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教育频道 > 校园新闻 >

帮助孩子应对情绪

[摘要]女儿的性格脾气都不错,平常也是比较温和自然的孩子,很爱笑,托管班老师说她好像不笑不开口。不过前天晚上回来却感觉有些异常,写作业容易烦躁,隔一会儿就大声说:“讨厌...

  女儿的性格脾气都不错,平常也是比较温和自然的孩子,很爱笑,托管班老师说她好像不笑不开口。不过前天晚上回来却感觉有些异常,写作业容易烦躁,隔一会儿就大声说:“讨厌!”我莫名其妙:我们惹她了?还是青春期提前到了,变得有脾气了?

  过了一会儿,她又说:“我可以自己提,但是请你们不要和我提XX的名字.......”这才知道,原来和好朋友闹矛盾了。以前她俩有时会闹别扭,不过这学期关系一直很不错,前几天还好得像一个人似的,今天却不知为什么闹别扭了。不过她既然不让我们提,也不好硬拽着她去追问,我也不去劝她宽容,看她能不能自己处理消化掉。我只是给了她一个毛绒玩具当做假象的朋友,让她去宣泄生气的情绪。宣泄了一会儿,情绪就稳定了,后面就一直笑呵呵的了,当时我觉得事情就算过去了。

  昨天晚上正好妈妈有事要晚回家,女儿最喜欢妈妈,妈妈不在,有时会不高兴。不过昨天开始表现还算正常,写作业还是比较专心顺利。不过,有时还会蹦出一句:讨厌!我没闹明白:是因为妈妈不在?还是我惹了她?后来妈妈没有按约定的时间回来,有了这个导火索,她的小宇宙终于爆发了,发了挺大的火,哭了。

  这时她说:“我一直忍着,憋着,现在憋不住了。”原来今天好朋友又好几次惹她了,再加上昨天的委屈没有及时帮她疏导,叠加起来就觉得分外委屈,所以才会一直说“讨厌”。但她一直忍住没和我说,由于妈妈没回来,本来就有些不高兴,想起和好朋友的事情更加委屈了,所以才会爆发。(本来有情绪的情况下,想到不如意的事情就更容易不高兴,这是情绪的规律)。

  我搞明白缘由之后,赶紧去帮助她应对情绪。抱着她坐在我的腿上,听她说这几天的发生的事情。有和好朋友的事,有和托管班其他同学的事儿。我主要是倾听,理解她的委屈。偶尔插几句,有的事情会肯定她是对的;有的事情也让她理解好朋友和其他人——以一种共情的方式。倾诉本身就是对情绪很好的一种宣泄,事情说出来,影响的动力就小多了。最后让她宣泄,拿被子来撒气.......

  一会儿,她不哭了,表情轻松多了。问她感觉如何?她说舒服多了,不再憋着难受了。我说以后如果有委屈别憋着,回家赶紧告诉我们,我们会帮助你的,她答应了。在这之后,就一直高兴了。

  第二天早上,我问女儿,还生好朋友的气吗?“不生气了”。原谅她了吗?“原谅了,还要一起玩儿。”情绪过去了,人也就理性了。在有情绪的时候不宽容是正常的,我们也不必要求孩子太高。

  从这个事情上我有几点体会:

  1、给孩子倾诉心事的机会

  有时情绪虽然宣泄过了,但是心事没有去讨论,没有去重新认识它,所以还会存在影响心情的动力。所以,最好能及时帮助孩子探讨疏导她的心事,其影响的能量就小了。这样不让事情积累、情绪积累,就不容易爆发。

  其实这一点对于成人自我心理调节也同样适用。及时清除心理的垃圾,不要让它堆积,堆积起来就很麻烦。

  2、情绪常常是有原因的

  孩子有了不良情绪,一般都是有原因的,觉得莫名其妙只是不知道原因。所以要注意去探寻情绪背后的原因。

  一次女儿弹钢琴,显得容易生气。后来我问她为什么:她说,我想把钢琴弹好,一两次就能练成功,结果弹不顺利,就着急了。我和她说:不可能每次都能很快学好,弹一两次学不会很正常,没什么。她补充了一句:慢慢来,不着急。这成了我们的口头禅啦

