学中的影响,使得教学更加的“便利”,却很难从微观上了解学生的特征,更难以做到因材施教。在这种“便利”的管理之下,教师会不会通过管理代替教学还在两可。因此,这样的教学手段作为辅助手段笔者是赞成的,能否做成以微信推送平台为核心的教学模式,笔者暂时持保守态度。
但是苏大的管理层却很乐观,苏大物理与光电·能源学部党工委副书记沙丹丹说,“高老师的微信教学对我们的学风建设也产生了积极的意义,先让他在几个班级试点探索,效果好的话我们将在整个学部进行倡导或推广。”
首先,我对苏大管理层的包容感到欣慰,能够让一个教师进行教学探索实属不易。
但是却为其目的却是位了“推广”而感到担忧。微信推送平台,作为简单的管理和资料的传递,尤其积极的一面,但是要想落实到教学之中谈何容易。别的不说,师生在微信平台交流时候的学术符号和图形的输入恐怕都难以得到完成,更何况教学效果的好坏并不是仅仅依据几个班的试点的结果就能够说明问题的。这需要严谨的教学实验,需要抹除教师的特殊化和学生的特殊化,如此才能得到这种教学模式的真正效果。
这个案例最后效果如何姑且不谈,结合着近期“高效课堂”、“翻转课堂”、“围坐学讲”等教学模式的推广,教育管理者们“推广”教学模式的冲动却引起了笔者的好奇心。为什么教育管理者们这么着急把没有经过长期和广泛的“教学实验”的所谓模式进行推广呢?
在这里笔者不谈管理者的功利对教育教学的影响,只谈管理者的天性。管理者天生的就有提高管理效果的冲动,这是本能。而提高管理效率的最简单的方式就用管理者熟悉的几种模式来推广,使得管理更加便利。就好比在高校科研评价管理中,管理者用期刊等级对科学家成果进行量化,如是,评价一个科学家的水平的效率得到很大提高,评价难度也几乎降低到了最低,即便是一个小学生都可以对科学家们进行管理了。
教学模式的推广也是如此,如果每个教师一种教学模式,教学的复杂程度将是管理者们无法理解的。如是,管理者们如何管理教师的教学呢?所以说,管理者们推广教学模式的冲动,几乎是一种本能。
这种情形不是国内独有,正如英国数学家、教育理论家怀海特在《教育的目的》一书中所说“如果我们落在某个主管部门的手中,而这个主管部门以为它能够把一切学校(分成)两三种严格的类型,各种类型必须采用一种僵化的课程,那么这对教育来说是灾难性的。”
毕竟管理者无法得知每个教师的教学方法,更不知道其他的教师是否适应新推广的教学模式。在管理者推广其熟悉的几种教育模式的时候,何尝不是把他们不熟悉的教学模式给摧毁了呢?管理者强推几种教学模式,更容易造成学生的同质化,人的同质化,对于社会系统来说或许是一个灾难。(虹野 中华教育改进社)
《虹野:教学模式推广的动力及其危害》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edu.yuduxx.com/xiaoyuan/282951.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