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都网 > 教育频道 > 升学考试 > 小升初 >

特级教师献招:可以在家里实践的语文专题学习法

[摘要]看点 特级教师吴泓老师认为要想学好语文,不一定非要有老师指导,遵循他的语文主题学习法的三大步走,分阶段踏踏实实地阅读,孩子也可以在家自学,可以与父母一起做。同时,他强调语文学习要“读写一体”,学生应该努力写出自己的风格和文章的“魂”。究竟具...

  看点 特级教师吴泓老师认为要想学好语文,不一定非要有老师指导,遵循他的语文主题学习法的三大步走,分阶段踏踏实实地阅读,孩子也可以在家自学,可以与父母一起做。同时,他强调语文学习要“读写一体”,学生应该努力写出自己的风格和文章的“魂”。究竟具体怎么做,且听深圳语文特级教师吴泓为我们一一献招。

  主讲 | 吴泓

  整理 | 外滩小伙伴 Evo

  

  各位家长,大家晚上好!今天我给大家讲的题目是“如何以专题的形式来学好语文”。我是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新安中学高中部的一位语文老师,在十多年的专题学习的教学过程中,我自己有一些体会来跟家长们分享一下。可以说我这样一个讲座既是针对老师也可以,针对学生也可以,针对家长也可以的一种形式,因为有时候家长比老师、比学生还要着急这个事情。

  首先,我来讲一讲,专题学习这个语文的学习形式为什么是可行的?先从一个高考语文分数考的非常高的高考状元来说起。我做了这十多年的高中专题学习,参加高考的已有四届学生,从我本身的高考实践情况来看,我感觉还是不错的。我的学生在我的吴泓工作室的新浪博客上也有很多留言(吴泓工作室 新浪博客),如果老师们感兴趣的话,也可以慢慢地翻。其实外地有很多老师也是从我的博客上去了解这种学习方式的。

  2013年北京市语文高考状元孙婧妍,她的考分是148分,我们知道高考语文的分数是150分。说实话,我跟这个学生从来没有接触。今天,我不举我学生的例子,我用别的地方,也就是用北京市这个孩子的例子来说,我觉得可能更加有说服力。孙婧妍同学深入浅出地给我们讲出了她是如何学习语文的,她道出了语文学习的真谛。下面,我们可以看看她是怎么说的。

  

  她说:一本好书,注意这个“好书”,至少值得阅读2到3遍。第一遍略读,以满足自己的阅读兴趣并了解书的内容结构。也就是说这本好书首先是能激发起你的阅读兴趣的,这个学生是这样说的,当然我在做专题学习的时候会以经典名著来作为我的学习对象。第二遍就是要精读了。精读可以摘抄、把握整本书的布局以及其中一些巧妙的铺垫与伏笔。她是这样说的。

  我的第一遍是略读。我往往是拿着一本书,要了解这本书的作者或了解这本书的大致的内容。我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你拿着沈从文的《边城》这本书,那么你首先在略读的这个环节里面,要了解一下沈从文这个人,另外也应该要了解一下《边城》这本书的大致的一个内容,这个是略读需要掌握的一些东西。

  第二遍精读。我主要是读这本书,就是读这个原著。读原作要慢慢地读,我们如果学校老师不组织阅读的话,作为我们同学在家里也可以读自己感兴趣的某一本书。那么,精读下去。我的学生也有这种情况,比如说,我并没有拿司马迁的《史记》来作为我的专题学习的内容,但是我们在读完《论语》,读完《孟子》之后,他说“老师,我在家里面我正在读《史记》”,我说“好啊,你可以读《史记》”。其实自己也可以精读的,精读比较细,可以摘抄,如果是在网络上,也可以直接打包。精读主要是读内容 ,这是很重要的第二遍。

  孙婧妍同学说:如果还能再读一遍,我们就可以抽一些时间写一些类似的专题研究的心得。她说再读一遍的话,我们就把它设为第三遍吧,她就会要开始写一些心得了,我可能还不一定是这样的。那么你看孙婧妍同学在这里提出了4个字,很专业的,“专题研究”的心得,那么也就是说她自己是要去进行探究,去形成自己的心得。那么,这一步的话,往往就是说你精读原著之后,还要读有相当的内容的一些文章,这些文章主要是解读这个原著的。比如孙婧妍同学就说了:对整本书的思想要进行一个探索,或者对书中的某一个表达进行质疑。她说:我认为,只有当你抱着学习的心态去品味、去研究、去思考、甚至去质疑书本时,它于你才算得上是有意义。