  。

  3、孩子的心理和我们很相似

  从这件事情来看,虽然孩子只有八岁多,但是她的心理规律和成人何其相似啊!处理的方式也是很相似的。我为什么说如果想要读懂孩子,要先想想我们自己,也是因为成人和孩子心理的规律是很相似的。

  4、先应对情绪,再应对事情

  人在有不良情绪的时候是不理性的,所以,此时不要去较真儿,不要着急去解决事情,可直接去应对情绪:或者宣泄或者疏导。情绪过去了,平静了,孩子可能就理性多了,此时再去讨论一些事情,当时让孩子很纠结的事情可能就一说就通了。

  5、我们最好能帮助孩子应对情绪

  生活中自然会有一些事情让孩子难过、痛苦、烦恼,不可能一直快乐。有些事情孩子自己能够处理好,也算是成长的经历。但有时孩子没有这个能力,即使经历了也不知如何处理,不但没有得到成长,而且可能形成难以解决的问题,比如越来越爱发脾气,越来越烦躁等。此时就需要父母参与进来,帮助孩子应对,让孩子学会应对的方法。

  就像生病,有时生病不吃药能扛过去,对身体不见得是坏事。但是有些疾病或者问题,不及时处理、清理,不去治疗就会越来越糟糕。

  对于情绪、心理方面的事情而言,自我调节的难度更大一些,因为一般的成人尚且不知道如何调节,怎么指望孩子自己能够天才地完全懂得如何自我调节呢?有可能白白地经历了痛苦,但却还是不知道如何应对它,反而摸索出糟糕的应对方式:比如抽动、自残、打人、咬人都是孩子自己摸索出来的应对方式。

  学一些心理调节的简单知识,就能给孩子及时提供心理支持!

  您也可以做孩子的心理咨询师!女儿的性格脾气都不错,平常也是比较温和自然的孩子,很爱笑,托管班老师说她好像不笑不开口。不过前天晚上回来却感觉有些异常,写作业容易烦躁,隔一会儿就大声说:“讨厌!”我莫名其妙:我们惹她了?还是青春期提前到了,变得有脾气了?

  过了一会儿,她又说:“我可以自己提,但是请你们不要和我提XX的名字.......”这才知道,原来和好朋友闹矛盾了。以前她俩有时会闹别扭,不过这学期关系一直很不错,前几天还好得像一个人似的,今天却不知为什么闹别扭了。不过她既然不让我们提,也不好硬拽着她去追问,我也不去劝她宽容,看她能不能自己处理消化掉。我只是给了她一个毛绒玩具当做假象的朋友,让她去宣泄生气的情绪。宣泄了一会儿,情绪就稳定了,后面就一直笑呵呵的了,当时我觉得事情就算过去了。

  昨天晚上正好妈妈有事要晚回家,女儿最喜欢妈妈,妈妈不在,有时会不高兴。不过昨天开始表现还算正常,写作业还是比较专心顺利。不过,有时还会蹦出一句:讨厌!我没闹明白:是因为妈妈不在?还是我惹了她?后来妈妈没有按约定的时间回来,有了这个导火索,她的小宇宙终于爆发了,发了挺大的火,哭了。

  这时她说:“我一直忍着,憋着,现在憋不住了。”原来今天好朋友又好几次惹她了,再加上昨天的委屈没有及时帮她疏导,叠加起来就觉得分外委屈,所以才会一直说“讨厌”。但她一直忍住没和我说,由于妈妈没回来,本来就有些不高兴,想起和好朋友的事情更加委屈了,所以才会爆发。(本来有情绪的情况下,想到不如意的事情就更容易不高兴,这是情绪的规律)。

  我搞明白缘由之后,赶紧去帮助她应对情绪。抱着她坐在我的腿上,听她说这几天的发生的事情。有和好朋友的事,有和托管班其他同学的事儿。我主要是倾听,理解她的委屈。偶尔插几句,有的事情会肯定她是对的;有的事情也让她理解好朋友和其他人——以一种共情的方式。倾诉本身就是对情绪很好的一种宣泄,事情说出来,影响的动力就小多了。最后让她宣泄,拿被子来撒气.......

