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6-28 17:43 我来说说 我要投稿
“填塞知识”和“拷打记忆”焉能出新人
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发展基础教育,并将责任交给地方。这样将带来许多新问题。我想略谈基础教育的内容改革问题,所知有限,只算“野人献曝”。
教育不止是解决当前人才建设问题,还对国家民族前途起决定作用。现在教育出来的学生,是二十一世纪发挥作用的人,因此哪一个国家能在教育上领先,到下一世纪就可能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在教育过程中,幼儿园和小学是对未来的教育,中学是对现在(职业)的教育,而大学是对过去(总结)的教育,幼儿园和小学的教育是不可能逆转的。成人进小学,知识分子变文盲,是不可思议的。高等教育可以留学外国,小学教育却不能留学,除非是殖民地。基础教育是本国文化的命脉,万万不可依靠外国。这条路无论怎么难也得自己动腿走。
不靠外国不是不要现代化,这是两个层次的问题。现代各国教育几乎都落后于时代要求,尤其是基础教育。因此有些发达国家(例如日本)极力想在这方面突破。仅仅在小学中引进一点现代技术如电脑是不够的。教学技术是中等教育的事。从幼儿园到初中,中心是小学。这时期教育核心不是知识和技术,而是思想和能力。这是无法过期补救的。因此,哪一个国家能在这方面有所突破,也就会培养出具备二十一世纪的新的能力的人,也就必然会在各方面领先;否则,基础教育不前进,无论今天多么显赫,到下一世纪必然落后。竞赛的主力是儿童。
知识,或说广义的信息,是要学到老的。但取得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却可以而且应该很早就开始培养。从幼儿园起,甚至从婴儿时代起,一个人就自动学习对于周围信息的发现、搜集、辨识、整理、分析、储存、运用等等能力。随着环境的有意和无意的教育,有的能力增长了,有的能力减弱了,有的能力没有得到发展。这形成了儿童的智力模型,成为以后受任何教育都不可逆转的格局。当前我们的问题是如何使这个格局或基础的现代化,确切地说是二十一世纪化。目标应选在十几年以后,好比打活动靶一样,要朝前面打。
自从戊戌维新,废科举设学校以来,中国教育发生了伟大的变革。这不是当时统治者料想得到的。这个变革经过五四运动而成体系,一直延续下来。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二十世纪后期,由技术和科学开端,兴起世界文化的大变化,要求教育能培养出适应未来的新人。无论资本主义国家或社会主义国家都不能无视这个发展趋势而必须在其中力争上游,否则不能取得先进地位,巩固自己国家的制度。
现在变革的苗头已经出现,但至今似乎还没有哪一国出现了真正的突破。改革的关键,就教育内容说,要以考虑高等教育的眼光来改革初等教育。换句话说,不管小学生将来上不上大学,初等教育内容要为高等教育培养必需的基本能力,要进行高等教育无法再进行的教育,而不只是知识的基础。如果高等教育还要补初等教育的课,那是大失败,因为那是无法弥补的。习惯的错别字很难纠正,能力不是知识和书本。现在我们的高等教育吃的大亏,就是前面将近二十年缺少了初等教育基础。不少大学生,甚至研究生、留学生,没有受过正常的初等以至中等教育,不断补课也难以补救过来。他们可以单科出众成名,但基础薄弱、狭窄,能力不足,难以发展、创造,容易由保守而落后。这个影响范围不限于高等教育,实际上整个国家社会都吃了大亏。例如现在普遍存在的学生“高分低能”现象。这是很难偿还的一笔历史债务。
初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根本不同点在于初等教育要培养不可分割的基本能力。幼儿园和小学不能分专业,不能定职业,本身是一个综合性的独立系统。因此,必须进行高等教育中无法再进行的系统教育工程。也只有小孩子才能接受这样的教育,大人接受不了。举例说,现在我们常讲交叉科学、边缘科学,其实这是在旧框架中讲话,不用旧框架便无所谓交叉和边缘。A+B=C,但是C并不等于A+B。全体大于其各部分的总和,这不是格式塔(完形)心理学所独有的观点,而且已经进入了常识和日常行为的范围,正如系统论和“场”的观点一样。不过由不认识到认识,由一般说话到科学语言,还需要一个过程。我们一直学的是近代的分割的科学,以原子论的观点观察世界,思想方法不超越欧几里得和牛顿的基本规定,所以总是忙于分类,进行分析和综合,很少注意到对象还是一个信息系统的“场”的变化。从当前国际上许多学科可看出:人的能力不外乎两个方面组合,一是科学(或说数字),一是艺术。两者好比大脑两半球,是一个人的思维能力的两种活动。两者好比水火,却又互相联系。可以对艺术进行科学分析,也可以把科学看做一种艺术创造。培养这种能力的系统教育工程在高等教育中是无法进行的,但在初等教育中却只能这样进行。若对儿童只进行分割教育,各门课互不相关,重这门忽视那门,跛行教育、眇视教育,其缺点在中等教育中还未必明显,到高等教育阶段就会暴露,而到了更高阶段,尤其是在进入社会工作时期,跛行和眇视,缺乏多“维”系统思维能力的缺陷就会造成损失了。我们在小学里不把音乐、美术、体育、手工和算术、语文、常识等结合起来作为一个系统对待,这样怎么能算对小学生进行系统教育工程呢?不全面教育怎么能看出儿童的智力倾向呢?填塞知识和拷打记忆怎么能培养出高等教育所需要的能力和新人品质来呢?
最后必须说明的是,以上所说的高等教育并不是仅指进高等学校学习或获得学位,而是指事实上或广义的高等教育。这是每一个人所必需而且往往是从社会和工作中接受的。这种教育内容主要不是知识,而是取得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指的是软件,不是硬件。
《金克木:“填塞知识”和“拷打记忆”焉能出新人》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edu.yuduxx.com/sxks/zk/421633.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