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5-28 09:29 我来说说 我要投稿
社团活动在国外被看成是大学教育的最重要部分,在中国大学却常常被称为“第二课堂”。社团是高校联系和组织广大学生的桥梁,失去了社团的高校,如同失去了车厢的火车头。
原密西根大学校长杜德斯达说,“当校友们被问及真正的大学教育是什么,他们几乎从未提到过课程,这些东西在期末和毕业以后很快就消失了。相反,他们记得的是参加过的社团,所遇到的老师和同学以及他们所结交的友谊。”
毕业三年后能留下的东西,才是大学教育能给学生最有价值的教育。大学社团活动是能够长期改变学生、并被校友长期记忆的东西。相对于课堂讲授,公益类社团可以更好地培养品德;体育户外类社团能培养吃苦和不怕失败的精神,还能强壮体魄;表演艺术类社团能培养大众沟通能力;科技专业类社团可探索个人兴趣和职业生涯。更重要的是,社团能够培养起同学们的终生友谊。
在一个技术进步快、社会需求不断变化、人的寿命延长的新时代中,要使大学生做好终生学习的准备。而终生适应能力常常来自课堂外的训练——社团活动。对于中国而言,90后的大学生们是独生子女或少子女家庭成长的一代,他们占有了我们未曾有过的家庭资源与关注,许多人被精心呵护长大,更需要社团来弥补家庭教育与社会经验的缺陷。
还多了一个大学必须做好社团的危险理由。今天,在线教育发展迅猛,有人不断危言耸听:在线教育将以低成本回归高等教育的本质——学知识与技能,在线教育将冲垮许多低端大学。提供免费在线大学教育的Udacity公司创始人塞巴斯蒂安·特龙曾预言:未来整个世界将只有10所大学。其实,大学教育最本质的东西不是课堂讲授知识,这是量贩大学的老朽形象。从孔子讲学到雅典学院,都是行走人生、问答交流——没课堂!准确讲就是辅导员孔丘同志和柏拉图同志指导下的哲学社团。大学过去在、今天在、明天还会存在,靠的不是量贩式教学——老师讲学生听,电视大学和在线教育可以做得更好。大学活到明天靠的是学生吃住一起的友谊、社团活动和师生接触,这是在线教育永远无法取代的校园品质。这个世界寿命最长的机构是学校和庙宇。让那些在线教育投资人去兴奋地唱衰大学吧,错误理解大学教育本质的投资者得到的可能是一地鸡毛。
社团活动在国外被看成是大学教育的最重要部分,在中国大学却常常被称为“第二课堂”。也许这个“第二”是实至名归,许多高校社团的经营方式落后,导致社团没有起到第一课堂的作用。社团应是让多数人受益、多方面受益。社团是高校联系和组织广大学生的桥梁,失去了社团的高校,如同失去了车厢的火车头。
教育不始于课堂,也不会止于课堂。读万卷书不如行千里路,行千里路不如阅人无数,校园处处是培养,课堂内外皆学问。
麦可思研究所有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对于使用产生的一切侵权问题,我们将保留依法追究的权利。专注高等教育,微信搜索“麦可思研究”查看更多内容。
《社团不是第二课堂》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edu.yuduxx.com/xiaoyuan/402563.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