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01-02 08:39 我来说说 我要投稿
话题: 家庭教育
公元2016年7月2日,特大暴雨还在卯起来撕扯武汉。下午五时,娘心猿意马地在厨房系围裙开顶灯准备焐饭。灯光立马给厨房镀上了一层暖黄,提醒娘日子还在,时光还在,虽然魂已经不在,但等哈大小爹还等着填肚子。娘杵在灶台望着锅碗瓢盆不晓得从哪里开始下叉子。
想不过把手机摸出来,开锁屏,不晓得哪个群哪位亲爱的大神突然一把甩出来“武汉市第一批。。。”哗哗的刷屏展开在娘的眼前。是滴,第六感告诉娘这不是眼子,不是预估,不是小道消息,就是这!屏住气往下刷,过了。吸口气,再看一次,过了。。。
娘把脑袋转向窗外漫无边际以疯装邪乎大乎小的雨幕,有些茫然,跟事先在脑中演练了好多遍的场景有些不一样,冇流眼泪也冇得狂喜,就那样望着外面,发呆发呆。。。
开帖才发现,中考过去短短个把月,我已经以惊人的速度无意识地遗忘那一大段一大段的彼时以秒计算的细节。据说人脑会智能地用当下去深度覆盖不愿回想的过往。所以你能想象,我们的经历。自揭伤疤,给正经历类似迷茫的准中考生爹妈参考。
抱歉,我还是来打点鸡血
中考及其制度,它是如此地残酷和现实。在等待出分和出校线的这个后中考时期中,它给胖熊带来的震撼,等同于看到在即将登顶的悬崖边,一些小伙伴们一跃而上,而另一些,无可奈何地滑下去,于无形的游戏规则中被运往未知的不同的方向。
中考,使个人力量的强大和渺小,都被极致地放大。这个难熬的过程,你把它想成孩子成长必经的坚持和努力也好,你把它想成人之本性对稀有资源的嗜好和掠夺也好,请一定务必陪伴、督促孩子,不要放弃对切合实际的目标的坚守,大部分的结果都是忠于过程的。
有一个需要面对的事实是,大部分孩子们很难如家长们所期望地那样,对所有科目因兴趣而产生自主学习的动力。比较实际的动力来源于我们对孩子们的帮助。
帮助他,在某学科上达到一定的熟练度和高度,维持由学科成绩所带来的自尊和荣誉,是比较实在的动力助推器。由于时间与水准所限,帮助并不一定是家长参与具体学科的贴身肉搏战,你一个远离了学校二十年的门外汉在那里自以为是唧唧歪歪指错了方向可怎么办?
具体的帮助,也可以是收集可靠高效的学习资料,督促落实学习计划的每个细节,经常和任课老师沟通,分析升学数据,找到靠谱的培优老师,固执地监督贯彻一条跟学习相关的小习惯,察言观色及时端上心灵排骨藕汤,随时待命,吧啦啦小魔仙变身成司机保姆医生厨娘等等,不一一枚举。
过来人的10条经验
下面是三年下来,娘的一些不成熟的零散的看法,说说而已哈。
1.别因为孩子暂时达不到世俗对优秀的评价标准,就那么自责迁移到质疑自己的生活工作能力。不是优秀的父母,都能养出出类拔萃的孩子;正如不是平常的父母,就只能养出普通的孩子。有时同父同母的兄弟姊妹间,都会有极大的差异。不要被伪鸡汤文、道德绑架和意识殖民。
2.不学习“别人家的孩子”,您跨江跨河租一苦哈哈小民房择校来干嘛?孩子对榜样的接纳程度,有时取决于你谈论这件事情的方式。
3.克制母爱泛滥,不要给孩子那么厚实的物质和精神上的安全感,人的内在学习动力除了某些天性,多半还源于不同程度的不安全感。
4.填报志愿,以孩子多次校内考排名综合考虑,如有特别高或特别低的可去掉。冲还是保,平均排名有重要参考价值,其次才是伢的意愿。
5.一步一脚印,踏踏实实走。不要总寄希望于,他能成为逆袭的黑马,成为黑马的前提是,首先他得是一匹马。
6.理解尊重并支持班主任。毕竟,守着五十来个有思想有品味的洋气的火药筒,整整三年,不是件容易的活儿,要不你来试试。
7.考完总有万般遗憾,遗憾是会变成永久的心头刺,还是消弭在回忆中,取决于接下来的路走得如何。
8.人到中年,几十年的善恶心胸,都会闪烁在眼角神态面容里,任你敷面膜、垫鼻梁、开背劈叉,也动摇不了已自成一派的精神气儿。
有时候,我感觉,当我更淡定从容一些,更与人为善一些,更勇敢宽容一些,更言行一致一些,这些细碎的渗透于生活分秒里的言谈举止,会悄然汇聚成一股透明清澈的力量,一点一滴浸润在胖熊的顽劣里,浮躁里,并在那里生出明亮的嫩芽来。
9.有一些学习之外的重要的能力,总被我们忽视。比如,对生命的悲悯,对尊严的体恤,对恶意的释怀,对过程的无言坚持,对结果的海阔天空。
10.卡巴金说,你阻止不了波涛汹涌,但你能学会踏浪而行。
娘和胖熊的暑期日常
好了,中考渐行渐远,勤奋的爸妈们,已经开始从各校发放的入学通知书附件上,试探着来度量各校的教学水准。娘和胖熊的暑假日常,骤然回弹到三年前的相对正常状态。只是那时娘俩一般高,现在娘的脑袋尖在他的胸前。
--“过来,让老娘亲一个。”
--“不来!”
--“以后你结婚我不是蛮想出钱……”
--“我来了我来了啊”
--“妈妈,我感觉我最近总是沉迷于学习当中无法自拔,你感觉到冇?”
--“冇。我又冇瞎。”
……
(作者:有滋有味/文章由鹿小丫转载并发布)
史上第一家微信公开课平台,在线收听免费公开课,敬请关注“海风公开课”公众号(微信号:hf_gongkaike)
《陪孩子走过中考-感觉身体被掏空,初中家长必看!》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edu.yuduxx.com/sxks/zk/532341.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