  我们注意这几个词:我在PPT上注明的“探讨、质疑”,去研究、去思考、甚至去质疑。实际上,我们读完原著,当然可以质疑;如果我们在读别人来解读原文的文章,我们可以再进一步去质疑。比如说:别人的观点我们认可吗?别人的方法我们同意吗?再进行写作。我们再回到孙婧妍同学说的:

  

  “在模仿这些个性鲜明作家的过程中,我慢慢开始有了自己的风格。”注意这句话,就是说,你只有在深入地研究原著,再读别人的文章,最后形成你自己的思想的时候,你才可能开始慢慢开始有了自己的风格。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在专题阅读里面,我特别强调的是什么呢?你要形成自己的思考和思想。那么孙婧妍她后面还有一些话,我也做在PPT里面了,最后她说了一段话,很有意思:

  

  “语文啊,是这样一个东西,你抱着应试的目的去学习它呢,你的分数不一定会有多好,然而你忘掉了分数,你享受这个学科,享受语言与文学的本身,积累了这个学科的素养,最后,高分必然会自己找上你。”

  我想,这是有原因的,和分数相比,素养是更高层次的东西,没有理由说一个掌握了高技能的学生,回过身去做相对低级的,相对而言低级的卷子时,他的分数会不好。这个文章在网上我们一般都可以查得到,我的博客里也有,下面我还注明了出处。

  在北大有一位教授叫孔庆东,他说过一句话,他的这句话很有意思的,他说,“你如果都能跑上,比如说5千、8千或者一万米,再让你跑上100米或者400米,甚至800米,应该会容易很多”。其实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呢,我想我刚刚开始的时候,我想用这样一个开头,来跟各位听众说一下。

  

  第二点呢,我想说我们研究探索出的专题学习大致的过程是怎样的。其实在网上去查我的报道,我自己写的文章,都会谈到这个内容。往往我主要是分为三个阶段来说的。虽然我在这里可能是重复说一遍给各位听众听,但是实际上我在这个说的过程中啊,会对大家有参照意义的。

  第一个阶段,有三大步要走。

  第一大步是要泛读概述。其实你买一本书的时候或者买一本经典名著的时候,它的前言或者它的序,或者别人的推荐等等,大都会介绍这本书的大概内容,有的时候它还会介绍这本书的作者。即使它不介绍,你到网上去查一查,也是非常有意义的。所以泛读概述,其实就是对一个事情、或者对一本书,对一个人的大致的一个了解。

  这实际上非常重要,比如说我们购书或者上网去泛读,去看作家的生平事迹,还有他的创作历程,或者这个书的大致内容,于是我们用笔记简单地记下他一些比较重要的信息,当然这些重要的信息不是要你把他背下来,而是你把他记下来,把它放一边。好记忆不如烂笔头,我们不是说我记这些东西要对付考试,其实它就是为你后面要进一步读这本书的时候提供了一个背景,很庞大的一个背景。

  比如说,我们要读萧红的《呼兰河传》,那么我们就应该了解这样一个作家,她是在民国时期从东北,然后到了青岛,然后到了上海,然后到了西安,然后到了武汉,最后到了香港这样一个过程,当时是一个很战乱频繁的一个时代。了解这样一个时代,对于我们了解这样一个作品,应该说是非常有益的。其实每个作家的经历对于我们来说,其意义都是非凡的。不仅是作品,作家的人生经历,本身就是一本大书。对于语文学习,形成个人的思考、思想都是有帮助的。

  第二步就是要精读原著。精读原著不能做假功夫,一定要做真功夫。作为老师来说呢,其实我在课堂上,是绝对给够时间来读的,而且整本书都要读下来。当然有些作品可能不一定,比如说,《诗经》我就选读,《论语》就要全读,如果是《孟子》的话,可能又要选读了。由于中学生没有那么多时间,所以我在先贤诸子里面选两大家,一家可能就是孔子的《论语》,第二家就是老子的《道德经》,其它的呢,了解一下就可以了。

