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都网 > 教育频道 > 校园新闻 >

教育者眼里不能只有尖子生和升学率

[摘要]教育者眼里不能只有尖子生和升学率 北京教育音像报刊总社评论员线教平 随着中高考的尘埃落定,千千万万的考生可以暂缓一口气了。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伴随各个阶段考生分数的出炉,一股宣传中高考尖子生乃至“状元”事迹和学校升学率之风又见抬头趋势。不...

教育者眼里不能只有尖子生和升学

北京教育音像报刊总社评论员线教平

  随着中高考的尘埃落定,千千万万的考生可以暂缓一口气了。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伴随各个阶段考生分数的出炉,一股宣传中高考尖子生乃至“状元”事迹和学校升学率之风又见抬头趋势。不仅社会机构参与其中,成绩不错的学校自己也积极“配合”,一些知名高校甚至做出“连夜抢状元”等让人大跌眼镜的事。对此教育功利之风,身为教育者,不能不有所警惕。

  事实上,近年来不少地方教育行政部门都在加强这方面的管理,三令五申禁止宣传炒作“状元”和升学率。以今年为例,黑龙江省教育厅近日就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加强中高考信息管理,禁止宣传炒作中高考“状元”。除考生本人外,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及招生机构一律不准向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考生报名信息。

  不炒作尖子生和升学率是有依据的。从教育的本质说,教育是教人做人,而不同的人尽管能力有高低,对社会的贡献也会有大小,但人格上是平等的。对教育者和学校而言,眼里只有“尖子生”和升学率的后果就是人为把学生和学校仅从分数上分为三六九等,实际上是一种“唯分数”的错误人才观和扭曲的办学观。更重要的影响还在于,学生的眼睛就像摄像机,学校老师的这些行为很可能被学生记录下来伤害到学生,错误的教育因此而生。正因如此,许多教育家都主张“有教无类”,视每个学生为平等,如霍懋征就认为,每个孩子都是她的骄傲。每个孩子都是骄傲,这应该成为每个教育工作者的职业追求和职业操守。

  从成才的角度说,一个人的成才标准是多种多样的,考场上的状元并不意味着职场上也是状元;在学校成绩好并不意味着人生就能成功。即便从成绩好的角度看,一个学生成绩之所以出类拔萃,家庭环境、个人努力、学校因素也都缺一不可。而学校升学率即便很高,如果只是由于生源因素也不会让人信服。

  当然,不炒作尖子生和升学率还涉及教育价值观,即我们的学校和教育者要立足于培养什么样的人:是培养出人头地、高人一等的“人上人”,还是与人和善、乐群敬业的“人中人”。不同的价值观导致不同的育人理念和育人行为。而一味推崇“尖子生”和崇拜升学率的做法,只会把我们的教育推向一个功利和势利的位置,这与真正的教育目标是背道而驰的。

  当然,作为选拔性考试的中考和高考,终究会在分数成绩上分出个上下高低来,而对那些出类拔萃的学生,人们也都对其学习习惯和兴趣爱好等,抱有天然的好奇心,对此进行适时适当宣传报道也并无不可。但正如美国前总统卡特的母亲所说,有一个当总统的儿子固然值得骄傲,有一个当农民的儿子同样也值得骄傲。可见,对教育工者、学校乃至社会机构而言,每一个学生都应当是骄傲,而不能只津津乐道甚至炒作一些尖子生和部分学校的升学率。

执笔:张晓震


《教育者眼里不能只有尖子生和升学率》河南新闻-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edu.yuduxx.com/xiaoyuan/472941.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admin]

我要评论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返回豫都网首页
版权所有: 豫都网 Copyright(c) 2010-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admin@yuduxx.com
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