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5-28 09:28 我来说说 我要投稿
近期,我调研了一些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发展现状,发现校本研修存在五个方面的现实问题:一是方式单一,修多研少;二是内容单调,虚多实少;三是资源匮乏,内多外少;四是动力缺失,他多自少;五是文化缺位,没有建立常态化机制。还有专家通过问卷调查的数据分析,发现校本研修的困境包括:教学研究失位,面临课程价值困境;课堂教学深层次改革失力,面临教学改进困境;学校校本研修方式失信,面临组织形态困境;教师专业发展与生命成长失真,面临内省发展困境。这些问题和困境,在乡村学校尤其突出。
教育部印发的《乡村教师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指南》和《乡村教师工作坊研修指南》明确指出,“当前乡村教师培训中存在的校本研修质量不高,网络研修与教育教学实践结合不紧密,教师专业发展缺乏持续支持等问题”;“当前乡村教师发展专家指导不够、骨干教师引领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政策制定者着眼的是对乡村学校及教师的外部支持,希望通过培训模式变革,为乡村学校持续提供专家指导、骨干教师引领和优质的研修课程。但我以为,完全靠外部支持难以奏效,因为教师专业发展是其自身强烈需求之下的自觉学习行为。对此,北京大学教授陈向明指出,中小学教师需要的是为他们提供直接的、有针对性的、“立竿见影”的指导;教师学习的场所应该主要在学校里,在课堂上,而且学习的内容要与他们在日常教学中遇到的困境密切相关。
不论是脱产研修、集中培训、网络研修,还是校本研修、工作坊研修,至今都没有很好地实现陈向明教授所明确的实践取向,即学用结合,学以致用,以用促学。也就是说,我们应该走向基于教师工作、聚焦问题解决和行为改进、促进教师自主专业发展的“师本研修”,让教师自觉学习成为常态。北京教育学院国际语言与文化学院外语系教授李宝荣指出,让研修真正发生要做到:用真需求点燃学习激情,用真问题带动教师发展,用真任务促进深度学习(《现代教育报》2016年5月16日第六版)。这种立足于“三真”的研修其本质是基于“师本”的。所谓“师本研修”,指的是以尊重教师的情感、愿望、个性和特长为发展之本,以教师“最近发展区”的发展为逻辑起点,既有共同理想追求,又彰显个性特色的教师研修。
那么,怎样做才是“师本研修”呢?它与校本研修又有哪些不同?
第一,针对校本研修“修多研少”的问题,就需要凸显教师的行动研究,研究班级管理、教学行为、学生学习,等等。其研究的主体是教师,他们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行动,研究本身即行动改进。
第二,针对校本研修“虚多实少”的问题,就需要突出教师本人的真需求和真问题,让教师在专家指导、骨干教师引领和优质研修课程的支持下,开展“小课题”研究,尚实去虚。
第三,针对校本研修“内多外少”的问题,就需要为“师本研修”打造两支团队和一个平台,即专家团队、骨干教师团队和共享、丰富的优质资源服务平台。其中,专家和骨干教师要学会提供服务——认真聆听、担任引导、平等讨论、激发思考;教师使用优质研修资源要落位在行为跟进之中。
第四,针对校本研修“他多自少”的问题,就需要加强学习“自组织”建设,包括专业需求引发的研修自组织、领导小组辐射式研修自组织、个性教师发起式研修自组织、不同学科教师间诉求互补的研修自组织、教学中的争议问题引发的研修自组织等。唯有如此,基于真需求、真问题和真任务的真学习才可能发生。
第五,针对校本研修没有建立常态化机制的问题,就需要建设新型的研修文化,将教师的工作、学习与研究进行整合,从制度研修走向非制度研修,推进教师学习的自律(组织的秩序是由组织成员凭借自身的特质建立)或自治(领导是依据组织自身的秩序规章所产生),激活教师的研修动力,实现自主专业发展。
正如华东师范大学钟启泉教授所说,教师研修需要“抛弃传统的指令式培训,让教师享有研修的自主权,享有充分的学习时间与机会……教师的专业成长别无他路,唯有扎根自律性与创造性的教师研修,才是引领教师从‘教书匠’走向‘反思性实践家’成长的康庄大道”。
(作者汪文华,蒲公英评论特约评论员,文章第40次入选“锐评”栏目。此为蒲公英评论网站首发作品,转载请务必标注来源,违者必究。)
阅读( 11)评论0赞0收藏
《有了校本研修,还要有“师本研修”》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edu.yuduxx.com/sxks/xsc/402554.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