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都网 > 教育频道 > 升学考试 > 中考 >

让传统文化课堂教学更有效?

[摘要]关注桃李国学堂微信公众帐号,与您一起辨明经典的精髓,与您一起研习经典的教法,与您交流学习经典的体会。 2014年3月教育部颁布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提出了要“分学段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并具体地明确了高中阶段的要求:...

  关注桃李国学堂微信公众帐号,与您一起辨明经典的精髓,与您一起研习经典的教法,与您交流学习经典的体会。

  

  2014年3月教育部颁布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提出了要“分学段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并具体地明确了高中阶段的要求:“以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性认识为重点,引导学生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心。”

  各省市在教学和考试上都做了相应的调整,很多学校都开发了独立于其它学科的传统文化课程。如何确定传统文化课堂教学的有效原则,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最有效地传承我们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就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进行《论语》专题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我们一边教学一边研究,以符合学生认知、与学生的生活建立联系为关键点,逐渐确定了高中传统文化课堂教学实践应遵循的有效原则。

有效开展传统文化课堂的摸索ing

  确定与实施有效的课堂教学原则,必须建立在教学内容和学情的分析上。

  以《中华文化基础教材》之《论语》专题教学为例,从教学内容看,《论语》产生时代久远,在语言表达上与当今社会的距离感大,学生在意思理解上有很大障碍。《论语》是语录体,这意味着它是在对话中产生的。但是《论语》呈现出来很多对话的语境已经不能复现,一些语句意思的理解必然产生了不确定性,这也加大了读懂的难度。此外《论语》虽然是文言写成,可并不能称为文言文。其语录的格局、对话的语体仅仅是古代文章格式的萌芽,所以《论语》的教学肯定不同于一般的文言文教学。从学情上看,大部分同学在初中学习过语文教材中的几则语录,对《论语》虽然不陌生,但也称不上熟悉。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发现学生期待在课堂上能拓宽视野,知道更多与孔子、与《论语》相关的故事;希望老师的问题能引发思考与讨论,锻炼思维。但是他们不太愿意学习基本的字词知识、也不愿意背诵。

  

思想性与趣味性相结合

  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在《孔子的为人》这一讲时,结合孔子的生平设计了三个环节:单亲家庭的励志少年,喜怒哀乐的凡人,超凡入圣的哲人。“单亲家庭的励志少年”侧重其不幸的童年。孔子是父母野合而生、出生后圩顶,所以名丘。一直与母亲居住、不知有父。而且父亲在他三岁就去世了,十七岁时母亲又去世。孔子想去鲁国某大夫招待读书人的宴会上获取帮助,却因为身份低贱被赶了出来。但孔子并没有因此自轻自贱、沉沦下去,反而是奋发图强、好学乐学,积极进取。“喜怒哀乐的凡人”从孔子的喜怒哀乐出发,还原孔子作为一个普通人的一面。他喜欢唱歌、高兴时开玩笑、生气时会痛骂学生、遇到伤心事会恸哭,发牢骚时想浮槎隐居、面对诱惑时会动心、遭遇信任危机时会赌咒发誓,原来孔子也是一个有血有肉、可亲可爱的正常人,仿佛我们身边的长者一样,学生可以从情感上走近孔子。“超凡入圣的哲人”建立在前面两个环节的基础之上,就很容易被学生接受了。学生听了两周课后,有如下感受:

  我已经认识到了一个不同的孔子和一部不同的《论语》。孔子不再仅仅讲学习,《论语》也不再只记道理。似乎以前一提到他们的名字时的那种敬畏(有点像哲学)已经渐渐消退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新鲜感,每周都很期待这四十分钟。

  

知识性与文化性相结合

  对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的把握与继承,一定要建立在准确理解字词的基础上。否则,字词往往就会成为学生深入学习思考的拦路虎。《论语》作为传统文化的经典,在学习时要关照到其先秦语录体文言文的特点。一些难以理解的字词和典型的古汉语现象,必须要讲解学习。以“论孝”相关语录为例,如:

  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

  曾子曰:别给我闹笑话了!这一则中的“启”令人费解,“启”通常理解为“打开”,放在这里肯定不通顺。所以要结合前后文,指导学生理解这里指的是“打开被子看”的意思。

  又如: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是忧。

  子曰:你懂我说啥了吗?

