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01-11 08:49 我来说说 我要投稿
人类在未经历灭顶灾难之前,很难想到生存对于生命的涵义,也很少意识到生存本身需要怎样的坚韧与顽强。常常,生命消失不仅仅在于外在的灾难,而更在于虚弱的人类本身。
1976年7月28日,身在北京的我,还是个几岁的幼儿,模模糊糊的印象中,有一片军绿色(抗震棚的帆布顶棚)和微弱的灯光(马灯)。后来,大人们说,虽然是在离唐山较远的北京,但那时住的楼房晃得厉害,而我全然不知。大人们还说,那年的天灾人祸接连不断,我竟然能背出广播讣告中参加八宝山国葬级追悼会的人员名单。
1987年7月,我在妈妈学校的图书馆里,找到了一本叫《唐山大地震》的报告文学,我的眼前再次出现了那若隐若现的军绿和灯光,而沉重的文字第一次告诉我,那斑驳记忆背后发生的惨绝人寰的灾难。刚刚读初中的我,第一次接触到了近乎天文数字的24万(地震造成的死亡人数)和16万(地震造成的伤残人数)!瞬间令人毛骨悚然的冰冷,尽管是在如火的夏季。
2010年7月下旬,看电影《唐山大地震》时,我痛哭流涕,不能自已,尤其是地震集中表现的那5分钟,我简直痛不欲生,耳边是那句绝望而愤恨的台词——“老天爷,你王八蛋”!为什么命运如此残害中国人呢?4000年来几乎没过上几天安稳、太平、富足生活的中国人一次一次被天灾人祸弄得九死一生。
23秒,幼年环顾四周的须臾;
23秒,儿时吃力地将将看完一页书的停顿;
23秒,六年前泪洒剧场的几次哽咽之间……
而这短短的23秒,四十年前中国一个百万人口的北方重镇,轰然倒塌了!
23秒,是窒息前短暂的挣扎;
23秒,是推开儿子的母亲被砖石埋没的当口;
23秒,是悲愤的人群冲向地震局工作人员时近乎疯狂的宣泄;
23秒,是血肉模糊的双手扒开废墟、呼喊亲人的悲痛欲绝……
而这短短的23秒,一个生灵在痛苦中死去,另一个生灵在无助中寻觅!
我不能忘记钱钢在他的报告文学《唐山大地震》中提到的:
“人类在未经历灭顶灾难之前,很难想到生存对于生命的涵义,也很少意识到生存本身需要怎样的坚韧与顽强。常常,生命消失不仅仅在于外在的灾难,而更在于虚弱的人类本身。”
所以,记住7月28日,记住我们的虚弱,记住生命的美丽!
《23秒》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edu.yuduxx.com/liuxue/537341.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