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5-09 15:28 我来说说 我要投稿
河北校长调研北京初中开放性实践课
跨省团课或成未来京津冀中小学生新选择
1月9日是2016年第一个周末,一大早,位于北京市西三环航天桥附近的北京中科航天人才开发交流中心便聚集了来自北京各区的近百名初中学生和家长,一会儿他们将在这里“用机械臂搭建太空堡垒”,体验“3D打印”、“生物医疗”。
这也是本学期北京市开展的最后一次初中生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在当日的活动现场,除了学生和家长外,还有一批特殊的客人——40多位来自河北省邯郸市教育系统的干部、校长。目前他们正在北京各区参加“影子工程”培训学习,而调研北京市初中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便是他们此行的一项内容。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张雪,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韩俊兰(河北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在京挂职),北京市教委委员李奕等出席了当日的调研考察。
临近期末学生家长上课热情不减
虽然临近期末,但学生和家长来上课的热情却不减。不到九点,来自北京四中顺义分校初一(2)班的杨冬鑫同学就来到中科航天人才开发交流中心,等待着上10点20分的机器人对抗课。
之前杨冬鑫同学已在中关村中学参加了创新人机交互比试应用实践课,他告诉记者,“那节课基本都在做游戏,教师还教我们用一支神奇的笔在iPad上画画,这种课很有意思。刚开始以为和传统的课堂没两样,还得跑这么远觉得不值,不过上完后觉得很值,希望下学期这种课能多点就好了。”
与杨冬鑫一样,来自东北师大附中朝阳学校的张子祺也觉得没有浪费周末的半天时间,上这样的课很值很有意思。“选课时,想选的课都被选完了,只能在剩下的课中选了一门看上去有意思的课。”张子祺坦诚地说,“因为起得有点儿早,刚开始我有点儿犯困,听着听着觉得老师讲得很有意思,我就开始认真听了。后来我们自己用iPad编程,控制机械臂把桌子上的筹码吊起来,感觉非常有成就感。”唯一让张子祺觉得遗憾的就是下课后同学们都走得太急,没能和上课时一起合作的同学再留下来好好聊聊。
据中科航天人才开发交流中心科教处处长陈骅闽介绍,自2015年10月末开课以来,已经有11000名学生预约中心的课程。迄今已经接待七八千名学生。中心根据自身的专业、资源优势,开发了六大系列课程,10项实践活动。“下学期,中心还将提供卫星、火星车、月球探测、太空城市、航天员心理测评等相关课程,激发学生探究航空航天的兴趣。”
河北校长要和北京学生一起动手实践
当调研考察组一行来到北京工商大学化学楼时,几十名来自全市各区的学生正在动手制作洗面奶和面膜。
来自顺义三中初一(6)班的刘心扬同学正十分专注地和同组同学称量制作洗面奶的原料。
一边称量原料、加水、搅拌、添加色素,一边在活动任务单上做记录。“以前也用洗面奶,可真不太清楚里面都是些什么成分,是怎样制作的。”看着自己亲手制作的洗面奶快要成功了,刘心扬抑制不住内心的兴奋,“一会儿我得用它洗一洗,看看效果到底怎样!”期待和激动印在了脸上。
“手上有香味儿,很光滑!”当刘心扬终于用自己制作的洗面奶洗手后,她兴奋地说,“看来制作成功了!”