  当然,这是我在课堂上读的,那么假如不在课堂上,作为孩子,或者作为家长,也应该细细的读。这个时候,你可以按照原著的顺序来读,也可以网上查一查,哪些是最著名的,有哪些代表性的篇目,拿来读一读,可以反复读。你如果觉得这样读有点枯燥的话,比如说对于《论语》,你可以去买一本《孔子传》。这样互相交叉起来读的话,兴趣可能会保持的长久一些。毕竟文言文时代离我们比较久远。

  总而言之,就是形式可以是各异的,方法也可以是不同的。我说过一句话,读原著,实际上是在积累资本,那得下足功夫,你后面的那些思考啊,你跟同伴、或者家里人,或者到学校去,跟老师、学生对话,其实都离不开读原作。所以一般来说,我在学校里面读原作本身就要用到2-3个星期,而且要求学生要放声读,如果在家里,就另当别论了。

  第三步,要研读、参读文章。注意这个“参读文章”,实际上是参考性地阅读文章。这个有点困难,为什么呢?因为有时候上完查出来的有名的文章可能不一定适合中学生读,有的纯属是给学者读的。如果学校老师做一下这方面的工作,可能会比较好一些。

  我对这个参读的文章的选择是很苛刻的。那么作为家长来说,可能就会有一定的困难。这个时候呢,可以到网上去咨询一下,比如说,你的孩子多大,应该读哪一些?

  比如说就解读《论语》的文章而言,于丹老师的可以作为最浅、最初步的一个阅读。稍微难度高一点的呢,可以选一些更好一些的,比如说傅佩荣先生的《解读论语》。但这两个人,我基本上也都没选,在我的专题学习里面还是选了一些别的学者的、教授的文章来进行解读。

  对于这些文章,首先应该是著名的学者、专业教授写的,最好是跳出语言文学之外或者文史之外,是历史学家或者政治学家,甚至是研究心理学的专家们写的。因为视角不一样,观点就会冲突,其实观点冲突有时候是一个非常好的事情,在阅读过程中可以对读者的思维产生挑战,可以激发起读者的问题意识和研究意识。

  作为中学生,特别是高中生,假如没有思维挑战性的话,说老实话,这样的学习或语文学习其实是没有多大意义的。为什么大家会对我们现在高中的课本不太满意,为什么高中生会对语文的学习不太满意,其实就是因为现在高中教材编写可能有一点点问题。也就是说我们教材出来之后,它的价值的确定,还有它的评价尺度是什么样的?如果你把评价尺度拉得太低了,仍然让高中生去重复那种初中生的劳动,不断地记忆、背诵、默写等等之类的,实际上,是小看了高中生的这个思维了。以上是第一阶段的。

  

  我把第二阶段列为再读或者研讨。我说过这样一句话:这个阶段是生成思想,进而生长出自己高质量的言语系统的最重要的阶段。注意,这里面几句话、几个词。“生成思想”——这个思想肯定是你自己的思想,进而生长出自己高质量的言语系统——是自己的不是别人的。高中阶段实际上特别适合做这个事情。假如我们稍微了解一下孩子的成长特点就会知道。

  比如说,孩子在进幼儿园的时候,他往往会对别人说:我爸我妈怎么说的;然后到了小学的时候,他回来告诉家长:哎呀,我们老师怎么说的。说明这个时候家长他已经没有地位了。

  初中的时候是个很关键的时候,初中生会经常说:我同伴怎么说的。假如此时老师的这个职能发挥得不够好,那么很可能他会给同伴给拉走了。拉走了之后,遇到好的同伴,他就往良性的面发展;遇到不好的,他就会往不良的方面去靠近了。所以家长要特别注意,孩子在初中阶段的时候,他在读什么,他在跟什么样的同伴交往是非常重要的。假如学校这方面的力量不够的话呢,家长就应该介入或者咨询某些专家的一些说法。

