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2-06 08:50 我来说说 我要投稿
来源:《当代教育家》2014年第1期
作者:李希贵
曾在刚入校的初一新生中做过一项调查,结果表明,在最不适应中学生活的原因调查中,有71%的同学是因为思念过去小学的同伴;在“如何才能尽快适应中学生活”的选项里,有87%的同学选择了希望尽快找到新的朋友。
这个结果引发了我们关于学校本义的讨论。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曾经一次又一次地追问:何为学校,学校何为?说实在话,无论老师还是家长,我们都愿意把学校定义为孩子们学习的地方。
可是,如果是仅仅为了学习,孩子们其实可以有别的选择,如在家里静静地读书,在网络发达、媒介多样的今天,根本没有必要车马劳顿地来到同一个地方。但是,当我们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的时候,我们可能会丰富甚至改变学校的内涵。
通过对学校本义的讨论,我们终于明白,对孩子们来说,尤其不能忽略的是,学校应该成为他们寻找同伴的地方。于是,校园里活跃着的形形色色的学生社团有了新的定位,也有了进一步发展壮大的理由,打破班级甚至年级的学校选修课也如雨后春笋。
“学长团”“同伴关系日”为孩子们找到更多的新同伴推波助澜,学校的内涵越来越多地朝着孩子们希望的方向去演绎。
但是,这还远远不够。因为占据着80%以上时间和内容的必修课并没有去主动诠释孩子寻找同伴的内涵。在这些日复一日的传统课堂上,孩子们被固定在同一个行政班里,与他们朝夕相处的,只是一个四五十人的小圈子。
虽然有些学校的规模在恶性膨胀,但孩子们的交际圈子却并没有扩大,尽管他们在课堂外,可能和行政班之外的同学有些接触,但由于交际时间的缺失和合作空间的不足,他们很难成为志同道合的朋友。
曾经与一些去美国中学交换学习的同学交谈,当我要他们对美国高中教育用一个词区别于我们时,他们用到的几乎都是“选择”。当我再请他们说出这种选择让他们感到最惬意的是什么时,他们绝大多数人说,是因为在充满选择的校园和课程中可以找到更多的同伴,尤其是有着共同爱好的同伴。
基于这样的思考,当然更因为学生个性成长的需要,我们开始了教学组织形式上的改革。将所有学科予以分层或分类,让同一个行政班的学生选择不同层次或不同类型的“走班上课”,甚至初中和高中的孩子都可以选择同一门艺术课,排练同一台音乐剧,选择同一个技术课,制作同一个机械模型。
此时,“学长团”在学术课堂上就水到渠成地自然建立起来,同伴关系在共同的兴趣下有了连接的广度和深度。在常态课堂上,让学生寻找到更多的同伴,正是我们的理想追求。
自古以来,对教育有着许多理解。其中一个理解,常被我们忽略而又需要我们不断想起。那就是,教育的全部意义在于不断推进孩子们的社会化。其实,社会化是具体的,找到同伴并成为日后踏入社会的同盟者或志同道合的朋友,正是教育的本义之一。
《希贵说:学校不仅仅是学习的地方!》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edu.yuduxx.com/sxks/zk/330686.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