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都网 > 教育频道 > 教育新闻 >

2016年清华在豫录取210人 连续3年成第一大生源外省(3)

[摘要]王亦楠真正对清华产生不可磨灭的感情,是在准备保送生考试的时候。 考试前夕,我走在清华大学的路上,身边是匆匆行走的学生和夜跑的人们,柔和的灯光透过树叶罅隙落在我身上。那一瞬间,我忽然被击中了,好像终于找...


 

  王亦楠真正对清华产生不可磨灭的感情,是在准备保送生考试的时候。

  “考试前夕,我走在清华大学的路上,身边是匆匆行走的学生和夜跑的人们,柔和的灯光透过树叶罅隙落在我身上。那一瞬间,我忽然被击中了,好像终于找到了归属。”王亦楠和清华的缘分如此奇妙,可这些都建立在那些无眠的日日夜夜之上。

  王亦楠热爱文学,向往充满情怀的生活。在保送后,她和清华的学长学姐有了深入的交流,也更加了解清华——清华绝不只有学霸,在清华人身上充满着正义感和人情味。

  “我看到学长学姐去山区支教,看到他们在辩论会上唇枪舌剑,看到他们为了清华的发展同心协力。我意识到,在清华我不会是一个人生活,一个人战斗,在我身边有一群这样优秀的人。”王亦楠对清华的生活充满信心和期待。即将踏入清华园,她坚定自信:“在清华,我的面前有美好的生活!”

  为清华而努力,让所有人张不开嘲笑的嘴

  人物名片 刘博武

  高考成绩660分,获得清华大学自强计划30分加分,毕业于上蔡县第一高中,第一志愿报考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

  出生时护士的一个错误,导致了刘博武右臂胸神经断裂,丧失了大部分的运动能力。六岁时,看着身边的小伙伴背起书包,他问妈妈:“为什么不让我上学?”“我担心你被别人欺负。”妈妈说道。那是刘博武第一次感觉到自己与别人不同,他对妈妈说:“我要上学,我会让所有人张不开嘲笑的嘴!”

  从那时起,刘博武就给自己定下目标——清华大学。“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是清华大学的校训,刘博武也是这样要求自己的。

  在认为“读书无用”的农村,刘博武对自己承诺:“一定要考一个好大学,让人们知道上学是有出路的,而且是有远大理想的人的捷径。”他坚韧勇敢,品学兼优,右臂的残疾并不影响他的光芒。

  刘博武曾在医院看到病人呻吟,在残疾人运动会上看到运动员们矫健身姿背后不为人知的艰辛。因此他比其他人更能体会生命的脆弱,所以他选择了生命科学。“清华作为中国生命科学界的领袖,无疑是我实现梦想的最佳平台。”刘博武说。


《2016年清华在豫录取210人 连续3年成第一大生源外省(3)》河南新闻-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edu.yuduxx.com/news/439000.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admin]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返回豫都网首页
版权所有: 豫都网 Copyright(c) 2010-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admin@yuduxx.com
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