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教育频道 > 校园新闻 >

师德建设不能止步于一味划红线

[摘要]师德建设不能止步于一味划红线 文|张学炬(山东省济宁邹城市中心店镇老营学校副校长) 近日,郑州市教育局下发《郑州市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实施细则(试行)》,对教师行为进行监督管理。今后,该市中小学教师如出现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将受到不同程...

  

  师德建设不能止步于一味划红线

  文|张学炬(山东省济宁邹城市中心店镇老营学校副校长)

  近日,郑州教育局下发《郑州市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实施细则(试行)》,对教师行为进行监督管理。今后,该市中小学教师如出现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将受到不同程度的处分并取消当年各类评优评先、晋职晋级等资格,情节严重者将直接被开除。(12月1日人民网)

  郑州市教育局此举无疑为师德建设架设了很多高压线,每项规定直击广大人民群众普遍反映的焦点问题,对于规范教师的职业行为,让他们行有所止,进退有度,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师德建设不能止步于一味的划红线,还要有必要的人文关怀!

  不错,现实中有不少教师屡屡做出有违师德之举,让教育蒙羞,遭社会各界纷纷吐槽。如,在校外开展有偿辅导,做社会上不法商人的中介从中牟利,收受或变相收受家长的礼品,性侵学生等事件。这些虽然是教师中的极少数,但一锅老鼠屎搞坏一锅汤,必须出台制定具体的规定,严惩这些不法现象,还教育一个朗朗乾坤。但,我们也要透过这些事件的背后,挖掘一些导致老师思想滑坡的客观因素,追根溯源,从根子上消弭这些不利因素,让教育的治理达到“无为而治”的理想状态。

  教师的生存状况堪忧是导致不少老师触碰师德底线的导火索。近年来,国家对教育的投资不断加大,教师的工资也有所提高,这也是不争的事实。但,教师的收入和社会上其它行业相比依然存在着不少差距。高强度的付出,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不少教师在资金的分配上要量入为出,常常是捉襟见肘。就拿办培训班来说吧,社会上一个学历一般的人士,只要稍微具有一点责任心,利用寒暑假办个中等规模的培训班,所挣的收入足足比老师们一年的工资还要多。在“象牙塔”的老师也不是生活在真空里,他们也要养家糊口,也要为一日三餐盘算,他们能淡定吗?尤其是在社会转型期,人们的价值多元,思想多样,利益多元,老师们难免也会受到影响和波及,为了增加收入而做出一些有利自身的事。而且,从现实情况来看,老师们办培训班和社会上的培训班质量高低不难判断,而且,价格可能比社会上的优惠很多。再说家长也有这方面的刚性需求,一是因为有许多家长因忙于工作,无法陪伴孩子;二是有许多学生因种种原因也的确需要一定的补习;三是大量的留守儿童在节假日也的确需要一个合理的去处。即使老师们不办,社会上的培训班也一样不会减少。事实上,这几年国家一直在禁止,但社会上的培训机构不仅没有减少,反而,逐年增加。对于在职教师插手培训市场,仅仅靠堵是不行的,还要做合理的疏导。如,可以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为需要补习的学生积极的搭建平台,让有余力的老师利用空闲时间进行辅导,并给予他们一定的经济补偿,不是可以一举多得吗?

  教师的压力大,是老师们违反师德的另一个重要的原因。目前,新闻媒体所报道的“典型”事件中,大多都是老师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所引起的争端。一方面是因为老师和家长一样确实对学生有一种“恨铁不成钢”的心态,采取的教育措施中屡屡有过火的行为,这样的心态和行为不仅老师们有,家长不是也经常对孩子做出一些特别的不符合家庭教育规律的行为吗?对这样的行为应当加强引导,加大对老师培训的力度,提高他们育人的水平和能力。只要老师们善于钻研,付出足够的努力和爱心,熟谙教育的规律,总会找到打开每一个孩子心灵深处的钥匙,让每一名学生做最好的自己。另一方面则是评比的压力,职称晋升的压力。目前的教育并非宁静的港湾,教育中针对老师的评比几乎天天都有,有的是间接的,班级的纪律卫生评比,虽然是针对学生,但背后无不有老师的影子,有的是对学生的抽测考试,每次考完都要对老师进行排名,考核的结果与评先树优挂钩,最终影响职称的评聘。老师们只能想方设法的提高学生的成绩,教育于是就带有明显的功利性。考核的主动权掌握在教育部门手里,而制裁的主动权也掌握在他们手里,一手胡萝卜,一手大棒,那么,教育的温情体现在哪里?我们的教育不是冷冰冰的教育,是需要温情的,只有温情才能传递温情,只有爱才能衍生爱。

  我们所担心的是一旦过多的压力指向老师,他们是否能够承受得起这生命之重?一项社会调查显示,目前的老师普遍处于亚健康状态,而且,有不少老师存在着一定的心理问题,如职业倦怠、心理焦虑要远远高于社会上的其它行业。这也并非危言耸听。

  目前,不少教育主管部门给老师所套的紧箍咒一日紧似一日,但必要的人文关怀却鲜有提及,如农村老师的健康检查几年轮不上一次,即使偶尔查一次也是走马观花,流于形式;再比如,农村教师孩子的上学问题也是亟待需要解决的,但一直悬而未决,这让相关老师倍感失望。从长远来看,这并非是教育之福!教育需要的也是休养生息!

  教师作为目前社会上的弱势群体,渴望的是社会各界注入更多的人文关怀!约束是要有的,但不能仅仅是约束!


《师德建设不能止步于一味划红线》河南新闻-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edu.yuduxx.com/xiaoyuan/318718.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admin]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老舍的理想家庭与对孩子的教育方式

我要评论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返回豫都网首页
版权所有: 豫都网 Copyright(c) 2010-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admin@yuduxx.com
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