  那么到高中生他怎么说呢?他说:书本上怎么说的。同伴这个时候也没有地位了。一路这样循着下来,我们就可以看出一个问题,首先是家长怎么说,然后老师怎么说,同伴怎么说,然后到高中生,他说书本怎么说的。这说明,高中阶段老师也非常重要,老师要想办法让他从“书本怎么说的”进而走向“你自己应该怎么说”,这样的话,学生要生长出自己的高质量的语言系统的渴望就达成了。所以在这第二个阶段的时候呢,我特别强调“生成思想”这四个字。

  它有步骤:这个时候你又回过头来读读原著,要深入地去思考,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你还可以不时加入一些新的原著,或者是对原著进行一些另类恶性地评价的文章,这个也需要老师或者家长去找,或者去咨询一下。其实网络对于专题学习是一个非常好的工具,你上网一查就可以找出对每一件事、每一个问题或者每一种现象,对名著当中的名家的解读会有不同的看法。在阅读这些不同的看法的过程中,阅读者就可以比较了,就可以比较出高下出来了。那么这个再读原著深入思考,就可以给自己的头脑进行风暴式地刺激。

  我在PPT里面说了,有老师指导更好,无则家庭成员或者同伴学习小组也是非常重要的。这样的话,可以对原来的一些思考和结论可以产生新的质疑。其实人就是在不断地质疑,不断地求证的过程中,他的思想会慢慢地形成。第二步,再增加一些参读性的文章,进一步比较不同作者或者不同文章立论的逻辑起点或者基本观点的正误高下。其实各位听众如果上我的博客也会发现,我本人就有这样一个特点。比方说,我前段时间专门在收集各个专家对莎士比亚《哈姆雷特》的解读文章。今天我其实又在收集《罗密欧与朱丽叶》的一些文章。在你阅读的过程中你来对这些文字做一个比较。

  

  我们专题学习的过程到了这一步已经非常重要了,所以我进行了一个总结。

  这一个阶段很像广东人煲汤,广东每一个酒店都有一个煲汤的老奶奶,这个老奶奶从早上就开始煲,煲到下午最后傍晚的时候,这个汤就煲好了,煲汤是要讲究时间的,也讲究火候,这样子才能煲出味道。所谓火候,我的一个理解就是要给够自己的学习时间。所谓味道,就是要得出自己的思考和思想。所以,没有足够的火候,煲不出自己的思想;没有自己的思考和思想,那么必然会导致我们写作的时候“缺钙”,“失语”。这样的话,到了高三的时候就会非常急,去买什么写作宝典啊等等背,其实啊,那个文章是没魂的东西。没魂的东西不是从自己内心流淌出来的,自己都不会感动,你想那阅卷老师,他怎么会感动,对不对?那是个很糟糕的事情。

  

  第三个阶段就是你在读完整本名著,了解整个作家之后,最后要确定一个你自己想写的题目,这叫选题和写作。这个时间也是比较长的,过去有的人老问我:你给孩子统一命题吗?我说我不给孩子统一命题,他自己去拟题,自己去选题,自己要想标题。其实标题也是一门学问,取标题更是一门学问,就好像我们给人取名字一样。从选题到写作,中间还要修改,有的可能还要重写,这个过程比较长。一般来说在我教学中,可能要用到2个星期到3个星期,这个相当重要。所以我的一句口号是“读写是一体的”,要通过写来检测你的读。在这个阶段,确定了研究方向以后,还要围绕着这个研究方向来阅读,就回过头去再读,然后又收集、整理资料,再从材料当中去概括、归纳出标题,再围绕着标题去筛选、组织材料;然后构思成文,完成自己的研究性写作。所以我说,这个东西一定要花功夫。

  下面第三点,我就想说说这个案例学习的分享。

  

  这个案例分享在PPT上显示的是《诗经》,是给我的学生进行做专题学习的。有家长或听众在问我有没有微信公众号,我没有,但是我有一个博客,就是吴泓工作室新浪博客,我最近仍然在跟学生做这个。你进入我的专题学习的学习课程里面,在博客的左手边下面,其中有《诗经》,点进去,你就可以看见整个过程,慢慢慢慢地是怎么怎么学下来的。没有老师的情况下,也可以做这样一些事情,其实专题学习的过程不稀奇的。我记得好像苏东坡总结自己的学习方法、读书方法叫做“八面受敌读书法”。就是各种各样的这种书籍或者文章或者信息从四面八方向你涌过来,其实就是专题学习的读书法。

