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11-23 08:58 我来说说 我要投稿
每每听到自主招生,德智体美劳全素质的无标准要求总是被拿上台面。那么自主招生带来了什么?
在目前社会条件下,一切的服务都已经被商品化,需要金钱来交换。穷人家的孩子一般没有这个条件。举个例子,富人或者中产家的孩子从小学习各种乐器与语言,出国参加夏令营,游历各国,参加各种社会活动,由于住宅地段好或是社会关系较硬,接受的教育质量也比较高,同时由于消费水准和社会地位较高,接收的信息较多,并且善于包装自己,处理人际关系水平较高,衣着打扮谈吐达到较高的标准,在学生和大人中的相对地位也较高,一般都有些气场。符合所谓的综合素质高的标准。可能容易被自招面试的老师所认同,也容易被他人所赞赏。
然而,由于父母没有多余的钱给他提供高质量的商品与服务,家境较差的孩子可能只是拥有较高的考试分数,但因为穿着打扮谈吐不好,知识面不广博,家庭社会地位较低,信息流通渠道不畅,视野也可能较狭窄,受现在的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同龄人会对这样的孩子敬而远之,生活环境中的地位也不是很高。个人也不那么自信,气场较弱,可能不符合所谓的综合素质高的要求但是,高等教育除对优秀人才进行深加工的功能之外,还有另外一条重要的功能-------阶层流动渠道,它是社会公平,稳定的重要保障。换言之,教育的目的是加工潜在的人才,使一块璞玉散发出光芒,而不是雕刻一个已经成形的艺术品。现在的自主招生和艺术特长生制度本末倒置,片面学习西方教育制度,过度强调综合素质(看看自主招生的考题,看看校长推荐制度就知道,非重点中学的优秀考生很难符合自主招生的标准),完全从考生的个人素质出发,忽视了璞玉,招了一大堆基本成形的学生,更不用说为许多关系户开了方便之门,这样的政策既难以对那些“高素质”的考生进行令人满意的加工,又使得大量寒门子弟郁郁不得志。
自主招生只会加剧马太效应,加速社会阶层固化的趋势脑力劳动者无产化,大量有志于学的小知识分子接受不了更高质量的教育,也没钱出国,被迫继续沉沦于社会中下层甚至底层,做着低薪而缺少发展前途的工作,是不是有点熟悉的感觉?所以,作为社会阶级流动的一条渠道,高质量的教育对于这批孩子来说是极其重要的,不但能帮助他们改善收入条件,提高社会地位,还能拓展他们的视野,有助于他们获得更好的发展前途,这都是他们的生活环境所不能给的。过度强调综合素质,过于看重拥有国际化视野,多才多艺的“高素质”人才,只会加剧社会不公,激化阶级矛盾,造成年青人中普遍的幻灭,绝望之感,埋下社会发展的地雷。这不仅仅是一种懒惰,傲慢,不负责任的行为,并且其造成的结果最终会反噬到他们自己
《自主招生到底招的是什么?》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edu.yuduxx.com/xiaoyuan/277743.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