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04-17 08:39 我来说说 我要投稿
精彩导读
人的一生虽然漫长,可做的事情看似很多,但其实真正能做的,不过只有一件而已。这件事就是一个人来到世间的使命。教育的价值就在于唤醒每一个孩子心中的潜能,帮助他(她)们找到隐藏在体内的特殊使命和注定要做的那一件事情。
【作者简介】
秦春华,北京大学考试研究院院长
我们培养出的“完美”学生,没有兴趣和梦想
对于现行的教育体制,讨论的焦点通常集中在比较为分数而学习和为兴趣而学习的差异。其实这只是比较表面的问题,一个更深层的问题是,当一个学生在高考前一直处在为分数而学习的状态中时,他们的人生目标已经简化为上一个好的大学。
不管是否如愿以偿,在高考结束以后,他们都会陷入一种莫名的空虚状态中。无需怀疑这个论断,因为已经有太多实例可以作为证据。也不要尝试争论在为分数而学习的同时,孩子同时能够为上大学后的生活做好准备。即使是让一个成年人来经历这十多年的反复打磨,他也很难兼顾更多。
家长和老师都肩负着引导孩子成长和成熟的责任,而现在这种责任被大大简化为纯知识性的学习,同时也将原本是人一辈子中非常黄金的一段人生异化为机械式的运转。
今年上半年,我去上海面试学生。学生们做了非常认真的准备,一个个光鲜亮丽,就像他(她)们提供的申请材料一样。无一例外,每个学生都是学习成绩优异——至少位于年级前5%;艺术特长突出——至少会一种乐器;获得过各级科技创新奖励——至少是市级二等奖;热心公益事业——至少去敬老院给老人洗过一次脚;等等。
在慨叹上海学生综合素质高的同时,我也隐隐有一丝遗憾:他(她)们看上去太完美了,似乎看不出有任何缺点;他(她)们看起来也太像了,就像是一个模具打造出来的一组“家具”一样。
包括他(她)们在面试中的表现也很相像。一个个正襟危坐,面带微笑而不露齿;说话时吐字清晰,抑扬顿挫,仿佛在深情地朗诵一首诗。一个学生上来就说“子曰……”我打断他,问他叫什么名字,他告诉我之后,接着说“子曰”,我再次打断他,告诉他我不关心子怎么曰,我关心的是你想说什么。他却涨红了脸,一句话也说不上来。
还有一个学生自信满满地坐在我面前,等着我问各种可能的问题,仿佛一切尽在掌握之中。我说,我没有什么问题问你,你有什么问题要问我吗?她完全没有料到我会提出这种问题,顿时惊慌失措,张口结舌,几乎要哭了出来。
显然,所有的学生在来之前都经过了某种程度的面试培训,至少看过一点儿如何应对面试的“宝典”,但可能没有人告诉他(她)们,我并不感兴趣他(她)们表现出来的是谁,我感兴趣的是真实的他(她)们是谁。
最令我吃惊的是,当我问他(她)们,你希望自己未来成为什么样的人时,很少有人能答上来。学生们告诉我,他(她)们压根儿就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真的是从来没有想过吗?其实不是。这个问题他(她)们曾经想过的,只不过那是在很久很久以前,久到连他(她)们自己都忘记了而已。
小时候,每当大人问孩子,你长大了想当什么呀?孩子们总是兴高采烈地回答:科学家、宇航员、飞行员、警察叔叔(阿姨)……然而,当孩子们上学之后,这些问题就再也不曾被提起了,仿佛从来就没有出现过。
上课听讲,回家做作业,上辅导班,这些才是学生生活的全部。至于孩子的兴趣是什么,长大后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过一种怎样的生活,似乎并没有人关心,即使孩子自己也不关心。几乎所有的老师、家长和学生只关心一件事:考了多少分,能上什么学校。
一个被公认为好学生的成长轨迹,或者家长想象中的完美教育路线图看起来是这样的:上当地最好的幼儿园;在上小学之前已经认识很多汉字,会做复杂的数学题,能够大段背诵很多经典名篇,讲一口流利的英语;之后上当地最好的小学和中学;考上中国最好的大学——北大、清华;本科毕业后去世界最好的大学——哈佛,等等。
当然,也有不少人从初中开始就瞄准了伊顿、埃克塞特等名校。且不说这些目标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实现的,即使全部都实现了,那之后呢?人生的目标又在哪里?