  另外你去翻一翻比如说《现代汉语词典》,去查“专题”的这个“专”字,会查出来几个这样的词:第一,叫“专题,专栏、专门”,其实就是说聚焦在一个地方,是说学习的方向;第二,叫专注、专心、专一,是说学习的态度;第三,叫专家、专长、专著,就说明它可以形成一个成果。我们要长时间地专注,有一个专题或者专栏,我们就有可能成为专家,写成专著,形成某种专业。你看,这个东西其实是非常好的,非常有意思的词的组合。

  如果感兴趣的话, 可以直接进入我的诗经专题学习这个课程里面。而且这些我在网上都注明了,因为我是拿来作为学生学习自用的,所以哪位作者他不愿意,我也是可以把他撤下来的,这些都是我长时间收集起来给孩子们读的,都是一些精品。实际上,除了这个专题之外,我还有很多专题,你随便点博客的链接,其实你也可以看得到。我一共给我的高中学生拟了好像十几、二十个专题,当然不是每一个都做完。

  其实专题你做第一个的时候,是最关键的,我们很多老师做第一个的时候,往往很费劲,很挫败,往往就干不下去了。平时在家庭里面阅读也有这种现象,原来我也指导过别的一些家庭阅读,他们读着读着,就坚持不下去了。所以第一个专题和第二个专题的坚持是最重要的,到了第三个专题的时候,应该说学习的效果就出来了。原来我这些孩子都不是那种非常优秀的,因为我们学校都是别的学校把那些“好学生”都选走了,然后再在我们这个片区里面招的,孩子原来的阅读习惯,读书的面都不够,但到了今天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观。我们宝安区,小学阅读、初中阅读、高中阅读都做的不错。据我所知,初中阅读,我们有个教研员就做得特别好,这样呢,就能为高中打下特别好的基础。

  我的第一个专题是《诗经》专题,接下来我就不可能是《论语》专题了,因为老在古典里面转来转去的话,孩子的时隔阂还是有的。那么,我马上就转到现代,我的第二个专题有可能就是沈从文的《边城》。第三个专题,我一下子就转到了《论语》,可能第四个专题呢,我会转到中国唐代诗歌,就是不断这样现代—古代—现代,中国—外国,这样交叉。当然了,我的文学专题比较多,历史的也有,最好是博览,包括哲学、政治、经济,比如说现在大家很喜欢看的《三体》。科普读物也可以进行一个专题学习,这个其实也有各个地方在做,上网查一查,你就可以了解这些情况。

  那么最后,我就想特别说一下,就是我的PPT的结语部分。

  专题学习,有老师指导的当然是最好,但是我们现在由于统编教材没有多大的改变,因为要变的话,其实也是蛮难的一个过程。我们作为老师,特别是我在这方面做了那么多年,我也想努力地去改变这样一些东西。那么,我就想说的是,在没有老师指导的情况下,要注意几点:

  第一,就是要确定阅读对象

  阅读对象,首先,就像前面孙婧妍同学说的,要是自己感兴趣的,其实这一点相当重要。虽然我做专题是从《诗经》开始,但是你也不一定从《诗经》开始,你可以选孩子感兴趣的,根据孩子不同的年龄段,因为我们现在也会有几个书目,小学生有小学生的书目,初中生有初中生的书目,高中生有高中生的书目。可以根据这些书目,因为这些书目是咨询各方面的专家拟出来的,我的博客里面也有,好像是在阅读的那个栏目里面,根据别人的推荐去阅读一些书,因为别人是过来人。确定阅读对象,就是读哪本书好?读哪个作家的书好?这一点是首先要确定下来的。

  第二,要精心地选择解读这本书或这位作家、作者的文章或著作

  这个要精选。比如说解读《哈姆雷特》这个莎士比亚的话剧的文章,小学生甚至可以不读,读都读不懂。我们现在统编教材是放到高中,那么选解读的这种文章,你也要选适合高中生的文章,不要选的适合大学生、或者是研究生、甚至博士生去读的。其实这个很容易判断,读几段文字就可以判断出来。那么,通过读他们的文章去学习解读名著的方法,这个方法是要确定下来的,慢慢地去学的。

