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1-03 20:53 我要投稿
史荣峰手绘地图。
史荣峰手绘作品。
结束了一场经验分享会,史荣峰被三三两两的学生围住,要求加微信。几位乡村教师忙着与他握手、合影、攀谈。一位教师高呼:“听完你的故事,觉得前半辈子白活了。”
但史荣峰并不是很满意。前一天晚上,他为这场2个小时的分享会准备了120页PPT,熬到凌晨5点才入睡。到达会场才得知时间很紧,600天的中国环游故事要浓缩进1个小时,“太仓促了”。
在一年前,他的书稿屡屡被拒。不带一分钱、交换旅游的故事在出版界并不罕见,更何况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年轻人。但是编辑蒋力相中了他,从事媒体行业20多年,她相信带着真诚、善意的故事总会有市场。不给这个“把日子过成段子的青年”出书,蒋力觉得有点说不过去。
丁丁是史荣峰的小名,朋友爱唤他丁丁。从2012年开始,他像漫画中的丁丁一样开始了一段历险,他要寻找的并不是无价宝藏,而是自己。
史荣峰自认为是一个从小听话的好孩子,因为喜欢绘画,复读了三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毕业时,电影短片获毕业创作一等奖。之后的半年,他不停地换工作,觉得自己处在边缘状态,“皮肤蜡黄、面容消瘦、神情焦虑”。他常认为自己病得不轻,自我诊断为自闭症、强迫症、焦虑症。
朋友介绍他担任一档历史人文类节目编导,这是他喜欢的题材。满口情怀的导演一再压榨他的劳动力,在几乎零收入的待遇下,他使出浑身解数,撰稿、拍摄、剪辑、绘画,而制作名单里却没有他的名字。
自己毫无存在感,像一个可有可无的替身。如很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毕业生一样,史荣峰也问自己,“从高三到大学毕业整整8年的青春,我到底得到了什么,我到底想要什么,为什么一直在努力却越来越迷茫。”
压抑的现实使他迫切地想要找到一个发泄的出口。他把自己逼到了一个极端,就是抛弃熟悉的一切,像流浪汉随意漂泊、四处撒欢。
一分钱不带?绘画交换旅费?朋友觉得他疯了。两年后,他走遍中国180个城市乡镇,带着300张手绘稿、120次交换故事回到北京。张欣曾与史荣峰同走东北路线,她偷偷揣了一张卡,因为没钱意味着没有安全感。
史荣峰却做到了极致。朋友王展跟他开玩笑:翻翻你的钱包,有没有不留神哪个夹缝中放了一枚小硬币,那整个计划就全完了。王展记得,“丁丁听完好像有点慌张”。
从未独自旅行的史荣峰,在出发前打工1个月,买下一堆画具、摄像器材、户外衣物,塞满了70升的旅行背包和35升的运动背包,足足40多公斤。他大高个,前后各背一个包,再挎一个包,把仅剩的52元留给朋友,从居庸关出发,独自上路。
朋友为他定制了一本小册子,印着他的画作、曾经获得的奖项。搭车时,他的话往往还没说完就被打断,别人问:“说吧,你要做什么?”他才意识到,以前的标签不起作用了,“没人在乎你是央美的学生,获过什么奖”。他徘徊了许久,硬着头皮走向一个个陌生人,敲开一辆辆车窗,“能搭您的车吗,我给您画张画呗”。
12下一页
《“史丁丁”中国历险记:寻找的不是无价宝藏,是自己》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edu.yuduxx.com/news/829032.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