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教育频道 > 升学考试 > 中考 >

中国式悲剧:残暴巨婴的黑色青春

[摘要]一、被遗忘的热点 复旦投毒案,湮没于这些日子以来的诸多热点之中。许多人已经不再关注它。 公众就是这么容易健忘——他们忘了,投毒者林森浩的动机,自始至终都是个谜。甚至连他自己,都无法遮掩这其中的漏洞。 到得林森浩当庭陈述,事情就更加扑朔迷离了。...

  

  一、被遗忘的热点

  复旦投毒案,湮没于这些日子以来的诸多热点之中。许多人已经不再关注它。

  公众就是这么容易健忘——他们忘了,投毒者林森浩的动机,自始至终都是个谜。甚至连他自己,都无法遮掩这其中的漏洞。

  到得林森浩当庭陈述,事情就更加扑朔迷离了。

  二、毒死个人,小事一桩

  刚被警方带走时,林森浩对自己的前程,充满了乐观。他认为毒死个人,小事儿一桩,只要双方父母见了面,聊聊天喝杯茶,事情就过去了。他就可以回学校回家,继续他快乐的人生了。

  他如此的乐观,导致了案子双方的思维崩溃,甚至到了二审时,双方还在为他的投毒动机辩论。按林森浩的说法,他和被毒杀的同学之间,并无直接矛盾,只是彼此之间,相互有些看不惯,仅此而已。

  既然如此,那他为什么要毒杀同学呢?

  对此,他在法庭上做了个人陈述:

  ……当我还在自由世界里的时候,我在思想上是无家可归的。没有价值观,没有原则,无所坚守,无所拒绝。头脑简单的人生活在并不简单的世界里,随波逐流,随风摇摆,兜不住的迷茫。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对我而言,是很不清晰的。这迷茫与想要有所改变的内心诉求成了我身上最主要的矛盾。我一直在认识自己。某日,我在某电视节目里听到一句话:成功的人都是善于制定规则的。这话在当时我的心里引起了强烈的共鸣。我恍惚地以为我找到了突破口:我要成为一个善于制定规则的人,在生活中要不吃半点亏,还要欺负欺负别人。也许就是这样的一种模糊的认知隐隐地引领着我犯下了这个罪大恶极的过错。

  这段陈述,成为了旁观者研究林森浩的第一手资料,尤其是他陈述中的“我在思想上是无家可归的。没有价值观,没有原则,无所坚守,无所拒绝”……这句话,让许多人不由得惊呼:

  这是个空心人!

  于是有人感叹:……林森浩所说的“我没什么价值观”,揭示了这个悲剧造成的深层原因。一个大学生会因为一个微不足道的理由去谋害同学,这不仅是他个人的失败,也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以及社会教育的失败。因为在林森浩身上,既看不到家庭对他在做人上有何正面引导,也看不出学校品德教育在他心里留下什么痕迹,而这个社会的一些坏风气,倒有可能对他产生了负面影响……

  把林森浩投毒事件,归于教育的失败,这是对的——但认为林森浩的教育失败,是品德教育方面的失误,这却完全不着边际。

  真正的原因要是说出来,是非常让人绝望的——林森浩就是傻!

  他就是那种智力发育太迟缓,远落后于生理发育年龄的类型。就是大脑没成熟,虽然是个成年人,但根本不具有行为能力和责任能力。而固化的教育模式,又延缓了他的成熟期,导致他最终成为了一个缺乏责任能力的巨婴。

  三、思维的黑渊

  这世上的人,至少能分三种——或者分五种。

  这五种分别是:早慧、早熟、常态、迟钝、弱智。

  

  理论上来说,这五类人是呈正态分布的。

  早慧和弱智居于两端,是极少部分。通常只做个案处理,不具普适性。

  早熟和迟钝,则占了不到三分之一的比例,这其中,早熟的人是占了天大便宜的,他们还在少年时期,就比许多成年人更明事理,所以他们很容易在这社会上分享到利益。而迟钝一族就惨了,这些人往往到了四、五十岁,还满脸痴呆状,话说不清楚事情也干不明白,多数沦为失败者,满心悲愤却不明所以。