教育的价值,在于帮助孩子们找到人生目标
我很想问一句:考上北大以后怎样?
这不是我的想像。这些年来,我在世界各地见过很多优秀的孩子,他(她)们个个天资聪颖,勤奋刻苦,一路过关斩将,从未失手,总是处于同龄人最顶尖的群体之中,挑选最好的学校和最好的班级,是其他人艳羡的“人家的孩子”。然而,几乎很少有人能体察他(她)们内心深处的痛苦和迷茫。
有不少北大或哈佛的学生告诉我,上北大或哈佛是他(她)们从小树立的目标,但有一天当他(她)们真的置身于无数次在梦中出现的校园时,却常常会陷入深深的焦虑之中:接下来又该做什么呢?仿佛一个登山运动员在珠穆朗玛峰上的困惑:下一座山在哪里?
人生需要目标,但社会、学校和家庭都没有教会孩子如何去寻找树立自己的目标。我们对人生和教育的理解太过单一,而且缺乏想像力。我们总是要求孩子要成功,要比别人强,要考上最好的学校,但很少告诉他(她)们成功意味着什么,生活的幸福源自何处,什么是最适合自己的。
教育被简化成了一条升学直线。所有的过程只为那个最后结果而存在:上北大或上哈佛。没有人告诉这些孩子,上了北大或哈佛之后怎么办?难道自此之后人生皆成坦途,再不会遇到诸般烦恼困厄艰难?1923年,鲁迅先生曾经发人深省地问道:“娜拉走后怎样?”我也很想问一句:“考上北大以后怎样?”
上学是为了接受好的教育,但正如储蓄不能自动转化为投资一样,上学也并不意味着一定能接受到好的教育。我们之所以送孩子上学,并不是因为孩子必须要上学,而是因为他(她)们要为未来的生活做好充分的准备。上学是一个人为了实现人生目标而必须经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也是首要的一件事是:认识到你未来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每个人来到世间,都肩负了一个独特的使命,这是独立的个人之所以存在的价值。区别在于,有的人能够发现自己的使命,最终成就一番宏图伟业;有的人没有发现自己的使命,最终碌碌无为,苟且一生。就像婚姻一样,“一个萝卜一个坑”,冥冥之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唯一”。有的人找到了和自己相匹配的“唯一”,婚姻就幸福;有的人没有找到,婚姻就不幸福,至少不快乐。
人的一生虽然漫长,可做的事情看似很多,但其实真正能做的,不过只有一件而已。这件事就是一个人来到世间的使命。发现使命不能依靠“天启”——虽然很多人的确是在梦中或灵光一闪之间突然意识到自己的使命——教育是最重要也是最根本的手段。教育的价值就在于唤醒每一个孩子心中的潜能,帮助他(她)们找到隐藏在体内的特殊使命和注定要做的那一件事情。
这是每一所学校、每一个家庭在教育问题上所面临的真正挑战。和上哪所学校,考多少分相比,知道自己未来将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是更为重要和根本的目标。回避或忽略这个问题,只是忙于给孩子找什么样的学校,找什么样的老师,为孩子提供什么样的条件,教给学生多少知识,提高学生多少分数,这些都是偷懒的做法,也在事实上放弃了作为家长和教师的教育责任。
实际上,一旦一个孩子认识到自己未来将成为什么样的人,就会从内心激发出无穷的动力去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无数的研究结果已经证明,对于人的成长而言,这种内生性的驱动力要远比外部强加的力量大得多,也有效得多。
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人生不是一场由他人设计好程序的游戏,只要投入时间和金钱,配置更强大的“装备”就可以通关。一旦通关完成,游戏结束,人生就会立即面临无路可走的境地。人生是一段发现自我的旅程,路要靠自己一步一步走出来。认识到自己未来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就像是远方的一座灯塔,能够不断照亮前进的道路。
如何才能发现自己生命中的特殊潜质?
