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3-24 14:09 我来说说 我要投稿
很多父母习惯于用自己的主观意愿来揣测孩子的内心感受,比如他们会盲目根据自己的经验来判定孩子是否幸福,但实际上并非如此。
《实验儿童心理学杂志》139(2015)期发表了一项研究:父母评估孩子的幸福与孩子评估自己的幸福是有显著不同的,这也就是说父母的所认为的幸福,在孩子那里并不被认同。
普利茅斯大学Dr Belén López-Pérez表示:父母的幸福观念与孩子普遍幸福感存在显著的差异。10-11岁孩子父母一直高估了他们的幸福,而15-16岁的父母却低估了他们的幸福。
这个看似简单的差异实际上可能会对教育孩子产生影响,研究者Dr Lopez Perez认为,父母不能适当判断孩子的幸福感,可能会增加亲子间的误会,而且,这也不利于父母对孩子提供适当的精神支持或满足孩子的真正需求。
所以,某中程度上讲,那些叛逆,不听管教的“熊孩子”可能与父母不能理解自己有关。
特别是对于青春期孩子而言,与父母的冲突更为普遍。他们的逆反心理是青春期成长的必然,处于青少年阶段的他们对世界充满了好奇,越是被禁止的事物,越能引起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尤其父母或老师对他们明令禁止偏偏又不做出任何解释时,更容易使他们不顾禁令地寻根究底或小做尝试。再者,他们强调个性,拒绝复制。百度CBG调查显示当他们发现衣服可能与人撞衫时仅有10%的人会选择继续穿,原因是要“我穿的时候完爆别人”。他们只是通过否定权威和强调个性追求心理自我肯定的满足感罢了。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夏学銮也说过:不理解、不尊重孩子是家长和孩子关系出现问题的原因之一。这也间接证明了实验中的观点,父母端着架子,专横式的教育的确容易使孩子感到不舒畅、压抑。百度CBG调查显示:遇到问题88.36%采取自己意见。他们已告别崇拜父母的时期,他们坚持自我,怀疑一切,这时,如果家长的态度还居高临下,很容易激化本来就存在对抗的亲子关系。
那么父母的正确的正理方式应该是如何呢?
首先,父母避免强行规划孩子的生活。很多孩子跟父母对抗,并不是说他们完全不赞成家长的观点,而是反感父母按照自己的价值观去规划他们的生活。聪明的父母,在孩子从能说话、表达自己意志开始,就开始学会尊重他们。让他们知道他是和父母平等的“大人”。所以从孩子的角度去认同他们就显得极为重要。
其次,父母要放下大人的架子,要多听听孩子的呼声。父母与孩子的沟通有利于理解孩子的欢乐与苦恼, 这也会最大程度上避免实验中,父母不理解孩子的情况。
最后,父母尽可能不要对孩子事事干预,要充分相信孩子的办事能力。很多父母对孩子过多干涉,往往是因为他们把自己的理想强加在孩子身上。父母要知道,你认为的幸福,不一定就是孩子的幸福,父母虽然可以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但还是要尊重孩子的选择,努力去帮孩子实现他自己的理想。
《父母所谓的幸福不见得是孩子理解的幸福》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edu.yuduxx.com/sxks/xsc/361687.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