刘心扬向记者表示,这次活动不仅认识了“去离子水”、“甘油”等这些洗面奶中的物质,还亲手学会了制作化妆品。
“看到学生能够接触这么高端、专业的课程和知识,真的太希望我们的学生也能来体验一把。京津冀协同发展太需要这种交流了!”来自邯郸市29中的蔡鑫校长在参观后这样表达了自己的感受。
蔡鑫校长的一句“太需要这种交流了”道出了前来调研的40多位河北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心声。
在当日活动现场,邯郸市教育局组干科的张永跃频繁走动在两个教室间,不停地听课拍照片。“今天的参观给我很大的启发,北京市在综合实践课、与校外资源整合方面都很值得我们借鉴!”张永跃说。
而邯郸市永年一中党委书记李永昌在洗面奶制作现场,看到同学们十分专注的样子,不由得也想参与一下,他拿起其中一组同学已经配好的原料,按照实验室老师的制作步骤,搅拌了起来。
一边搅拌,李永昌还一边和实验室老师攀谈起来,“里面加防腐剂了吗?”实验室老师告诉他,“马上就用的,不用加防腐剂。”
李永昌又追问一句:“其他化妆品中加防腐剂吗?对人体有没有危害?”当得到满意的回答后,李永昌表示,学生通过这种方式学到的东西一定是十分“深刻的”、“有用的”。
“希望北京的资源能向我们的学生开放”
作为千年古城,邯郸是我国著名的成语之乡和红色老区,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爱国主义传统教育资源。邯郸市教育局局长贾向荣在参观后向记者表示,这种初中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是真正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举措,“这种课程开放的理念,充分挖掘各种校内外资源的做法,大规模组织实施的经验等,都很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贾向荣局长介绍,目前邯郸市围绕着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也有类似的想法,但怎样推进实施还处于研究探索阶段。他表示,“希望北京这样丰富的资源也能向我们的中小学生开放,让邯郸的学生也有机会走进北京的科技资源单位,参加科学实践活动。”
贾向荣局长介绍说,邯郸是著名的文化古城和红色老区,太极文化、建安文化、女娲文化、赵文化、磁州文化等都是邯郸独有的特色文化。“我国成语中有1500多个都和邯郸有关,129师司令部旧址就在邯郸。此外,邯郸还是著名的钢铁基地和煤炭基地,这些丰富独特的资源也能够为北京的孩子们提供广阔的实践空间。”
而在京冀两地共享资源方面,蔡鑫校长介绍说,第二天他就要与北京57中签约合作,“今后,两所学校的学生、教师会走动得越来越频繁。”
在活动现场,正在等候孩子的一位北师大三附中的家长也向记者表示,“现在的孩子太缺少闯劲儿和独立生活能力了,让他们跟着老师同学去外地学习、实践,也是一种很好的锻炼。”
将探索三地学生跨地域交流的实现形式
北京市初中开放性实践活动从2015年10月底进入正式实施阶段,截至目前,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共上线851个活动项目,涉及电子与控制、健康与安全、结构与机械、能源与材料、数据与信息和自然与环境等七大类。学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通过自主选课、团体预约和送课到校三种不同方式参加活动。实践课每个班大约有30位学生,一位教师主讲,5至6位助教协助教学,课程结束后学生要将学习单上传到网上,学分将纳入中考成绩。
据介绍,截至目前,资源单位共发布自主选课课时5788次,可接待47219人次;团体预约课时21547次,可接待1077350人次;送课到校课程可预约课时26467次,可接待1323350人次。目前课时人次数可供2447919人次学生学习,按照初一年级在册学生约9万名计算,平均每个学生可以选择27个课时。
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还能怎样再扩大开放?在当日的调研考察中,来自河北的几十位教育干部、校长都表达了北京此类教育资源向河北中小学生开放的愿望,同时也表示,当地的新农村、大型工矿企业、海港码头、历史文化古城等独特资源也可以成为北京中小学生走进自然、走向社会的社会大课堂资源基地。
“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北京市教委负责人表示,这样的课就是要让学生走出校园,适度“远离”校内的传统课堂和传统教师的教法,接触新的领域新的课程,开阔眼界、增加才干。“在这里,一个班的学生来自不同区、不同学校,他们要自己合作共同完成任务。“这就是要穿越部门壁垒和资源边界,为学生提供新的资源和服务。” 未来,将探索京津冀三地教育资源共享机制,探索三地学生进行跨地域、跨文化交流的实现形式,一方面将北京丰富的文化科技等社会大课堂资源向天津、河北学生开放,另一方面,也探索将天津、河北两地独特的地方教育资源向北京中小学生开放,资源的边界还将继续向外延伸拓展。
《跨省团课或成未来京津冀中小学生新选择》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edu.yuduxx.com/xiaoyuan/391104.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