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6-14 11:35 我来说说 我要投稿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吉林省某本科高校下发了新校规,要求学生必须晨练和统一上晚自习,课堂不得接打电话、发短信、微信和微博,文明就餐,按规范使用公寓网络等。其中部分项目与学校各类奖助学金、先进个人评选直接挂钩。同时,相关的“一日规范制”承诺书也发给了学生,要求每个学生必须本人签字。有学生惊呼:“一夜间回到了高中时代”。
记得我读大一时,学校要求学生必须早起做早操,辅导员和学生会要进行检查。当时有很多同学不喜欢,我也不乏厌恶之情,尤其在冬天,可如今回忆,因为要早起,加之学校按时熄灯,那段时间的睡眠质量远比后来的高,这说明一些短期会让学生感到不舒服的规定,从长期来看,也许会让学生受益,克服坏习惯就是典型例子。
而在看到这则新闻后,我与周边来自不同高校各个学历层次的毕业生进行交流,他们都曾有过类似经历;从网友的评论来看,全国很多高校都要求学生早晨进行体育锻炼。 有意思的是,不少微博评论都在吐槽评论者所在高校早起锻炼的规定,其带来的问题是早上起不来,上午睡觉打瞌睡等,甚至有评论文章认为大学管理应实现自由、自主,高校的这类做法凸显出“大学中学化”趋势,是高校管理中的思维懒政。
可见,高校管理管什么,怎么管,并不是能轻易回答出的事。 一个不容质疑的道理是,高校必须有管理。虽然其方法不同于中等和基础教育,但对大学生的管理仍然不能少,这就带来了一个新的问题,即如何实现学生的“自由”,又能达到引导他们成长的目的,当高校管理者面对价值观更加多元、个性更加张扬、渴望追求人生意义的90后大学生时,这一问题更为突出。
显然,对一些高校管理者来说,有效管理的限度,并不容易把握。近期有新闻报道,某高校男辅导员检查女生寝室,将脏乱差的照片上传到网上,引起舆论热议后被领导批评并向学生道歉,这就是没有理解高校管理艺术和边界的表现,这样的事件在现实的高校管理中并不少见,对于吉林省该高校新校规的有些内容,也不乏可商榷的余地。
现代德国著名的宗教哲学家、教育家马丁·布伯曾指出,自由,不是教育的结束或目标,而是教育的开始,但新式的自由教育,相较于传统的强制性教育来说,自由恰恰是教师与学生之间“重大冲突”的根源,这为高校管理学生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提供了注解。好在马丁·布伯同时认为,由教师控制的“有条件的自由”或许能成为一种可能,这种思想用在高校管理中,不失为一种借鉴。
适度的高校管理,一定遵循着教育的基本规律,以服务学生为中心,出自对学生成长的关怀和引导,并在学生自由和教育规训之间取得平衡。而在实际管理中,要理解和有效执行“有条件的自由”,把握好管理的限度,必须提高高校管理的专业化水平。
一些高校在招聘管理者时,优先考虑具有教育学、心理学等背景的人员,还有高校建立了教师发展中心或是教师研究中心等机构,对高校教师的教学和管理问题加以研究、调查和座谈,为其管理工作提供了优秀的经验和新的视角。这些是高校管理理论联系实际,并逐渐从实践走向专业化发展的有效渠道。惟其如此,高校管理者对于管理的度,才会拿捏得准。
作者:肖纲领
《肖纲领:高校管理要拿捏好一个度》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edu.yuduxx.com/xiaoyuan/412699.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