那么,怎样才能知道自己未来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换句话说,如何才能发现自己生命中的特殊潜质呢?每个人的方法可能都不同,但最重要的是要像那个只为苹果而生的乔布斯一样,倾听自己内心深处的声音,找到自己的真正兴趣所在,意识到你的一生将为何而来。
一般来说,大凡优秀的人,做任何事的结果都不会太差,真正困难的是要辨别这件事是不是你真正喜欢的事情。判断是真喜欢还是假喜欢的方法很简单,就是看你是否为之痴迷,是否能够心甘情愿不计功利地为之付出时间和精力并始终坚持。
真的痴迷是一种相思之态,白天想,夜里想,连做梦也在想,想到他(她)就情不自禁地笑起来,见到任何东西都会想起他(她),和别人说话的内容也全都是他(她),为之兴奋,为之发狂,甚至为之疯魔。那是一种沉浸在幸福中的状态。“不疯魔不成活”,如果达不到这种状态,就算不上痴迷,也就不是真正的兴趣所在。
我建议,每一个学生,无论课业有多么繁重,每天一定要抽出一点儿时间来独处,给自己的心灵留出一点儿温柔的空间,在完全放松的状态下,听听内心深处的渴望。有时候,也可以拿出一张白纸,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无论这些想法看上去多么幼稚,多么可笑,甚至骇人听闻都没关系,反正这是写给自己看的,与他人无关。
有人说,我就是对任何事情都没有感觉,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甚至不知道自己不喜欢什么,那该怎么办?一个好办法是试错。不停地尝试所有的事情,在尝试的过程中不断去掉那些不喜欢的事情。给自己列一个负面清单。不要害怕失败。对于学生来说,失败的成本很小,只要没有被开除或退学,大不了还可以重新回到课堂,一切从头再来。
对自己要有足够的耐心。不是每个人都一定能够找到自己的“真命天子”,那需要花费时间和心力。找不到的时候不要着急,慢慢来,但必须要坚持不懈地不停地寻找。找了不一定能找到,但不找就一定找不到。同时,还要对自己充满信心。
既然你为这件事而来,那就谁也偷不走它,早一点晚一点找到都没关系,重要的是你要发自内心的喜欢。还记得美国那位77岁时才拿起画笔的摩西奶奶吗?她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你真正喜欢做一件事,那么在任何时候开始都来得及,哪怕你已经80岁了。
人生不仅是一段生命,还应当是一段有质量的生命。判断一段生命是不是有质量,就看每一天是不是你真正想过的日子。“朝闻道,夕死可矣。”只要找到了你真正喜欢的事情,即使只有一天,那也是幸福的和有质量的生命。
延伸阅读—— 杨东平:学校教育的目标,还包括培养出好丈夫和好妻子
今天,中国的教育正处于这样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从满足基本需求到有可能追求好的教育:理想的教育,所谓的从“有学上”到“上好学”。可是,究竟什么教育是理想的教育,什么样的学校是好学校,其实很多人并没有很清晰的答案。
中国教育需要高瞻远瞩,在科学发展观的新视野中,重新认识、审视现代教育的功能和价值,超越政治本位和教育的经济主义模式,构建面向未来的教育理想、教育哲学。为此,需要思想解放,需要拨乱反正,需要理论创新。
中国学校的教育,离现代教育还有多远
今天我们看到这样一个难堪的现象:全世界的学校跟中国的学校面貌是很不一样的。我们仍然深陷于分数至上、考试至上、知识中心、学科中心这种早已过时的陈旧模式,而世界大多数国家都已经超越了这一阶段。
举个例子,中国和日本的高中生有一个项目,互派高二的学生到对方国家的普通高中学习3个月。我参与过这个项目的评价。
中国的高中学生到了日本感到非常惊讶,它的普通高中只有半天开课,下午全部是各种各样的课外活动:棋道、剑道、花道、跆拳道等各种各样的“道”;而且不分男女生,全部都要上家庭课。在日本高中家政课的课堂上,这几个中国男生每人为自己做了一件小棉袄,这是他们终身难忘的经历。
这涉及高中教育的培养目标,它不仅仅是为大学输送人才,归根结底,是为这个社会培养健全的公民。这不仅仅是政治意义上的,既要做一个好的社会公民,成为一个好的职业人,也要为未来的家庭培养好的丈夫和妻子,这都是学校教育的目标。这么比较一下就不难认识到,在教育现代化的坐标上,我们离现代教育还有多远。
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就是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和终身幸福奠基,而不是一时的分数和考试成绩。
真正对一个人的终身发展和幸福有关的,是什么?是健康的人格、准确的价值观、良好的行为习惯、自我学习的能力、合作和交往的能力、充实的精神生活,等等。
如果我们的基础教育将这些考试之外的有关人生和幸福的更重要的概念传递给学生,我们社会中的“宅男”和“剩女”是否会减少一些,教育与幸福的关系是否会更紧密一些?
