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都网 > 教育频道 > 地市聚焦 >

平顶山学院接足地气,彰显地方特色

[摘要]平顶山学院紧紧围绕建设地方特色鲜明的应用型大学的奋斗目标,主动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洪流,从中获取创造激情和发展动力,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办学风格和特色。 我们办学要始终坚持两个面向和提升两个力。两个面向,即面向河南与平顶山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平顶山学院紧紧围绕建设地方特色鲜明的应用型大学的奋斗目标,主动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洪流,从中获取创造激情和发展动力,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办学风格和特色。
  
  “我们办学要始终坚持‘两个面向’和提升‘两个力’。两个面向,即面向河南与平顶山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需求,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促发展;面向应用技术研究前沿,努力提升科研水平。两个力,就是学生的社会竞争力和教师的社会影响力,这是我们办学的根本所在,是学校核心竞争力和发展硬实力的根本所在。”这是平顶山学院党委书记穆瑞杰在学校师生中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产教融合发挥协同创新效应
  
  学校紧紧围绕平顶山市智能电网装备制造、新型碳材料等领域,积极推进与企业、地方的合作,以共建行业学院、共建特色专业和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为抓手,汇聚队伍、搭建平台、开展应用研究,推进成果转化。
  
  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引领下,近年来该校服务地方的能力显著增强。学校先后和平高集团、中国平煤神马集团、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圣光集团、亚坤集团等40家企业签订了校企战略合作协议;和平顶山市宝丰县、叶县新华区石龙区签订了校地战略合作协议;与地方行业共建行业学院中,校企共建河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河南省工程实验室2个,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1个。
  
  学校与平高集团共同建设“高压智能电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两年来已成功研发产品16项,推广应用12项,申请国家专利7项。该中心和青海电力公司申报的“高海拔地区大温差区GIS长母线运维关键技术研究”项目为国际首创,从根本上解决了我国西北高原地区电器设备母线的形变在线监测问题,为国家西电东输项目中高压电器设备的安全提供了技术支持。此外,该中心研发的“IST-701高压电器局部放电定位系统”实现了对高压电器设备进行无损评估及对局部放电点进行快速定位,大大缩短了高压电器的故障排查时间,已通过国家继电保护及自动化设备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国家级产品鉴定。
  
  河南神马尼龙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一期、二期和三期己二酸装置全部使用该校张振海老师研发的新型ZHZ-1消泡剂产品,替代了日本东芝硅TSA732消泡剂,消泡效果良好,生产稳定。2008年,新型ZHZ-2消泡剂替代了美国进口产品,用于平顶山市神马万里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苯精制装置。这两项产品与进口消泡剂相比,成本降低了30%。2012年,平顶山学院与中国平煤神马集团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就人才培养、实习就业、技术研发、成果转化等开展全方位合作。
  
  此外,学校和河南圣光医疗集团联合研制的“电动轮椅智能控制器”“电动护理床控制系统”获得成功,产品已经投放市场。与河南光之源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完成了“全天候高效太阳能光伏聚光器的研发”“多晶硅与碲化镉薄膜双结叠层高效太阳能电池研发”等一系列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有效解决了太阳能使用中面临的能效转换效率低、光伏发电成本高、产品生产工艺复杂等问题。
  
  院长王文鹏说:“我们建设应用型大学,就应该高举应用研究大旗,与行业企业合作,围绕服务企业增强技术能力,着力于推动生产管理一线的技术进步及区域产业升级,主动打开校门与社会对接,直面企业、行业急需解决的技术难题。”
  
  立足地方传承与创新传统文化
  
  近年来,该校采取多种措施挖掘、研究、传播平顶山地方文化,引领和服务地方,文化产业发展能力显著提升。
  
  学校成立富有地方特色的研究机构,挖掘、研究传播地方文化。该校成立了“伏牛山文化圈研究中心”,中心下设墨子文化研究所、三苏文化研究所、《歧路灯》与李绿园研究所等研究机构。作为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河南省文化产业发展研究基地——伏牛山文化圈研究中心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通过组织召开“海峡两岸《歧路灯》学术会议”“海峡两岸观音文化学术研讨会”“三苏文化高层论坛”“李国桢先生陶瓷思想学术研讨会”等系列学术研讨会议,传播地方文化,扩大平顶山市的文化知名度和影响力。
  
  学校立足中原陶瓷产业,潜心陶瓷研发。陶瓷学院院长梅国建带领团队开展中原古陶瓷研究,2011年完整地恢复了失传千年的唐代鲁山花瓷复仿制技术,2015年成功烧制出以嫩黄釉、黄凝露釉、琥珀釉、鹅黄釉为代表的“东窑·浦东陶瓷”,这两项技术填补了我国陶瓷研究领域的空白。学校还与中国建筑卫浴陶瓷行业协会合作,建立了中国北方陶瓷产品设计师培训和考试基地,与河南省陶瓷玻璃行业协会合作,建立了河南陶瓷艺术大师评选考试基地。与浦东新区共同举办“陶瓷创意市民体验基地”“上海世纪公园平顶山学院陶瓷专业师生作品展”,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以文教结合的方式,探索跨区域的文化交流。
  
  学校为挖掘与传承华夏传统音乐文明,在与台湾南华大学就中国古代宫廷音乐研究开展广泛交流与合作的基础上,成立了中原传统礼乐文化研究中心,组建了大陆高校第一支雅乐团。经过几年努力,2013年以古应国的历史背景为突破口,推出了应国专场演出——《古应风云》,先后应邀赴中国音乐学院、北京舞蹈学院、台湾南华大学等进行学术、文艺演出交流,完成了50余次公开演出,在国内外产生了强烈反响。
  
  升本十余年来,平顶山学院坚定地走应用型办学之路,关注“脚下”,接足“地气”,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将学校建设成了地方普通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示范区,高水平技术技能性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先进技术创新、转移与服务的重要基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重要平台,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过程中践行着一所地方大学的使命和担当!
  
  (平顶山学院 供稿)

《平顶山学院接足地气,彰显地方特色》河南新闻-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edu.yuduxx.com/dishi/561084.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admin]

我要评论

尚未注册畅言帐号,请到后台注册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返回豫都网首页
版权所有: 豫都网 Copyright(c) 2010-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admin@yuduxx.com
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