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毕业季,就业之路在哪里?近日,从
商丘学院计算机工程学院传出喜讯,该院参与校企合作的51名毕业生在上海签约就业41名,其余10名毕业生也签约在苏州、无锡、南京等长江三角洲一带。消息一经传出,就博得了广大学生及家长的连连称赞:“在就业形势紧张的情况下,很感谢学校提供了这样的机会和平台,毕业即就业,这真是大家做梦都想的好事啊!”
近年来,适应经济转型、
社会发展趋势所带来的人才需求,商丘学院积极探索新型
教育发展方式,注重提
升学生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校企携手”培养应用型人才办学模式,正在实现由综合性高校到应用型高校的“华丽转身”。
走出去 请进来
随着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转型发展,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是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优化高等教育结构的重要举措,是地方高校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增强学生
创业就业能力的必然要求。
商丘学院校长王锡仲曾是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具有十分前卫、高端的办学理念。王锡仲校长说:“美国提出‘美国制造业复兴计划’、德国提出‘工业4.0战略’,我国适时提出‘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在国家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下要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人才的主阵地,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在转型过程中,我们立足应用型办学定位,加强应用学科专业建设,密切跟踪地方产业升级、结构调整的趋势动态,主动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目前,我院转型发展已呈现稳步向前的势头。”
商丘学院大力实施“双向互动”,诸如建立固定的实习、实训基地,让学生、老师“走出去”,了解社会需求,强化实践教学;把企业工程师“请进来”,参与授课和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并承担一定的课程,订单培养应用型人才,实现了学校与社会的无缝对接。
即将毕业的计算机工程学院学生韩鹏已经签约上海的一家
数码科技公司,采访交流中,韩鹏兴奋地说:“整个
培训期间,我们在增强动手能力的同时,也学到了企业
文化,最重要的是获得了就业先机,在实习期满后就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工作。”
学校教师走出校门,在实践中提高教学能力,从而更好地实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融“教、学、做”为一体。人文学院
新闻学专业教师何玉巧顺利完成了2014年高等学校与新闻单位从业人员互聘“千人计划”挂职锻炼工作,她说:“通过在
河南省人民广播电台
焦作记者站一年的真实媒体工作经历,我更能够把握当前媒体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同时也给课堂教学带来了更多鲜活的案例素材。在教学内容的设计方面,我努力营造一个较为真实的模拟媒体环境,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作为一个优秀的媒体人所应该具有的职业素养。”
为落实国家关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商丘学院与商丘日报报业集团共同搭建平台,举办多期“企业家与大学生对话创客论坛”,邀请到十余位知名企业家做客商丘学院,为学生们作专题报告。企业家用坚持梦想、执着追求的创业精神,努力拼搏、艰苦奋斗的实践经验,指导大学生成长成材,激发了大学生投身创业的热情。
重实践 促融合
商丘学院在推进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过程中,非常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加强院内各专业为商丘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更新教学理念,依托企业优势,建立校企深度合作、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合作机制,达到“双赢”的目的,提升各专业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风景园林学院围绕园艺行业发展及岗位群对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制定园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实施了“四段式能力递进”人才培养模式,搭建“校内基地—科教融合—校外基地”三结合的实践大平台。风景园林学院与16家企业签订了产学研合作协议,建立了合作关系。
新乡宏利集团、永城三农花木有限公司、
虞城幸福童依农业生态园、
鄢陵县新科桧柏艺术园、商丘市
睢阳区阳光花卉园艺部、豫东花木有限公司等合作企业,都曾是学生实习的基地。
电信学院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等多个专业开展基于CDIO理念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工作,在建立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的同时,积极探索将校企合作和人才培养相结合的方式方法,逐渐试点开展“订单班”、“冠名班”。截至目前已与20多家企业签订实习实训协议,去年10月份开始订单班试点工作,先后选派80余名学生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学生在顶岗实习中的表现深受企业欢迎,目前订单班学生已全部实现就业。另据统计,2013届、2014届、2015届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毕业生中,有55名学生考取国家电网,占该专业毕业生人数的10%。
据了解,商丘学院近期还将与商丘百分食品集团、诚实人食品有限公司、名代食品有限公司、商丘电商产业园等企业进一步开展校企合作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平台。
求创新 谋发展
商丘学院根据专业设置和实习教学需求,本着“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原则,先后与多家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基本建成适应教学需要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08个,实践基地项目68个,为强化实践教学、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有力支撑。
学院各分院根据专业特点积极探索,努力创新,与签约企业共同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传媒与艺术学院的“工作室制”模式、风景园林学院的“四段式能力递进”模式、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的“冠名班”和“订单式”模式、计算机工程学院“走出去、请进来”的校企合作模式等,构建起了“以能力培养为重心”的校企一体化培养模式。
近年来,商丘学院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不断优化学科结构,现拥有本科专业43个,专科专业28个,形成了以工管农为主,文经理艺教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专业体系,其中省级特色专业2个,省级品牌专业4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学院所培养出的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不断增强,在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等比赛中多人次获得重要奖项。
据统计,商丘学院累计为社会输送各类建设人才25000多人,600多人考取了硕士研究生,其中不乏有985、211等国内知名高校,近三年学院毕业生总体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7%以上,不仅就业率高、就业质量好,就业对口率也高。毕业生以专业基础扎实、动手能力强、富有实干创新精神而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
运筹帷幄,方能决胜千里。2016年3月,中共商丘学院第一次党代会召开,为商丘学院理清发展思路、制定发展目标:全面提升办学水平和核心竞争力,建设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特色鲜明的应用型民办高校,服务于国家、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商丘学院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