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8-10 18:06 我要投稿
6月27日晚上9点多,清华大学“匠心”支队的9名准大二学生经过将近30个小时的颠簸之后,走出了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车站,迎接他们的是瓢泼大雨。他们不知道这场雨打破了织金县有气象记录以来日降水量的历史极值,降水量达305.8毫米!他们更没想到,这场雨令他们身处灾区,并不得不改变了原本设定的为三塘镇和珠藏镇幼儿园、小学提供改造方案的计划。
一夜雨后旅店成为“孤岛”
6月28日早上8点,支队长林涛就急促敲门唤醒其他队员。“发洪水了,织金半个县城都被淹,现在停水停电!”
“洪水?”开始还有些昏昏沉沉的队员们很快感受到了这两个字意味着什么:伸手去取昨晚搭在床头的衣服,才发现衣服竟潮湿得像刚从水里捞出来一样;旅馆四壁湿湿漉漉的,雨水正不断往里渗透;桌上的手机,显示的电量竟然比充电前还要少;打开窗户,雨停了,街道上汪洋一片,到处弥漫的是黄褐色的水汽。
幸亏队员们所住的旅店地势比较高,这里距离那条夜里暴涨后漫过河道、淹没街道的贯城河不足20米远。
“未来7天织金大雨”、“坡顶超市面包已经脱销”、“前往三塘和珠藏的道路已封”、“全县停课”……一时间,大学生们有些手足无措,“感觉自己像是被困在了一个孤岛上”一样。
随机应变调整实践主题
下一步怎么办?“匠心”支队的9名队员聚在一起紧急磋商。队员杨家为提议,既然遇到灾情,何不就洪水做些调研呢?提议得到了响应,大家很快达成共识——将此前的“乡村幼儿园改造实践”临时变为“织金县防洪抗灾情况调研”。
这意味着,实践队此前做的所有前期准备工作都作废了。除了心疼之外,更让队员们困惑的是没做过任何防洪抗灾调研的前期准备,也没有经验和知识储备,不知调研该从何处下手。
“匠心”实践队队员们硬着头皮,开始连夜设计问卷、分配任务。齐琦回忆说:“我们最初的思路是按照医院、警察、商家、学校等不同的职业类别,去了解当地的受灾情况。”
12下一页
《暴雨改变实践主题 大学生感慨:“没有过不去的坎儿”》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edu.yuduxx.com/news/823791.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