忽视了人格的教育,学生能有什么样的未来?
古今中外,全世界的教育无不是以人格养成作为最重要的价值和教育的第一要务。
作为文明古国,中国教育的传统是以人伦教化为核心的,培养能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正人君子。可是,我们今天的教育怎么样?德育优先、育人为本的口号也喊得很响,实际上却已经把“人”扔到九霄云外了,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长,只关注考试、考试、考试,分数、分数、分数。
因为所谓“应试教育”,就是这个意思——为考试而进行的教育。与考试、分数无关的就不教。很少有人关心你道德有没有进步,是否诚实、正直,对人生社会有什么思考,甚至连身体健康都不重要了。
以人为本的教育必然是人文主义的。人是教育的出发点和目的,学生不是为了其他目的、为了实现他人目标而接受教育;同样,儿童也不是成人的工具。他本身就是目的!
蒙台梭利就说过:“每个人都只考虑儿童的将来,没有人关心儿童的现在。”我们经常打着为儿童未来着想的旗号,牺牲他们的现在。现在我们已经很清楚,儿童如果没有现在,也就没有未来。你把他的好奇心、想象力、创造力都摧残了,甚至连健康都损害了,他还能有怎么样的未来?
有一个大企业的人力资源总监,对新生代的大学毕业生的特点做了一个概括:“有理想没方向,有个性没主见,有学历没学问,有知识没文化,成年人未成人。”当然,这有点以偏概全,但是对特征的把握还是很准确的。
我们培养的只是考试机器,内心是空洞的,许多青年人基本的处事能力、生存能力很差。高中毕业了,对社会人生感觉一片茫然;大学毕业了,还是感觉一片茫然,缺乏自立的精神和能力,出现了许多“啃老族”。
关于这一点,如果与国外以及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的学生有过交流,就深有体会。
一个16岁的学生,在国内大家都把他视为孩子,什么都不会是应该的,什么都由别人照料。但国外的学生不同,16 岁可以走天下了,所有的事情安排得井井有条,能独立地处理、应付各种问题。他们的自信自立、行动能力和成熟程度,是中国孩子难以比拟的。
不久前我看到媒体报道,湖南有一对“80 后”小夫妻,因为一些生活小事发生冲突,最后妻子把丈夫杀死了。这样的事情怎么评价?虽然已经成婚了,心理上还是一个未成年人,远没有达到成熟的程度。
因此,人格完善、自强自立、遵纪守法等,这些与青少年成长密切相关的内容,其实是比学科知识、考试分数更重要的。
深圳有所实验中学,它的目标很明确,学校的特色文化就是“人格教育”。这所学校的校长说,中学的目标不是培养拔尖人才,培养精英,那不是高中的目标;而是培养知识面宽、综合素质好,有一定方向、特长、爱好的人。
我觉得这话说得很准确,因为中学只不过是人生当中的三年、六年这么一个很有限的阶段,是为今后漫长的人生做一些铺垫,做一些准备。谁也不能预料他能走多远,最后他能够成就什么样的事业。
学校的目标是:“人格健全、学业进步、特长明显、和谐发展。”这个口号提得非常好,也可以操作。首先,是做一个好人,做一个诚实、正直、善良、勤劳的人。事实上,一个好人才可能走得更远。“和谐发展”其实也是一种人格状态,手脑并用,身心健康,心智健全。
这所实验学校每年有很多考上名牌大学的学生;也有参加香港、澳门的选美然后进入影视娱乐界的,也是一种成才的途径;也培养了一些优秀的大厨。他们不是认为只有上大学才是最优秀的,在高中阶段他们就传播这种价值观念,让每个学生各尽其能,人尽其才,就是我们说的做最好的自己。
今天的教育,从小学到大学缺了什么?
