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02-04 08:43 我来说说 我要投稿
>>>>轻触上方蓝色字“作文导师团”即可关注,感谢您的阅读。
前几日,我们发布了新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的图片,引起了许多朋友的关注,后台留言接连不断,众说纷纭。到底专家们对新编的这套语文教材的理念、特色及使用建议是什么呢?今天,我们有幸得到温儒敏教授的解读,一起来看。
一、选文强点四个标准:经典性、文质兼美、适宜教学、具有时代性。
和原来人教版比,课文总量减少了。但不等于教学总量减少。而是几个板块内容进行了调整,使教学内容更丰富、更有效。
变化:减少汉语拼音难度,让汉语拼音服务于识字教学。新教材一开始就是识字教学(5—6课),然后才学拼音。
选文变化:经典课文又恢复了;“时文”减少;传统文化篇目增加;革命传统教育篇目占较大比重。
二、更加灵活的单元结构体例。
分单元教学,若干板块内容穿插安排在各单元之中。
小学低年级分三个板块——课文、识字写字、拼音。教学中可以大致按照板块顺序进行,也可以穿插进行。
综合性学习——往往在实际教学中有走过场之嫌,新教材次数有所减少,中心更加突出。
口语教学表面上减少了,实际是分散了。
汉语拼音教学可以相对集中完成,识字写字教学和课文教学可以有更多的融合。条件好的学校,可以多一些融合重组。
双线组织单元结构:一条线是按照“内容主题”组织单元,但又不像以前教材那样予以明确的单元主题命名;另一条线是将语文素养的各种基本因素(“双基”、学习策略、学习习惯)分成若干点,由浅入深分布在各单元课文导引或习题设计中。
小学的单元设计:思考练习题;语文园地;“和大人一起读”(强调亲子,这是一个两点)
三、重视语文核心素养,重建语文知识体系。
在教材呈现和教学中不可以强调体系,防止过度操练。但总得让一线老师使用这套教材时有“干货”可以把握,一课一得。
体现知识体系、能力点的五个渠道——教师用书,单元导语,思考拓展题,综合性学习、写作、名著选读,“补白”。
备课时要注意——重新学习课标,了解各学段目标要求,特别是关于知识能力的要求;参考教师用书所建议的知识点、能力点,这可以和课标互为补充;研究这些“要点”如何分布到各个单元,有梯度螺旋上升。
阅读技能的习得:目前教学中不大重视阅读技能的习得,比如精读、快读、浏览、朗读、默读都有技巧,但体现的不够。我们备课要细化落实。要研究教材,梳理“隐在”的知识体系,自然扎实地落实在教学中。
四、阅读教学实施“三位一体”,区分不同课型。
加大了“ 精读”“略读”的区分——“精读”改为“教读”,“略读”改为“自读”。
三位一体:教读、自读、课外阅读。
教学实践中老师要注意:阅读方法、阅读速度。
五、把课外阅读纳入教材体制。
一年级设置了“和大人一起读”,和学前衔接,引导读书兴趣。
中高年级几乎每单元都有“课外阅读延伸”。
初中加强了“名著选读”,注重“一书一法”,学习读书方法。
建议:采用“1+X”的办法,讲一篇课文附加若干课外阅读的文章,不用讲,只要读。推荐阅读人教社《语文素养读本》。
六、识字写字教学更加讲究科学性。
汉语拼音注意两点——要求不宜过高,无非就是识字的拐杖;要重视一年级的心理特点。
七、提高写作教学的效果。
写作方法和技能训练的设计编排照顾到教学顺序,让老师能够落实,克服随意性,也要注意到避免应试式的反复操练。写作课的系列努力做到中心突出,简明扼要,有可操作性。
文章来源:王林波小语工作室
相关链接
新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科书,快来先睹为快!
一起来看语文教材的前世今生,还是你熟悉的小学课本吗?
编辑:琳琳老师
作文导师团
微信ID:zuowendaoshituan
1.全国最优秀名师打造公益课/精品课,课课精彩。
2.互联网作文学习第一平台,无数家长的选择。
长按二维码关注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即可进入导师团商城,选择你心仪的课程。
《温儒敏先生介绍部编新教材的“七个创新点”》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edu.yuduxx.com/sxks/xsc/548733.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