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教育频道 > 升学考试 > 小升初 >

一样的知识,为什么有人越学越牛,有人越学越蠢?

[摘要]同样是读书,为什么有人越学越牛,有人越学越蠢?高分低能是怎么造成的?应试教育为啥误人子弟? 知识越来越多,科技迅速迭代,人生有限,哪些知识更有价值、更应该学? 我们生活在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每天全球要出版超过6000本书;《纽约时报》一周的资讯...

  

  同样是读书,为什么有人越学越牛,有人越学越蠢?高分低能是怎么造成的?应试教育为啥误人子弟?

  知识越来越多,科技迅速迭代,人生有限,哪些知识更有价值、更应该学?

  我们生活在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每天全球要出版超过6000本书;《纽约时报》一周的资讯量,比18世纪一个人一生可能接触的资讯总量还多;新的科技知识每两年就会增加一倍。

  前美国教育部长Richard Riley曾说,2010年最迫切需要的十种工作,2004年还根本不存在。

  毫无疑问,将来,我们的孩子会从事现在还不存在的工作,使用现在还没发明的科技,解决现在无法想象的问题。

  与此同时,科学家认为,2049年时,售价1000美元的电脑的运算能力,将轻松超越全人类大脑运算能力的总和。

  那么,问题来了:知识越来越多,科技发展迅速,面对无法准确预知的未来,有限而不可逆的人生——哪些知识更有价值,是我们应该学的?哪些知识毫无意义,学就是浪费生命,甚至有害无益?

  01 “惰性知识”害人不浅

  除了淤塞大脑毫无用处

  阿尔弗雷德·诺思·怀特黑德(Alfred North Whitehead,1861-1947),是英国著名的数学家、哲学家,先后任教于剑桥大学、哈佛大学。他和罗素合著的《数学原理》被认为是二十世纪最重要的数学逻辑作品之一,作为历程哲学学派的奠基人,怀特黑德的思想在生态学、教育学、物理学、生物学、经济学、心理学等诸多领域影响深远。

  929年,怀特黑德在哈佛大学任教期间,发表了一篇对现代教育影响深远的文章——《教育的目标》(《The Aims of Education》)。

  文中,他发明了“惰性知识(Inert Knowledge)”这个词,用来形容那些缺乏生命力、无法灵活运用于现实生活、没有使用目标、不能解决问题的知识。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惰性知识就是精神赘肉,书呆子就是智识上的大胖子,那些不消化、用不上的知识跟堆积在体内的脂肪一样,都会导致负载过大、淤塞、迟钝,并诱发各种“疾病”。

  富兰克林曾说过,一个饱读诗书的蠢人往往比一个一无所知的蠢人更蠢。

  对此,怀特黑德的解释是:“为什么有些没上过学的聪明人反而更明白事理?因为,他们的脑子没有负担可怕的‘惰性知识’。所有改写人类历史的伟大的思想革命都是对惰性知识的激情抗议。” 02 知识是一辆自行车

  带你去你想去的远方

  那么什么才是值得学习的知识呢?

  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资深教授、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国际思维协会组织委员会常委、哈佛大学“零点项目”的创始人之一戴维·珀金斯(David Perkins),长期致力于研究智力、理解、思考、创意等与学习相关的议题。他继承了怀特黑德的教育理念,并提出真正的学习应该具有“生活价值(lifeworthy)”。

  “什么是知识?知识就像自行车,能载着我们到达某个目的地。”

  正如怀特黑德所说,受教育就是学会一门艺术,一门运用知识的艺术。

  事实上,知识本身是中性的,并没有“惰性(Inert Knowledge)”和“活性(Activated Knowledge)”之分,但现代的学校教育主要教运算法则、科学公式、历史事实,却不教运用这些知识的思维技能,导致孩子们学到的都是碎片化、彼此不关联的信息点。

  珀金斯认为,“活性知识”是以深度理解为基础的,是有活力、可建构、跨学科的,既能相互联接,又能解决问题,能孕育、发展出新的知识,更是终生学习的必要条件。

  其实,运用我们中学学过的三角函数和力学原理,就能找到受力点,做出明智的判断。

  需要的知识你肯定学过,但你知道怎么用吗?

