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12-03 09:21 我来说说 我要投稿
在工作中寻找音乐的激情
文|裘志刚(浙江绍兴教育工作者)
曾有个北京的名校长给我们做讲座,他说:“一个喜欢的音乐的人,算半个人;一个对音乐痴迷的人,才能算人;一个不喜欢音乐的人,不能算个人!”话虽说得绝对了点,甚至打击一大片,但一个爱好音乐的人确实能把握自己良好的情绪,我也不例外,作为一个对音乐特别喜欢的人来说,我努力在工作中寻找音乐的激情。
音乐注重强弱结合。不同的节拍有不同的强弱,不同的旋律也有不同的强弱,或一小节,或一个乐段。每个人对待每一项工作也是如此,如果没有强弱,仿佛一潭死水,没有任何生活激情,淡如开水。一首歌如果没有强弱,那情感的传递显得非常单薄,作曲者往往会根据歌曲表达的意境来确定节拍,使旋律更有起伏。学校工作也有强弱之分,德育为首、教育为本始终是教育的最强音,如果撇开这两条办学,哪怕最出名的特色都是空话,会让原本和谐的旋律变得轻重不分,甚至走上错位。如果没有强弱,只有到了一定境界才能做到如散板一样优美。而对于自己来说,我们也要确定自己的强弱,天天“强拍”精神就会崩溃,天天“弱拍”人家就会感觉你在与不在一样。
音乐注重以情感人。我一直说,“音”代表声音,“乐”代表“悦”,使人愉悦,所以音乐代表的是声音使人愉悦。音乐确实神奇,开心的时候唱个歌,悲伤的时候也唱个歌发泄一下自己的情况。但往往对于音乐来说,能缓解人的情绪。在教育中,我们也始终要保持音乐这种以情感人的作用。我们教育孩子希望以情感人,我们同事相处也要以情感人,甚至做学校领导的更要以情感人,说真话,老师除了工资外,还不是为了学校工作,心情好点,工作卖力点,心情不好,什么都没作用。拿个最简单的例子说,有的摄影爱好者,照片拍的挺靓,但每每集体活动,他的镜头却始终对着山、对着水,都是他镜头下的美景,而他却错过了给同事们带去快乐,要是将这才艺、这镜头对准我们的同事,带来的快乐就完全不一样。就如我一样,我虽不是专业的音乐出身,也唱的不好,但只要有需要,我就会把快乐带给身边的人。
音乐注重抓主旋律。主旋律是音乐的灵魂,是一个听众非常熟悉的又很容易记住的旋律,或许一句、或许几句,但这些旋律一经传唱感觉特别朗朗上口。而对于学校来说,主旋律是学校的工作重点、工作特色,对于个人来说,主旋律则是一个人的特色,学会抓自己的主旋律必能成为与众不同的你。主旋律有很多种,有的犹如阳春白雪,有的却如下里巴人,有的人在个人成长上却始终找不到自己的主旋律,东摸摸西摸摸,最后一事无成,而有的老师明明找到了自己的特色,却没有坚持,更没有持之以恒地深入,导致旋律不能让人熟识。
音乐注重相互协作。从作词到作曲,从编曲到演唱,从宣传到推广,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需要一个团队。我一直很欣赏艺术的评比,歌曲获奖了,作词和作曲都是单独的一张奖状。其实,我们做老师,也需要这样的团队合作,因为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大家唯有你帮我我帮你,才会形成一个积极向上的团队,在考核的时候也需要通过团队的力量来展示,将会极大增强团队的凝聚力。
其实,对音乐的感悟需要思考,但往往在开心中收获,因为你的付出往往会受到听众的掌声和夸奖声,其实我们做管理的又何尝不是这样,多给他们一些掌声,更能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
《在工作中寻找音乐的激情》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edu.yuduxx.com/xiaoyuan/282950.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