  常态部分占了近三分之二,但,这三分之二是判若云泥的三分之二,他们其中有三分之一,接近于早熟区,所以他们虽然会暂时的磕磕碰碰,但迟早会醒过神来。比较悲惨的是接近于弱智区的三分之一,他们最大的悲哀就是,你说他们弱智吧,他们明明一切正常。你说他们正常吧,他们偏偏脑子偏瘫,没有责任意识也没有行为能力。

  ——理论上来说,教育的主打区,就在常态这个范围之内。良好的教育,能够让接近于早熟期的三分之一,随应生理期而成熟,更适应这个社会。能够让接近于弱智区的三分之一,摆脱悲哀的半弱智状态。

  要想让一个孩子在适龄年纪段成熟,就必须经常性的刺激其大脑皮层,促动其思考。如果教育缺失了这个目标,以僵化的答案为标准,视独立思考为大忌,对学生只有机械的灌输而没有良性的大脑皮层刺激,久而久之,原本是接近于早熟期的三分之一,向弱智区域移动,而原本就在这个区域的三分之一,更无望走出思维的黑渊。

  ——林森浩,就是这样一个失败的样本。

  四、我已经承认错了

  我刚刚毕业那年,遇到起与林森浩类同的事件。在当地,有个聪明的孩子,考上了不知是清华还是北大,总之是重点名校。就在通知书送到家的当天,警察登门,将这孩子抓走了。

  这孩子,高考之后,一个人在家。闲极无聊之际他走出家门,遇到隔壁一个9岁小女孩。当时他跳上前去,勒住女孩的脖子,将女孩拖到自己家,性侵之后,将女孩的脑袋按进尿罐里,活活的浸死。而后将尸体,就埋在自己的床下——他家住的是老式平房,床下就是泥土地。

  案发之后,当地震惊。毕竟是个考上名牌大学的孩子犯罪,于是记者排长队去看守所探访。我还记得媒体上的照片:这孩子坐在铁栅栏内,拿本英语书,手不释卷的背诵课文。见记者来到,孩子手抓铁栅栏,眼巴巴的看着记者问:

  叔叔,我已经承认错了,什么时候让我去上学?

  我要读书!

  当时的报道,把孩子的这句话,是当做笑谈的。

  当年的我,也是将此当成笑料的。可是过了几年后,我突然醒悟,当年的那个孩子,和现在的投毒者林森浩一样,都是处于偏离常态靠近弱智的这个区域。他们共同的特点是,大脑有意识的逃避对自己所做事情的评估,完全处于不自主状态。

  从一开始,他们就不知道自己干了些什么。大祸酿成,他们更是丧失对自己行为能力的评估,沦为一味逃避抵赖的巨婴。

  ——可是,你说这孩子的脑子,已经靠近弱智区了,那他还怎么能考上大学呢?

  五、这不是学习

  考不考上大学,跟智商并不是简单的直线关系。这世上,还有种白痴天才,他们的智商就是白痴,但在一些特殊领域,比如说音乐、绘画或数学方面,却有着惊人的天资。

  更何况,许多智力原本不高的孩子,他们偶然间考出一次好成绩,获得了家长和老师的正面肯定,这就形成了良性刺激。以后孩子有意识的强化自己的学习成绩,以便获取更多的奖励——林森浩应该就是这种情况。

  这种情况下的孩子,不仅学习成绩能上来,甚至有可能直线飙升直考出国——可这不是学习,更与教育无关。实际上这是属于最低档次的条件反射。两百年前,甚至有匹叫汉斯的马,会演算算术题。后来人们发现,这匹马会观察主人的脚上动作,主人的脚动几下,它就踢几下,踢对了就有干草吃。

  条件反射,能让马演算算术题,也能够让人类在自己不是太明白的科目上,考出好成绩。这都是正常的——但这无助于孩子们的大脑成熟与智力提高。

  六、残暴的巨婴

  简单说就是,林森浩同学,他的心智年龄,是不高于6岁的。

  当然,他知道人体中毒不是件好事,但这个知道,于心智未超过6岁的他而言,只是知道了一个捉弄人或泄私愤的法子。

  他当然也知道人中毒的后果——但这个知道,是外界环境强加于他的,到了他这年龄,他就必须要知道这个了。如果不知道,那么他就是白痴弱智了。而他一向以聪明而自诩,不肯接受白痴弱智的这个评判,所以他强迫自己知道。但他的大脑,却是真的不知道,而他的行为,又是由大脑主宰的。所以他在选择了下毒之后,大脑智商飙降,回落到孩童期,以为双方父母聊天喝茶之后,他就可以回家了。

