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7-21 08:03 我来说说 我要投稿
“被”留学的症状可以通过留学去改正,但国外教育体制的严格要求,又不会预留太长的缓冲期。因此,争取化被动为主动,认真研究这些留学可能遇到的问题,看看自己是否能驾驭留学。
中国高等教育资源匮乏,使得体制外形态的教育服务成为必要的补充,比如海外留学。
如今,从某种程度上说,留学瓦解了国内教育公平的制度约束,相当于把高考志愿(当然还有研究生志愿)向海外延伸,增加了备选方案,不再是“一考定终身”的独木桥。
不过,这些“备选方案”并不是简单的“填志愿”,而是要做好“个人国际化”的准备,如果没有准备好,就是“被”留学了。
专业、院校选择的盲从
我在英国大学中国区首席代表(不是中介、代理,而是校方驻华代表,学校的员工,拿英国大学的薪水,工作地点在国内)的岗位上已经干了十几年,耳边总有这样的声音:“老师,您看我学哪个专业好?”
我会冠冕地说,你应该服从自己心底的声音,不要受世俗的干扰……其实我只是没好意思说,我高中毕业、大学毕业那会儿同样是心里白茫茫一片。
中国学生经常陷入一个逻辑怪圈:不知道自己的兴趣点,所以不知道该去读什么专业,于是会看看大多数人选择的专业,然后跟进,至于选什么国外大学,也是看看排名就行了。
简单化的跟风,人云亦云,表明学生已经有“被”留学的早期症状了。
学术文化的缺失
我的一位英国同事提到的问题更值得思考。
她说很多中国学生在英国学习时,完全不具备“学术文化”素养,他们上课一般只会看手机,不回答问题、不参与讨论、不与其他国家的同学交流,课下不回复老师的电子邮件、不加入社团活动,对他们而言,留学只是一个位置的移动,而他们封闭的状态,形成了一个个与世隔绝的孤岛。
我感觉这已经到了“被”留学的中晚期了,不好治疗了。
不适应“宽进严出”的管理模式
国外“宽进严出”的理念对学生的学术成绩、自律表现等方面有明确规定,一旦不符合要求,留学就失去了价值。
不知道是否因为国内管得太严,有一些中国学生在国外的环境中,学习和生活的自律方面问题比较严重。
我在英国学院工作时,一个负责宿舍管理的老师经常抱怨中国学生在房间抽烟烧坏地毯,在卫生间随地吐痰,用电炉子煮方便面造成整个宿舍区多次跳闸。
后来我还被要求打印“禁止吸烟”、“禁止随地吐痰”的中文标识贴在走廊和洗手间里。我屈辱地照办了,要知道这个宿舍里住了十几个国家的学生,而标识的文字除了英语,就是中文了。
比宿舍更麻烦的是有些学生的学习态度。有两三个学生经常不交作业,也不愿意沟通,其中一个女孩子基本上一言不发,造成教研室的忧虑。
在实习项目上,学院协助两个中国学生好不容易找到了希尔顿饭店的实习机会后,他们在客房里抽烟、睡觉,被饭店方面退回,其中的一个中国学生被学院书面警告。
这些“症状”会直接导致留学的失败,这个阶段的学生往往“病入膏肓”,只能送回国内了。
当然,“被”留学的症状可以通过留学去改正,但国外教育体制的严格要求,又不会预留太长的缓冲期。因此,争取化被动为主动,认真研究这些留学可能遇到的问题,看看自己是否能驾驭留学。
《高考后的抉择:警惕“被”留学》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edu.yuduxx.com/sxks/gk/435482.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