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教育频道 > 校园新闻 >

师生——朋友圈的点赞之交?

[摘要]随着社交网络的发展,师生交流的方式也日益多样化,但随之带来的师生关系公私难辨也引发了一系列问题。 数月前,某大学“师生断交”风波正是起源于微信朋友圈。看上去热热闹闹的社交网络让传统的师生关系得以延展。然而,也因为它的侵入,师生关系变得公私难...

  随着社交网络的发展,师生交流的方式也日益多样化,但随之带来的师生关系公私难辨也引发了一系列问题。

  数月前,某大学“师生断交”风波正是起源于微信朋友圈。看上去热热闹闹的社交网络让传统的师生关系得以延展。然而,也因为它的侵入,师生关系变得公私难辨。是“魑魅鬼怪”,还是互动利器?大学老师又该如何处理朋友圈的师生关系?

想说见面太难

  “你添加导师微信了吗?”这是四川某“211”大学哲学专业方向硕士研究生李萌向室友提的一个问题。是否添加导师为好友,是许多研究生入校时的困惑之一。想向老师展现专业、沉稳的一面,而并非犯二、卖萌偶尔狂暴的自己,李萌迟迟没有添加导师的微信。但是,开学两个月之久,她却不得不面临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太难见到仰慕已久的“大牛”导师了。

  教育部公布的《2014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1993年普通高校生师比为8,到2000年已攀升至16.3,直至2014年,普通高校生师比为17.68,意即是说,普通高校中平均1名教师负责的学生人数已近18人。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近几年来,普通高校的生师比还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具体到研究生培养阶段,生师比情况又是如何?

  目前教育部网站尚未公布关于研究生生师比的权威数据,但麦可思对部分院校硕士及博士研究生导师的研究数据显示,39%的被访硕士生导师带3~5名研究生,而带的硕士生数量在9人及以上的比例为24%。此外,许多在专业领域颇有建树的“大牛”导师,往往还身兼博士生导师的身份。麦可思数据揭示了这个问题:42%的硕士生导师还是博士生的导师,其中带的博士生数量在3人及以上的比例有22%。

  既要肩挑教学、科研的双重重担,又要身兼硕博导师身份,做学生学术道路上的“领路人”,高校研究生导师可谓责任重大。随着带领学生人数的增加,师生交流匮乏也变得稀松平常。事实上,研究生阶段的师生关系有别于其他任何阶段的师生关系,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旨在进行深入的专业学习,学生需要在学习和科学研究过程中更多地获得导师指导,并且在其指导下建立亲密合作、互相交流与促进的伙伴关系。这是“研”和“导”的应有之义。

社交媒体的拯救

  时间有限,见面太难,社交媒体的诞生恰恰有效地缓解师生交流难的问题。根据皮尤研究中心2014年1月的调查,美国的成年人中约75%都在使用社交媒体。麦可思2014年所做研究发现,超九成大学生拥有智能手机,而“使用即时通讯工具聊天”是其上课使用手机的最主要用途,上课尚且如此,毋宁说课下。许多教育者或是为了方便工作,或是出于个人用途,自己也在使用社交媒体。从职业角度来说,社交媒体能帮教育者扩展人脉网络,让他们能参与到重要的讨论中,同时也扩展了学习途径。从个人方面来看,教育者同样也需要使用社交网络来与自己关心的人联系。而这,都为师生交流创造了契机。

  例如,美国波士顿大学的学生教导主任肯尼思?埃尔莫尔为了便于与学生交流,向学生公布了链接到他的Facebook主页、博客主页的网址,甚至还有Instagram网的照片分享页面。埃尔莫尔说:“我努力用浮现在我脑海中的最简单的词句来与学生进行交流,我的遣词方式也许会让专业的英语老师感到郁闷,但是学生们会感到我努力与他们进行交流的诚意,事实证明我这样做获得了学生的好感。”在埃尔莫尔先生看来,社交网络不仅有助于交互,更是具有人情味的沟通方式。

  跟埃尔莫尔类似,许多老师也愿意添加学生为好友,期待通过社交网络的非正式沟通增加互动,深入地进行专业探讨,弥补师生交流不足的短板。

都是朋友圈惹的祸?

