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5-08 10:03 我来说说 我要投稿
虹野:希望“掌掴事件”能推动职称向职务本质回归一小步?
文/虹野
近日,一则“甘阳遭该校青椒掌掴”的消息在网上流传。消息指出,打人事件起因是院长甘阳“拖延青年教师职称晋升”,“该事件是高校广大青椒艰难处境的折射”。该校官网回应称,“在场教职工目睹此事,极为震惊,强烈谴责人身暴力攻击之行为,此等行为完全违背了大学教师应有的师德和行为规范,相信并期待学校依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此事,还大学校园以斯文,保教师人身之安全。”
看到这则消息,心理感概万分,暴力往往是愚昧无知的人选择解决问题的方式,为何一名香港科技大人文学博士也斯文扫地,采用了如此愚昧的方式呢?
“拖延青年教师职称晋升”,是这位博士讲师采用激烈手段的理由,中山大学肯定不会也这样认为,因为高校教师晋升职称必须有岗位方可晋升,如果一个院系的教授都比较年轻,短期内没有调动的话,这意味着讲师永远都不可能有翻身之日。
而年轻教师的待遇和职称密切相关,这意味着无论多么出色的年轻教师在老教师没有退休之前都不可能过上“体面的生活”。尽管现在有的学校在搞“评聘分离”,但是前提是讲师职称不得评聘教授岗位,这事实上在玩弄“一个萝卜一个坑”的把戏。再加上“六年不能晋升高级职称将被解聘”的压力,教师斯文扫地并不是没有可能的。
鉴于教师待遇是按照职称作为等级来进行的,基本上和岗位没有什么职责,甚至很多教授的岗位职责远远低于讲师晋升教授的条件,对于没有完成岗位职责的教授也仅仅象征性的罚款一两千元了事。
可以说,按照身份领取报酬是每一个教师既渴望又厌恶的一件事情。教授们希望保持职称制度不改变,讲师们希望加入教授的行列,而事实上具有等级特权的教授注定是少数,讲师在高校里面永远是大多数。当劳动价值得不到体现和认可的时候,即便是再温文尔雅的教师恐怕都会有冲冠一怒吧。
看到有不少人认为“掌掴院长”涉事博士讲师违背了师德,但是如果不解决高校职称中劳动和报酬的关系,一直把职称当做控制教师的工具的话,这样的事情不会终止的,甚至可能会更激烈。
当一个制度通过侵犯大多数的人的利益而只保障少数人的利益和特权的时候,或许最应该反思的是制度问题了。
我反对通过暴力解决问题,但是“掌掴事件”已经发生了,只是希望能够推动职称向职务本质回归一点点,希望能够在高校里面取消按照等级进行分配的制度,尽快在高校落实“按劳分配”的原则。(虹野 中华教育改进社理事)
欢迎大家关注我的微信号hongye_edu进行探讨
《虹野:希望“掌掴事件”能推动职称向职务回归》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edu.yuduxx.com/xiaoyuan/390160.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