  一会儿,她不哭了,表情轻松多了。问她感觉如何?她说舒服多了,不再憋着难受了。我说以后如果有委屈别憋着,回家赶紧告诉我们,我们会帮助你的,她答应了。在这之后,就一直高兴了。

  第二天早上,我问女儿,还生好朋友的气吗?“不生气了”。原谅她了吗?“原谅了,还要一起玩儿。”情绪过去了,人也就理性了。在有情绪的时候不宽容是正常的,我们也不必要求孩子太高。

  从这个事情上我有几点体会:

  1、给孩子倾诉心事的机会

  有时情绪虽然宣泄过了,但是心事没有去讨论,没有去重新认识它,所以还会存在影响心情的动力。所以,最好能及时帮助孩子探讨疏导她的心事,其影响的能量就小了。这样不让事情积累、情绪积累,就不容易爆发。

  其实这一点对于成人自我心理调节也同样适用。及时清除心理的垃圾,不要让它堆积,堆积起来就很麻烦。

  2、情绪常常是有原因的

  孩子有了不良情绪,一般都是有原因的,觉得莫名其妙只是不知道原因。所以要注意去探寻情绪背后的原因。

  一次女儿弹钢琴,显得容易生气。后来我问她为什么:她说,我想把钢琴弹好,一两次就能练成功,结果弹不顺利,就着急了。我和她说:不可能每次都能很快学好,弹一两次学不会很正常,没什么。她补充了一句:慢慢来,不着急。这成了我们的口头禅啦

  。

  3、孩子的心理和我们很相似

  从这件事情来看,虽然孩子只有八岁多,但是她的心理规律和成人何其相似啊!处理的方式也是很相似的。我为什么说如果想要读懂孩子,要先想想我们自己,也是因为成人和孩子心理的规律是很相似的。

  4、先应对情绪,再应对事情

  人在有不良情绪的时候是不理性的,所以,此时不要去较真儿,不要着急去解决事情,可直接去应对情绪:或者宣泄或者疏导。情绪过去了,平静了,孩子可能就理性多了,此时再去讨论一些事情,当时让孩子很纠结的事情可能就一说就通了。

  5、我们最好能帮助孩子应对情绪

  生活中自然会有一些事情让孩子难过、痛苦、烦恼,不可能一直快乐。有些事情孩子自己能够处理好,也算是成长的经历。但有时孩子没有这个能力,即使经历了也不知如何处理,不但没有得到成长,而且可能形成难以解决的问题,比如越来越爱发脾气,越来越烦躁等。此时就需要父母参与进来,帮助孩子应对,让孩子学会应对的方法。

  就像生病,有时生病不吃药能扛过去,对身体不见得是坏事。但是有些疾病或者问题,不及时处理、清理,不去治疗就会越来越糟糕。

  对于情绪、心理方面的事情而言,自我调节的难度更大一些,因为一般的成人尚且不知道如何调节,怎么指望孩子自己能够天才地完全懂得如何自我调节呢?有可能白白地经历了痛苦,但却还是不知道如何应对它,反而摸索出糟糕的应对方式:比如抽动、自残、打人、咬人都是孩子自己摸索出来的应对方式。

  学一些心理调节的简单知识,就能给孩子及时提供心理支持!

  您也可以做孩子的心理咨询师!

  

  作者介绍

  维尼老师(胡春光,),畅销书《顺应心理,孩子更合作》作者,家庭教育专家,心理专家,现居青岛。

  潜心从事心理学研究二十余年,目前专注于家庭教育心理领域的研究,专业从事家庭教育咨询工作,积累了丰富的有效案例。所著《顺应心理,孩子更合作》,心理学功底深厚,接地气,实用性、可操作性强,出版后受到读者广泛的欢迎,位列当当亲子家教类新书排行榜第一名。


《帮助孩子应对情绪》河南新闻-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edu.yuduxx.com/xiaoyuan/277557.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admin]

我要评论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返回豫都网首页
版权所有: 豫都网 Copyright(c) 2010-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admin@yuduxx.com
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