今天的教育,从小学到大学缺了什么?缺了很多,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是缺乏公民素质、公民责任、公民能力的养成。
在低层次上,为什么中国游客在国外不受待见,被批评很多?是因为我们基础文明的养成不行,有些人随地扔东西,不排队,大声喧哗,在地铁吃东西,甚至随地便溺。在政治生活、社会生活中,现在的愤青特别多,不会用脑子思考,极易被煽动,到大街上打砸中国人的财产,还号称是在“抗日”。
这几年经常传来美国的顶尖大学拒绝中国高考状元的消息,为什么?人家说得很清楚,我们培养的是未来社会的领袖人才,不要考试机器。如果你在高中从没有参加过任何社会服务,没有领导与组织能力,没有服务社会的公益精神,这种人我们不需要。
不仅如此,当前教育的变质和异化还出现一种新的特征,就是钱理群老师说的:我们的大学正在培养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说的是一套做的是一套,他们所作所为基本都是对个人的投资,都是出于一种功利的目标。
清华大学的少年作家蒋方舟,当时是被清华破格录取的,今年读大三。她在去年清华百年校庆的时候发表了一篇博文,这里是一些片段:
清华,愤青少,领导多,表现出来的都是高屋建瓴虚头八脑的老干部模样。北大清华的学子一路都是教育和体制的少年既得利益者,成熟了,自然也是要沿着同一轨迹,而不能跌落到食物链的底端。于是,大学成了掠夺政治资本的地方。有时,我看着他们滔滔不绝地在课堂、在会场说些“主流价值观”的话,心想:“他们真相信这些,真可怕。”过了一会儿,又打了个寒战:“他们其实并不相信这些,那就更可怕了。”
在这种功利主义的环境中,正在产生越来越多的只关心个人利益、口是心非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所以,在今天开展公民教育是一个很现实很有意义的目标。
为什么许多中国孩子不太成功?
古希腊德尔菲神庙上刻着一句话,叫作“认识你自己”,讲的就是这个道理。自古以来的教育智慧,就是人的自我发现、自我实现。
所以,今天我们应该非常清楚,教育的功能就是帮助人的自我发现和自我实现,做最好的自己。
世界各国无不把个性发展列为最重要的教育目标。
1989年《法国教育指导法》第一条规定,每个人所享有的接受教育的权利要得到保证,使个性得到发展,有利于个人进入社会和职业生活以及行使公民的权利。
2003年3月,日本政府以“培养开拓21世纪具有宽阔胸怀和坚定信念的日本国民”为宗旨,提出今后教育将致力于五个目标的实现,居于首位的就是“培养以自我实现为目标的自立人才”。
强调个性发展,是源于教育学的一个基本前提,就是人的个体差异。人的个体差异是一个客观存在,表现在性格、兴趣、学科性向、智力等很多方面。
全面发展的目标是建立在一种假说上的,就是认为儿童是一张白纸,可以任人塑造,任人改变。但是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推崇的是相反的理论:每一个儿童当他出生的时候,就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个体,是一个独立的自我。教育的目标就是要发现这个特殊的、特定的自我。
如同我们说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教育的目标不是要把黄瓜、茄子都改造成为向日葵,而是使黄瓜成为好黄瓜,茄子成为好茄子。
这也是中西教育的一个重要区别。中国的家长、老师总是说,提防你的短板。可是,教育不是灌水。美国老师说,最重要的是发现并强化孩子最粗的“神经”,努力使之发展得更好,做最好的自己。他们关注的不是短板,是长板。
其实,古今中外优秀的人才都是个性突出的,在某一方面有强烈的兴趣和专长,而且往往都是“偏科”的。在我们的教育中,总是求全责备,要求学生样样优秀,各门功课全优,这本身就违反了教育的逻辑。
今天,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渴望成功,追求成功;但是,通往成功的通道究竟是什么?
乔布斯的回答:“成就一番事业的唯一途径就是热爱自己的事业,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做自己想做的事。”由此,我们可以知道为什么许多中国孩子不太成功了,就是因为他们的内心没有声音,没有属于自己特别的爱好,没有自己特别想做的事。
很多高中生考大学时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想学什么;大学毕业了,还是不知道自己该干吗,接着读研究生。研究生毕业了,还是感觉一片茫然。这是教育最大的悲哀,也是对人生和青春的莫大浪费。
学校通过“掐尖”让学生都上名牌大学,算什么本事?