  “父母唯其疾是忧”这一句是传统文化中常见的典型文言句法,相似的还有“无非无仪,唯酒食是议”(《诗经·小雅·小旻》),“鸡鸣而驾,塞井夷灶,唯余马首是瞻”(《左传》)等等。“唯……是……”这种表达将动作的表达对象提到“是”之前,起强调作用。在语法上我们称为宾语前置。“父母唯其疾是忧”也就是“父母唯忧其疾”,学生的文言阅读有限,对这种句式了解不充分,这里也应该给出相应的例句和指导。

  在理解和积累语言文字的同时,更要注重《论语》文化经典的性质,带领学生了解和评析相关的文化主题。以“论政治”为例,在理解语录基本意思的基础上,我们进一步概括孔子的政治观:孔子强调以德治国。“德”指礼乐教化,以德治国就是通过礼乐教化来使人们懂得做人的道理,达到道德上的自我约束和提升,进而做到天下大治。

  

  传承性与审辨性相结合

  

  《论语》是传统文化中的经典,瑞典的科学家汉内斯?阿尔文曾经说过:“人类要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二十五个世纪以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也有人认为《论语》之于东方文明,正如《圣经》之于西方文明,是文明的核心经典。这样优秀的文化在漫长的历史传承中也会出现一些理解的偏差。但正如《中庸》所说,学习要“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对这些不同的声音我们必须进行审辩式的思考,也就是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结合语境、背景准确理解,也要站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反观《论语》对当下社会的作用。要准确读出经典的历史意义,更要读出经典的现代意义。

  为了做到理性的评判,进行审辩式的思考,我们在上课时尽可能选择一些有思考空间的语录,对其进行材料的补充,请同学对此加以思考,或者进行辩论,课后形成文字。在《论政治》这一讲的教学中,研习了孔子基本的政治观后,设计了这样一个辩题:你认为当下中国德治与法治哪个更重要?在课堂上学生进行了精彩的论辩,课后形成了深入思考后的文字。我们看其中一例:

  法治具体化了德治,但又在一方面摒弃了德治。人民各色各样,利益犬牙交错,就要用具体法律纺织的网格来形成规范。但毕竟是网格,总难免会有疏漏,有时甚至背弃了其本意。这就是法律管得全又不全的方面。一方面,它要顾及普遍性,自然对特殊的少数情况难以关照;另一方面法律的许多漏洞令该当严惩者难以得到应有的惩罚。而在战乱时期,强者不依法,弱者不信法,法治则显得尤为脆弱。而当法治完全脱离了道德,法便是拥有最强最暴力者的工具,不论独揽大权的皇帝,无视准则的国会,还是权力膨胀的政府,使社会正义荡然无存,严重的甚至令民间绝其烟火,揭竿而起。

  这样的思考与表达对学生产生了有益的影响,通过对《论语》中一些语录的审辩式阅读,学生对孔子及其代表的儒家文化有了更深入的理解,锻炼了思辨能力,提升了思维品质。而只有当学生拥有了思辨能力,对传统文化的学习继承才能真正和现代社会结接轨,也才能把传统文化的价值发挥最大,让传统文化真正成为民族发展之根。

  1桃李国学堂微信号:taoliguoxuetang

  2.文章原创、版权所有、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taoliguoxuetang@163.com


《让传统文化课堂教学更有效?》河南新闻-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edu.yuduxx.com/sxks/zk/431245.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admin]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没有了

我要评论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返回豫都网首页
版权所有: 豫都网 Copyright(c) 2010-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admin@yuduxx.com
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