  当然,正如许多人担心的一样,社交媒体并非万能,通过社交网络增进师生交流优势明显,但其弊端也显露无遗。例如,利用社交媒体频繁进行沟通,混杂了工作和生活的界限,师生的身份也易处于模糊的状态,公私难以分明;依托工具的交流,更多的只是泛泛而谈,缺乏更深层次的交互,始终难以实现面对面交流的畅快和思想交融……如此种种,是社交网络应用于师生互动环节面临的一些问题。

  社交媒体的存在有效缓解了师生交流之困,但如何使用却需要审慎权衡。以之前备受社会关注的大学教授欲与学生断绝师生关系事件为例,导师添加学生微信原本是为了促进沟通和专业探讨,未曾想通过朋友圈看到了学生激愤、偏颇、不听劝阻的一面。导师一怒之下愤而写下断绝关系的公开信。从该生分享到朋友圈附上的评论文字来看,该学生对历史学习有自己的见解,转发文章附评论能让导师对他个人专业知识的积淀有所了解,这原本值得点赞,但是,该生评论言辞中多无端指责,甚至有些谩骂成分,这让长期从事历史学术研究的导师愤怒了。

  所谓学生和导师,首先是学术指导关系,其次是朋友、伙伴关系,我们向来要求教师为人师表、律己,因为其行为范式很可能成为学生的标杆和准则,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范式养成便成习惯,作为导师的他们也会以同样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的学生,当学生有不当言行时,导师明确指出,这是导师尽职、对学生负责的表现,也是一位学术规范的导师帮助学生树立专业标准的表现。事后有人将罪魁祸首的帽子扣到了社交网络之上,导师与学生绝交事件是师生通过社交媒体交流的极端例子,但以此否定社交网络是否有失偏颇?社交网络仅是师生交流的平台,其优点不宜一味夸大,弊端也确实存在,但我们不能因噎废食。如何加以应用需要师生自行探索。

交互的正确姿势

  在学生成长的路上,师生交流的重要性不言自明。社交媒体可以被当作教学、交互工具,但是也有一系列重要的问题需要考虑:隐私、内容的恰当性和安全性,这些都应该全面考量。社交媒体仅是师生课外交流的一种方式,对于如何把握好课外交流和互动的尺度,范德堡大学的艾莉森?平格里教授提出了以下几个对策:

  1.清晰了解时空的界限。在学期开始之前,思考一些问题,例如:你想要学生怎么称呼你?在家时你是否希望学生给你打电话?学生是否可以在非办公时间去办公室找你?你的学生等待邮件反馈的时长大概是多久?成为脸谱网上的好友是否合适?

  2.认识到互动也是教学的一部分。对于“以教为中心”的课堂,课外活动相对局限,然而,随着“以学生为中心”理念的普及,切实可行的非正式场合的交流也是被鼓励的。

  3.明白学生个人学习偏好及你自己的教学风格。因为一对一的交流提供了更多了解学生学习所获及个性化问题的交流机会,差异对待需要引起重视。不要假定所有的学生采用的都是同样的学习模式,事实上,学生学习的方法千差万别(好胜的VS协作的,逃避型的VS参与型的,依赖型的VS独立的)。同样的,考虑下自己的角色——信息专家?个人榜样?讨论的引导者?评估者?顾问?等等,选择你最适合的角色来担当。

  4.谨记自己的专业角色和个人角色。额外的交流将模糊职业和个人界限,随着额外交流和互动的增多,学生将很可能看到不那么正式的你的行为,这在某些情况下来说很好,但是对于那些希望在额外交流中依然保持绝对正式的关系的老师来说,这极具挑战。

  5.并不是所有学生都希望课下联系。考虑班级上学生的个性差异是极有帮助的。一些学生对课下与教师的互动极感兴趣,但是也有一些学生会尽可能避免这样的额外联系。拒绝课外交流并不是拒绝某个人,而可能是因为紧张不安或者时间太满。那些安静的以及处于社交尴尬境地的学生最需要被关注。

  6.充分利用办公室时间。许多教职员工发现,即使他们的办公时间及地址在课程纲要中明确写出了,学生也很少利用起来(除非考试前或者分数存在争议)。思考下为什么学生并不会在你办公时间找你。他们知道你办公的确切位置吗?他们关心的是他们不知道聊什么或者他们的问题看上去很愚蠢?结对来访或者小组式的交流会不会让他们更舒服?

  专注高等教育,请微信搜索“麦可思研究”或“MyCOS_Research”。


《师生——朋友圈的点赞之交?》河南新闻-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edu.yuduxx.com/xiaoyuan/364223.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admin]

我要评论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返回豫都网首页
版权所有: 豫都网 Copyright(c) 2010-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admin@yuduxx.com
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