  这就是“惰性知识”和“活性知识”的区别。前者是散乱堆积的知识点,后者是用思考、实践织成的知识网,会像一个健康的有机体一样,自我生长。 03 专题教育消灭惰性知识

  让所有知识点融会贯通、学以致用让所有知识点融会贯通、学以致用

  世界上其实没有垃圾,垃圾都是放错地方的资源。知识也一样。

  伊诺·黑尔(Enoch Hale)博士毕业于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有17年的教学经验,现就职于美国学术学习转变实验室(Academic Learning Transformation Lab),致力于网络时代的关联教学。

  黑尔博士认为,现代社会科技进步迅速,教育的内容也在改变,但教育的方法却原地踏步。在他看来,老师应该创造场景,引导学生批判性、应用性地获取知识,只有这样孩子们才能学到活性、而非惰性的知识。

  这也是在教育领域全球领先的芬兰未来的教改方向——变“科目教学”为“专题教学” 04

  5招,让惰性知识活起来

  精髓就是“活学活使”

  1、进行通识教育,让孩子尽可能广地接触生活的方方面面。

  怀特黑德认为,知识领域狭窄会令头脑中的某些知识孤立起来,无法建立联接。而且,基础知识的欠缺、薄弱还会影响阅读,限制孩子的自学空间,导致轻信和偏见。

  所以,珀金斯提出,基础教育应该塑造“业余的专家(expert amateur)”,即,能够自信、正确、灵活地理解和运用基础知识的人。

  别小看这些并不深入的知识。广泛的常识既是选择、判断的基础,又为孩子的兴趣发展提供了无限可能。

  2、鼓励孩子问问题。

  父母可以尝试着多问孩子开放性、启发性的问题,以此激发孩子思考的热情。在思考的过程中,孩子会自觉串联已有的知识,思维能力、自学能力、好奇心、创造力也会随之潜滋暗长。

  3、鼓励孩子自己做决策。

  决策是人生的重要技能,也是运用、消化、联接所学知识的最佳方法。

  4、鼓励孩子分享TA知道的东西。

  黑尔博士认为,如果你可以教别人这个知识,那说明,这个知识你真的理解了。

  所以,父母可以尝试着定期开家庭分享会,每个人分享一个自己最近学到的东西,孩子也可以藉此整理思路,深入琢磨自己学到的知识,并在复述的过程中把知识联接起来。

  珀金斯称这种方式为,“把知识放进银行生利息,而不是放进地窖里发霉”。

  5、随时随地就各种问题展开分析、讨论、假设。

  比如,把事实设想成假设,然后和孩子一起想办法证明它,类似于“现在有人假设地球是圆的,我们该怎么验证?”

  比如,看了一场电影,可以跟孩子讨论一下不同的人物性格和各种结局的可能。

  比如,看了一幅画、一个雕塑,可以和孩子讨论一下,画家、雕塑家想表达什么。

  打破学科界限,发现重点,思考不同的可能性,比较,评估,弄清因果,找出问题,给自己的观点找证据……等等,所有这些都能让孩子的知识“活”起来。

  “惰性知识”是背下来的,“活性知识”是练出来的。前者是知识,后者是能力。

  ★★★★★★★★★★★★★★★★★

  想了解最新的幼儿入园、幼升小、小升初中考高考等教育信息,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成都教育(微信号:chendujiaoyu)。


《一样的知识,为什么有人越学越牛,有人越学越蠢?》河南新闻-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edu.yuduxx.com/sxks/xsc/360828.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admin]

我要评论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返回豫都网首页
版权所有: 豫都网 Copyright(c) 2010-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admin@yuduxx.com
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