  他的学习成绩,不过是条件反射刺激下的产品。条件反射太过于低端,根本无助于他的智商提升。

  ——这就如同一条狗,它鼻头的嗅觉细胞,是人类的100万倍,但狗最终还是要吃屎。这没办法,就因为它是一条狗。

  当一个心智只有6、7岁的年轻人,在经历了十几年的现代教育之后,就已经养成了娴熟的条件反射机制,能够在自己丝毫也不理解的科目上,轻松的取得高分。但他迟早会干出6、7岁年龄才会干的事儿,他的心智年龄摆在这里,谁也无法阻止。

  七、有立场,无善恶

  说到底,目前中国式教育,极端靠不住,它易于养成孩子们的低端条件反射式学习方式——所谓高分低能,说的就是这些人。这些人根本谈不上发展,生存完全是靠了侥幸,只要在大脑成熟之前没犯下低端错误,人生就算是平稳摆渡了。更不要说适应社会、创意思维等神马高级玩艺了,心智不成熟的人,就象林森浩所描述的自己,大脑一片空茫无际,你跟他说什么,都是白费力气。

  其实,世上并没有完美的教育方式。任何一种方式持续得久了,孩子们的大脑都在会单调刺激下,自然而然的形成条件反射系统。

  教育界的终极真理是,一旦被教育者意识到你在做什么,就不会再有效果。所以我们能够做的,必须要随时调整教育方法,以击破孩子们在固化的学习模式中,所形成的条件反射机制。让他们机械、被动的条件反射,转为主动性思考。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刺激他们的大脑,促使大脑更早些成熟。

  要想让孩子学会思考,让他们的大脑皮层受到良性刺激,让他们的心智,上升到与身体相适应的阶段,就必须开放社会人文学科,让孩子获得自我训练的机会。

  完全摒弃标准答案式教学,是不可能的。在学术范畴之内,诸如概念、定义,原理、定律,法则,数理逻辑及推论,都是有明确外延内涵的——诡异的是,中国人恰恰在这些地方,喜欢另立标准另搞一套,经常搅动得人脑子云山雾罩,不明所以。

  相反,在恰恰最应该开放的社会人文学科——这些学科的共同特点,是对现象的描述上,具有着极大的不确定性。可是中国人偏偏要把这些开放的学科封闭起来,对其不确定性进行标准化。

  应该标准化的,开放了。应该开放的学科,标准化了。这颠三倒四的教育错位,导致了理论学科与现实的严重脱节。学习成绩是一回事,社会现实又是一回事,以致于许多人坚信,学校里学到的玩艺儿,在现实中是没有用处的。

  学用脱节,学而无用,导致了许多人放弃深层次的理性思考,看待社会或自我,停留在情绪化的直觉反应上。这种情绪化的直觉反应,最终让孩子们的智商,迅速回落到了6岁孩子的心理状态上。只有好恶,没有是非,只有情绪,没有理性。只有立场,没有对错。只有态度,没有原则。

  在学生的心智成熟之前,任何形式的说教、劝诫,都不会起到作用。必须要正视教育中所出现的问题,好的教育是适度的刺激学生的大脑成熟,而不是将他们视为婴孩照管起来。成年人必须要有足够的勇气,迎接新一代人心理成熟所带来的挑战。对任何一个社会来说,一个林森浩也已经是太多了,我们期望着教育回归它的本位,塑造出有独立思考能力、有勇气有担当,负责任有良知的新一代公民。

  ※99%的中国家长困扰于子女的教育问题,关注微信公众号「家长公会」(微信号:Parents_Guild),每天一堂家长必修课,影响孩子的一生。

  ※转载请标注来自微信公众号「家长公会」(Parents_Guild)


《中国式悲剧:残暴巨婴的黑色青春》河南新闻-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edu.yuduxx.com/sxks/zk/354187.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admin]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当中年遭遇青春期:战争频发为哪般?

我要评论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返回豫都网首页
版权所有: 豫都网 Copyright(c) 2010-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admin@yuduxx.com
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