  第三,要给自己一个比较长的阅读,思考和表达的时间

  对于家长来说,我基本上建议,一个学期一个孩子在家里能攻读2本名著,以及读这2本名著解读的一些文章,甚至还能写一些,养成写的习惯就好了,现在不是经常说要把家里面装成图书馆的样子吗?博尔赫斯不是说过:天堂是什么样?是图书馆的模样。其实现在很多家长也是把家庭里面布置成书香气息,有个读书角啊或者是有个书房等等之类的,这也是非常重要的,非常需要的,这样就能形成一个氛围。

  其实读书的话我建议家长也应该读一读,有相当多的名著是有电影的,如果拿电影来看一看,那就更有意思了!比如说《哈姆雷特》是有电影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是有电影的……太多了,这个例子简直就不用举了,书和电影是互相参照的,从原著到电影的这样一个过程,本身又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所以它非常有意义。当然,在选择电影的时候要注意不同的版本,这个可以上网查一查,别人会告诉你哪个版本是最好的。如果你选择的那个版本太离谱了、太奇葩了,带有一种戏说的味道,那建议你还是不看反而更好。

  我带学生学《雷雨》的时候,是让学生看孙道临演的《雷雨》那个话剧的电影。《边城》也是有电影的。比如你就可以半个学期半个学期一本书,把学习的进度表列出来,在家庭里达成这样一个共识,然后家长也看。我举个简单的例子,有个初中生,有一次家长就问我该给他读什么?我说,你读读余华的《活着》吧,孩子就去读了,刚开始读,也觉得挺有意思,但是读着读着还是不太有干劲。我说这样,先看看张艺谋拍的电影《活着》,他看电影《活着》的时候,据说好像是边看边流泪,一个初中的男孩子他会边看边流泪,这个很有意思。然后反过来促使他去看原著小说,看完之后,一个初中的孩子,当时是初二,居然跑去跟父母谈论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书写的是这样,电影要改成那样?其实他已经开始进入了一种探索性学习的过程,这是很有意义的事情。所以,学校学习也是讲进度的,可能就是学校的学习更紧凑点,家庭的学习进度可能没有那么紧凑,那么我们可以稍微拉长一点。比如一个星期至少有三个晚上,连周末一起算,其它时候我们也可以去娱乐啊,都可以。另外孩子还有别的学科的学习,不可能专门只学你这个东西。

  第四,一定要主张读写一体,要用写作来检测你的阅读、思考水平和能力

  因为我们说语文学习主要是学习书面语言的表达,而且说老实话,如果你经过这么长时间的一个专题性的阅读、思考之后,你要写出来,写的蛮长,一点都不成问题。经常在我带的班上有孩子说:老师,你平时都不要我们写作文,但是如果你一旦让我们写作文,我都刹不住车,要求2千字,其实我都可以写3、4千字。为什么?其实就是他信息输入非常的丰厚、饱满,都要胀出来了,那么他要表达的时候,就不吐不快。所以呢,输入的时间要长,质量要高,而且容量要够,那么输出的时候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

  你想想看,如果你能写2、3千字,4、5千字的文章,因为你们在博客上看过我的学生的文章,其实都超过这个字数,有的写得相当好,我认为有的专家都写不出来,那么,要对付高考的那个8百字,很简单的。其实你稍微学一下这个应试技巧,一转换过来,就是我刚才说的,孔庆东教授说的,跑了3千米还跑不了3百米吗?对不对,很方便的事情。所以呢,一定要让孩子写,或者是让学生写。当然了,有的人也提出来了,让别人说也行,比如演讲、辩论,其实都可以。但是我更偏重于写,不是写假条啊之类应用文这种东西,你上网查一下模仿很容易的,关键还是要写这种能够锻炼自己的思维品质的,体现自己的思考价值的东西,那么,其它的东西都是小菜一碟。

