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12-28 11:13 我来说说 我要投稿
编者按:12月5日,由搜狐网、搜狐教育主办的“教育的精神重塑:生长与生活“年度盛典在北京拉开帷幕,全国教育界专家、学者、媒体人及教育机构领军者等600余人汇聚一堂,就中国教育的热点话题展开深入探讨。以下是在《生存VS生活 教育生活与精神美学》论坛中,著名小提琴演奏家陈曦先生的现场发言:
此文为搜狐教育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必究!
M=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秘书长、《财经》杂志主笔马国川
C=著名小提琴演奏家陈曦
M:您是非常有名的小提琴演奏家,其实这些年很多家长特别喜欢让孩子去拉小提琴或者学钢琴,陈曦老师以您个人的体验生活是什么样的?
C:我小时候也这样过,我家是沈阳的,到北京来找老师上课,头一天晚上坐夜车找老师来上课,包括现在有很多学生也是这样做的。从外地坐飞机早上过来,下午上课,可能第二天上午再上课,然后再回去。首先我觉得这个肯定父母真的是伟大的父母,其实父母是最好的教育者,他们首先认清楚什么是最重要的教育,他们想到要找到好的老师。
为什么会这么远来到北京来学好的东西,找好的老师?我觉得是第一他们经济上面能承担得起,第二我觉得毕竟北京有非常好的人才,而且在音乐教育上,我一直认为要学就找好的老师,你的进步可以慢,但是你的质量千万不能耽误。因为美是一个很高贵的东西,不能带有瑕疵,当然每个人不可能达到100%的纯洁,但是我只能说纯度越高对一个孩子未来的成长越有帮助。
M:您怎么看待您任教的学生对音乐的态度?
C:中央音乐学院有附小附中,我现在在大学任教,但是我们也带附小和附中的学生,从我的感觉来讲,从附小附中到大学整个的梯队上来说其实我个人感觉,学生对音乐的这种向往是有点递减的。反而在小学和中学的时候热情是最高的,反而到了大学之后他的想法过于多了,或者是他的生活阅历过多了,所以并没有特别的认真和特别的认识到音乐的本质。我觉得音乐最重要的是教你如何用你自己的生活来理解音乐,再用你的音乐,把你自己生活中的一些好和不好,或者是感性的东西,从理性再向观众表达出来。
很多人都以为音乐家是感性的,其实并不是这样的,我郑重的跟大家解释一下音乐家肯定是理性的。
M:我们刚才谈的是现实,现实很沉重,我们题目里面还有精神美学,我们要从沉重的教育生活走向精神美学,我们想请各位老师用很简单的话描绘一下你所向往的教育生活,那种精神美学是什么样的状态?
C:我觉得精神美学这个确实有点高大上了,我不是最有发言权,但我觉得最理想的状态应该是一个人最本质的状态,就是在任何一个时期,能展现出你对美的追求和向往,永远不要停,我觉得这个动力是非常重要的。
《陈曦:美是高贵的东西 助力孩子未来成长》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edu.yuduxx.com/xiaoyuan/301955.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