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都网 > 教育频道 > 校园新闻 >

高考喜报看多了,我的评价就一个词:俗不可耐

[摘要]吹嘘高考成绩乃教育之恶俗 作者:曹书德 (北京市中学特级教师) 这几天,高考成绩放榜了,满世界是“状元”“第一”“高分率新突破”“一本率创新高”“均分占鳌头”之类的喜报,看得多了,我的评价就一个词:俗不可耐。 让我们先来看看各个学校会以哪些“...

  吹嘘高考成绩乃教育之恶俗

  作者:曹书德 (北京市中学特级教师)

  这几天,高考成绩放榜了,满世界是“状元”“第一”“高分率新突破”“一本率创新高”“均分占鳌头”之类的喜报,看得多了,我的评价就一个词:俗不可耐。

  让我们先来看看各个学校会以哪些“亮点”和方式来吹嘘自己。

  一是吹嘘各区域各类别的“状元”。某学校一旦产生了省市级别的“状元”,那就一定会配合媒体让“状元”及其老师、家长纷纷亮相,挖掘出学校和家庭是如何引导这孩子一贯重视素质教育而全面发展的经验,务必让公众看到一个品行优异、酷爱阅读、特长鲜明的学子形象。省市下面还有区县“状元”,区县又分重点中学和一般中学的“状元”。各区域除了文史和理工类别的“状元”,还有艺术和体育专业的“状元”。除了总分“状元”,还有单科“状元”。“状元”可是一俊遮百丑的宝贝,学校只要有了区域内或者某类别的“状元”,这整个高三的教学工作就叫大功告成了。

  二是吹嘘比竞争对手占先占优的各种数据。比如吹嘘进入全省前10名的人数比人家多;这个不多的话就吹嘘进入全市(区、县)前10名的人数比人家多;这个没有的话就吹嘘前20名或者前30名或者前50名的人数比人家多(拿多少名次来吹取决于自己在哪个分数段优于对手)。

  各段名次都不占优就拿绝对数或者比率来吹嘘,比如吹嘘600分以上或者580分以上或者上重本线或者达到本科线的总人数比人家多;高分、上重本、上本科总人数少的可以吹嘘比率高;总人数和比率都不高的还有无穷个吹嘘方法,比如吹嘘进校成绩和高考成绩相比提升值比人家高;还有更绝的,有一年某校吹嘘自己的实验班高考均分648,我感到很惊讶,打电话给在该校高三任教的一位朋友,他笑着告诉我说:“所谓实验班其实只有6个人,是将4月月考全年级前6名编在一块开小灶的。

  要是只取前3名组成‘实验班’,那均分还要高!”

  三是用“录取榜”和祝贺条(橫)幅将校园里里外外包裹起来。被北大、清华等著名高校录取了的每个学生姓名都要“荣登”又长又宽的条幅,从六层的教学楼上如鲜红的瀑布一般“飞流直下”;在校门内外最显眼的地方,耸立着鲜艳夺目的录取榜,上面除了大学校名,还镶嵌着学生的照片,有如纪念碑一般神圣,让天天进出其间的学生敬仰膜拜。

  当然,吹嘘高考“再创辉煌”的招式远远不止以上三种,每年都在花样翻新,怪招迭出。

  对这些自吹及借助媒体、学生、家长来夸耀的人我有两问。

  一问这些以“辉煌的高考战绩”自我吹嘘的教育者:当你拿“状元”和前几名的姓名和分数公开炫耀时,你是否想到全年级还有几百上千没被你炫耀的学生是怎样的心情?你是否安慰了未能考出正常水准的学生?你是否知道落榜的学生及其家长心中的滋味?

  目前的高考是一考定终身,偶然性太强。拿“状元”来说,全省30万考生中少说也有300人具备这一实力,之所以花落你家,一是学生本身有禀赋,二是机运太好,千万别吹成“我校教育的成果”。

  还有,即便是被你当作荣耀吹嘘的上了重本或者本科的学生之中,其实有相当一部分人并不如意,他们或许因为差两三分不能进入最理想的学府,或许不能录入最想去发展的专业。

  对这些学生,你最应该做的是个别地分析情况,对他的发展提出具体建议,你怎么能把在这儿读了三年的学生当作一个数据处理后就万事大吉了呢?

  再问这些用“高考喜报”自我吹嘘的教育者:你这个“喜报”到底是想证明什么?给谁看的?

  恐怕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你一是想通过这个“喜报”平息未考好学生和家长的怨气——“原来同学们都考得棒棒的,只有我拖了学校的后腿,真是无颜见人啊”;

  二是把竞争对手(招生有共同范围的)压下去,证明“我校”才是教学成绩最棒的,诱惑更多的优质生源;

  三是呈报给主管领导,将高考成绩作为政绩的“厚礼”送给他,并希望他高度赞赏“我校”的教育成就。

  其实,几乎所有的中学对高考成绩的宣传以及招生中的恶性竞争深恶痛绝,可是同时又挖空心思吹嘘自己贬低别人。这其中受害最大的当属高三的普通教师,他们一方面要追求学校专为毕业年级设置的微薄的奖赏和虚幻的荣光,另一方面又要为创造高考超越别人的“亮点”而耗费精力,劳累身心,以致产生职业倦怠。

  说穿了,各个学校所谓的高考“喜报”,跟战场上双方发布的“战报”没有两样——都说我方取得胜利,歼敌多少、俘虏多少……当然不会反思为什么要卷入这场战争。

  仅以高考分数评价学校优劣本是社会上不懂教育之人的偏见,学校自己却用“喜报”的方式迎合这些人,而且流行这么多年,实在是教育的悲哀,这一恶俗理应得到革除。

  如果绝大多数教育者看到某所学校“喜报”缤纷、“金榜”耀眼,能对其投以鄙夷之色,那便是教育去“俗”的开始。

  扬弃“恶俗”以后的学校,在得到孩子们高考成绩后,应该由孩子所信赖的老师一对一地,或祝贺他的努力得到了阶段性的报答,或告诉他“你的付出得到了运气的眷顾”,或指导他选择到愿望与分数匹配的去处,或开导他消除因成绩不如意导致的郁闷……总之,教育者应该针对学生个别化的情况或祝福或赞赏或激励或安抚,引领学生把高考作为自己人生的课程来体验和学习,从中汲取成长的营养,而绝不是一味媚俗。

  ★★★★★★★★★★★★★★★★★

  想了解最新的幼儿入园、幼升小、小升初中考、高考等教育信息,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成都教育(微信号:chendujiaoyu)。


《高考喜报看多了,我的评价就一个词:俗不可耐》河南新闻-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edu.yuduxx.com/xiaoyuan/465976.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admin]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深刻揭秘“天天”是怎样打压老师的

我要评论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返回豫都网首页
版权所有: 豫都网 Copyright(c) 2010-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admin@yuduxx.com
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