  第五,非常重要,请一定坚持把这种学习做下去。

  一般来说,做到第三个专题,已经开始有进步了,会感觉到自己在成长,也感觉到自己语文学习各种方面发生变化了。另外有很多孩子原来不爱读书,也开始爱读书了,有的孩子原来爱看一般的那种心灵鸡汤,至于心灵鸡汤是谁,我也不说了,他现在就慢慢转而爱看一些名著了,甚至有的还会看政治学、哲学等等之类的著作,有的甚至还推荐给老师看,这样教学就相长了。假如孩子阅读面广了,他也告诉你,还有一本书说的更有道理,怎样怎样,他那样说了,我还有什么看法,这样,孩子就慢慢成长起来了。今天,我就跟大家说这么多,如果说的不对,希望大家批评指正,谢谢大家!祝大家晚安!

  互动问答Q&A

  Q:小学生怎样做专题学习?

  A:小学生我觉得不用太有意识地去做专题学习,他爱看什么,还是让他自由地看什么。因为现在学业、成绩很重要,小孩子也蛮辛苦的,你让小孩就开始做专题,专题阅读其实是很有目的性的一种阅读。作为小学生来说,只要他养成爱读书的习惯,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心就OK了。如果你用专题阅读那么专业的一个东西去要求他,那我觉得有点问题。

  Q:孩子有古文阅读障碍怎么办?

  A:古文阅读障碍看是什么样的孩子,如果是小学或者初中的话,能够把它读熟就可以了,不用过多地理解它。古代私塾的时候,好小的孩子就开始背《论语》,其实在早期的时候不用理解都可以的。后来遭到批判、抨击也是因为这个原因,但实际上古人的那种背诵方法是有一定道理的。就像我刚才说的,到了高中生你还去死背、滥背,那是没必要的,不要该背的年龄不背,不背的年龄还来背。

  Q:小学生做专题阅读的书目推荐,四大名著适合吗?

  A:对小学生做专题阅读书目的推荐,四大名著好像不太适合。还是唐诗宋词、韵文那些东西比较合适。另外读一些外国的诗歌都是可以的。它主要是陶冶性情,小学生不太用得着去搞那些高大上的东西,其实我刚才已经强调了,四大名著从初中开始读就可以了,教育部有个推荐书目,它也是到了初中。小学生看看四大名著的连环画可以,但是《红楼梦》都不一定看得懂,当然,有的孩子可以看得懂,那是比较早熟的或者比较厉害的孩子,天才嘛总是少的。

  Q:先看电影还是先看书?

  A:我认为还是先看书吧。因为语文毕竟是语言文字的东西,我们要抓住这样一个核心的根本,电影是参读的一个对象。不过看电影可以提起兴趣,也是相当好的。另外,有很多家长去买浓缩版、精缩版的名著,我觉得如果你要看最好还是看原版的。另外有的家长说推荐书单,我推荐不了书单,在我的博客栏目里面有一个推荐书单,这个栏目就叫阅读、书鉴、书评、书吧,你在里面翻页,可以找的到的,比如初中哪些书,高中哪些书,这都是专家推荐的。

  Q:有的孩子不爱思考,怎么引导孩子去思考?

  A:其实,你就让孩子去读,对这个世界有好奇心,他自然就会去思考。思考是人的天性,你不用去怎么引导,当然,你如果有好的方法,比如家长本身是教语文的或者是优秀的大学毕业生,对这方面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去培养。但是我建议家长还是有必要去了解、学习一下,比如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去看看我国很有名的一些心理学者写的书,比如李子勋的,他其实就是告诉家长什么时候对孩子施加一些什么样的影响,这个是很重要的。我们说,家长特别重要的是言传身教。至于初中该怎样阅读思考,可以去博客上看看彭莉琼老师,她在初中做阅读这块很好。总得来说建立一个家庭的阅读氛围是很重要的。

  ◆ ◆ ◆ ◆ ◆

  ★★★★★★★★★★★★★★★★★

  想了解最新的幼儿入园、幼升小、小升初中考、高考等教育信息,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成都教育(微信号:chendujiaoyu)。


《特级教师献招:可以在家里实践的语文专题学习法》河南新闻-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edu.yuduxx.com/sxks/xsc/411290.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admin]

我要评论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返回豫都网首页
版权所有: 豫都网 Copyright(c) 2010-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admin@yuduxx.com
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