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3-03 08:35 我来说说 我要投稿
“一入大学深似海,从此他校是路人。”大学几乎不能转学,这是很多人的通识。
在很多人的常识里,转学常有,高中、初中、小学,甚至幼儿园都可以转学,是一件再常见不过的事情了。读书的时候,经常会碰上说“某某班又来了一个转学生,还是个美女呢!”如果转学生有幸出现在自己班,那么在ta上第一堂课的时候,那么自己那好奇的目光都能在别人身上烧个洞出来。
转学生给我们的印象无非两种:第一,成绩太好,自己学校挖来的;第二,成绩太烂,原来学校不要的。前者让我们嫉妒,后者让我们侧目,总之,对于转学生的印象,总不会太好。
就是带着这种观念我们进入了大学,心想着这下不会有转学生了吧,我们辛辛苦苦备战三年,才考上的大学,无论好坏,总不是说转就能转的吧!所以在大学里,我们再也没有机会用自己好奇的目光在别人身上烧个洞了。
可是,这样的观念还是被打破了,因为在中国的某个地方,居然有大学“插班生考试制度”,也就是说,在那里的大学,可以转学!
那个地方,就是上海。
其实早在2000年,上海就开始有了“插班生考试制度”,刚开始只是试点,到后来慢慢发展到由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上海大学、东华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上海海洋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海事大学,上海政法学院等13所重点高校招收插班生。
很多人肯定会问,为什么要施行这个听起来就很麻烦的“插班生考试制度”?这些重点高校名气大、实力强,根本不愁生源,也不存在需要从别的学校挖人才的问题,为什么要大费周章做这个呢?
持有这种观点的人看到的只是事情的表面现象,这件事看上去麻烦、无意义,其实却是极有前瞻性和发展价值的。其实我们细想就会发现,我们总认为大学不能转学,是因为什么?因为那是我们辛辛苦苦考上的、仔仔细细挑选的,选择了它,就选择了我们的未来。但是,和一个人“初次见面”到“长期相处”,你能说第一印象和之后的印象完全相同吗?
上海的“插班生考试制度”正是考虑到这一点,一方面,一些同学进入自己的大学后,渐渐的发现自己并不适应或者喜欢,如果听天由命的继续待下去,有百害无一利;另一方面,一些同学因为高考失利,无缘重点大学,可自身能力又足以进入重点大学,难道就不能有多一次的机会吗?
同时,上海市教委也表示,本着培养创新人才、鼓励优等学生成才以及在大学本科新生中引入适当竞争机制的目的,实施“插班生考试制度”是可行的、有必要的。因此,凡上海市普通高校在读的全日制一年级本科在读生,品德优良、身体健康、在完成第一学年学习并且成绩全部合格,都可以参加插班生考试。
这就意味着,无论你出于什么原因没能读上理想大学,在上海就读,你都有重新选择的机会。所以在填报志愿时,如果你想要报考上海市的重点大学,但你的分数只能上上海市的普通高校,也不同担心,这时候,你就可以利用志愿填报三十六计中的——借尸还魂。
借尸还魂之计
【解释】:原意是说已经死亡的东西,又借助某种形式得以复活,用在军事上,是指利用、支配那些没有作为的势力来达到我方目的的策略。
【出处】: 元·岳伯川《铁拐李·楔子》:“岳寿,谁想你浑家将你尸骸烧化了,我如今着你借尸还魂,尸骸是小李屠,魂灵是岳寿。”
因为上海“插班生考试制度”的存在,只要你能够先就读于上海市,那么即使暂时你不能进入重点大学,也可以先借普通高校的“尸”来还重点大学的“魂”。
但这魂也不是那么好借的,还需要有以下准备:
一、考试科目
绝大多数学校都要考英语和高等数学两门基本功课,部分学校如华东理工大学文科专业考英语和中文写作,其他部分学校部分专业可能考英语、数学及物理和化学科目。
二、报名方式
1、招收插班生的各个高校在每年的四月底或五月初会公布自己的高校招生办公室、教务处咨询报名事宜。
2、到目标学校招生网站索取招生简章和报考等级表,填妥后提交到目标学校招生办公室取得准考证,报名正式完成。
3、插班生考试通常在6月中旬至7月上旬举行,分初试和复试两轮。复试常是专业测试和面试,成绩占总成绩的40%。
4、复试结束后,被录取的学生将很快接到录取通知书。8月下旬开始,招生插班生的各高校将录取名单上报上海市教委,帮助学生办理转学手续。
三、其他注意事项
1、招收对象为上海市普通本科院校在校在籍一年级优秀学生,且符合本市试点普通高校招收插班生的条件,经学生学籍所在院校同意,身体健康者。一年级所修课程考试成绩有不及格者,不得报考。
2、每位考生只能填报1所学校,考生学籍所在学校教务部门为每位学生只能出具1份相关证明。如发现违反规定现象,一经核实,严肃处理,并追究有关部门和人员责任。
如果以上的准备你都可以做到,那么你就可以获得转学的资格。虽然这过程很复杂、很艰辛,但是通过一年的努力就可以进入理想的名校,也还是值得的。或许对于很多同学来说,考虑“插班生考试制度”还为时尚早,但将其纳入考虑范围是很有必要的。要知道,未雨绸缪,永远都不会多余。
——
微信公众号:零点高三
《志愿填报三十六计之“借尸还魂”——转学进名校》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edu.yuduxx.com/sxks/gk/345088.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