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7-27 08:09 我来说说 我要投稿
读者群与作品
我们也可以从读者广狭的不同来看文类的差异。小说、戏剧或者与俗乐体系相关的文类,譬如弹词、唱本等,通常是普传性质的,读者群往往较大,创作者的诉求也是要给很多人欣赏的。但有一些文体,就不强调普传。诗、古文都不断强调这一点。宋人经常说“宁拙毋巧”、“宁涩而勿华”。大家都喜欢的东西,显示的只是一种“简单的美”。例如春花秋月,谁不觉得美呢?但某些东西却是需要通过用典、思考和阅历才能够了解的,属于一种“艰难的美”。这并不是人人都能体会的,宋诗可能追求的就是这样的美。追求的,并不像吃蜂蜜,人人觉得甜,而是吃起来要涩,细细品尝又能回甘。诉求的只是少数读者。对于读者群的设定,每位作家在创作时其实心里都是有谱的,皆有自我的设定。是希望所有人都能懂、还是一部分人懂,这往往也决定了作品的雅俗。
在中国,所谓雅俗之辨,即是从这个地方来的。一个作家是希望能够倾动流俗以成就名声呢,还是不追求名望,只写自己想写的东西?作品最后可能流传广远,但它在被创作时,作者对读者的设定却是少数知己而不随顺风气,这样的作者通常较被称道,例如陶渊明。渊明在创作时,未必会想到自己的作品最终将流传广远,要给很多人看。他创作时,对读者的设定可能是极有限的。这样的作品,评价大多较高。这是因为读者的理解,是有阶层、年龄、修养等条件限制的。
我刚来大陆教书的时候,中央电视台曾来北大录像,并问我能否去“百家讲坛”讲讲。我请教他们的观众设定如何。他们说:设定是中学生。并不是说让中学生看这个节目,而是说电视媒介把它的观众平均文化水平认定为中学生水平。他们需要节目使中学程度的人都能听得懂、有兴趣,不打瞌睡。所以希望主讲人不要讲太多理论,能以故事为主。我听他如此说,当即婉言谢绝。因为教中学程度的人,中学历史老师来讲,会比我更当行。我所擅长的是高深的理论,超玄入幻才是我的长处。
我现在这般平易的讲法,也是经过很多年才会的。我教书三十多年。刚开始时根本不能掌握“读者”的问题,光是按照我自己的理解来讲。又因我那时候才二十来岁,太年轻了,所以讲课务求高深,唯恐学生以为我没有学问。我自以为讲得很高兴、很精彩,可是学生听得一头雾水,只能说老师学问太大了。后来我才慢慢学会现在这样的讲法。之所以要发感慨,讲这段经历,是说明每位作者都有其读者的设定,一味曲高和寡也是不行的,每位作者要搞清楚自己的读者是谁。
我也不会脑子发昏,妄想很多人了解我。我有自我的定位。《论语》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话很有道理。很多作者都希望作品广传,自己能为人所知,所到之处,众人围观,签名售书,岂不快哉?可是读者虽多,大部分是看热闹的,将你当把戏来耍的,这与求知音并不同。文学作家,毕竟跟歌星、舞星、影视明星还是不一样的。
所以,雅俗之辨,在文体上,比如小说、戏曲等,算是俗体,在传统上人们不重视。这不重视,并不是看不起民间,而是这类作品本身之写作是给大众看。因要给大众看,所以写作时有着一定的程序化,这跟电视剧有一定的格套一样。很多艺术表现没法展开,因涉及读者的阅读水平与阅读习惯。
《龚鹏程:读者群与作品》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edu.yuduxx.com/sxks/zk/439691.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