必须明确,基础教育的目的不是选拔少数尖子生,或者只面向能够升学的学生,不是为了造就少数精英,不是以“状元”为本,以优秀学生为本,也不是为了培养“人上人”,而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义务教育更是一种面向全体儿童的国民素质教育、基本公共服务,是非选拔性、非竞争性、非淘汰性的。如同一些学校提出的办学理念:“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的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
国外的公办学校,保证学生的种族和文化多样性,是一个重要理念,不允许某一阶层的学生“扎堆”,必须有富人有穷人,有白人有少数民族。因为学校教育就是促进族群融合、促进社会平等的一个过程。
当然,学生水平参差不齐,组织教学的难度就大了。这是对学校和老师的考验。你能够转化、改变学习后进的学生,帮助他提高,这才是好的教育。
古今中外真正优秀的教育家,都是致力于转化问题学生、弱势学生。你通过“掐尖”把最优秀的学生放在一起,都上名牌大学,算什么本事?那是学生的本事。
当然,教育要适应每一个学生,面向每一个人,是有些操作性的层面。
我们现在教育模式是工业化时代的产物,就是大规模的集体教学,很难兼顾每一个人的独特发展。
现在,我们的一些义务教育阶段的优质学校,实行就近入学政策,要面对学生的多样性和差异性,这样就出现新问题了。过去招收的都是高分学生,都是一个水平的,现在不行了,优秀学生吃不饱,困难学生跟不上,你怎么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就是一个重要的概念了。因材施教这句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是很难的。需要在学校制度,培养模式等方面有所改变,提供灵活的学制和多样化的课程,采取分层教学,实行走班制、学分制、导师制,等等,而不是统一模式、统一规格。
素质教育,并不是一个很好的理论
中小学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是改变严重的应试教育的弊端,开展素质教育。但是,为什么那么多年了,仍然是“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的局面?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是“两张皮”,素质教育成为唱歌跳舞、装点应试教育的“美丽的花边”?素质教育为什么难以实行,我们的理论是不是出了问题?
的确,素质教育并不是一个很好的理论,它是20世纪90年代一线教师为抵御应试教育提出的一个工作性的口号,本身缺乏理论内涵和构建;时至今日,很多人都说不清素质教育究竟是什么。
1999 年国务院的将素质教育定义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这样两个能力,但还是没有解决问题,素质教育怎么能没有人格养成、培养公民这样的内涵呢?
因此,矫治应试教育弊病,需要建立新的教育哲学,我的回答是:应当从素质教育走向生活教育,建立“为生活做准备的教育”。
目前,不少学校的校园文化经常出现“生活教育”这个概念,包括云南提出的“三生教育”:“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但是,有些学校将生活教育理解为生活常识、生活能力的教育。这跟陶行知所说的“生活教育”是完全不同的。
我们刚才讲到,陶行知根据杜威的进步主义教育哲学,在20 世纪20 年代创造的“生活教育”理论,是一个民族的、现代的、科学的、大众的教育哲学,它是涵盖教育基本问题的顶层理论,不是叫儿童生活自理,自己穿衣服、系鞋带,当然也包含这个。
应试教育的哲学基础是知识本位、学科中心的,教育方法是死读书、读死书,教育与生活脱离、学校与社会脱离、书本与实际相脱离,两耳不闻窗外事,考试至上、分数至上。
以人为本、儿童中心的教育必然是生活本位的。生活教育的哲学,就是要改变这一切,要重新建立教育与生活、学校与社会的联系。
生活教育的核心理念,就是为生活做准备的教育,有的地方叫“为18岁做准备”。
18岁以后,学生走上社会以后,有多种多样发展的可能性。他有可能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能够走多远,谁也不知道。教育就是要为他的人生奠基。
生活教育的核心就是这么一个概念,操作方式就是围绕青少年生长的实际需要进行教育。这当然不只是为了升学和考试,而是重视教育的实用性、适切性,是一种民主的教育、活的教育和有用的教育。
陶行知说,来自生活的教育,依据生活而教育,为生活的向好向上而教育,就是这个意思,不是死读书、考试至上、分数至上。
我想讲几个例子来说明什么是好的教育、有用的教育、生活教育。
河南省信阳市的光山县是革命老区,国家级贫困县。我们了解了它的农村职业教育,令人十分意外,他们开辟了新的方向,发展了外向型的职业教育,为韩国、日本、俄罗斯输送青壮年劳动力。
原来他们也是做专业培训,电工、瓦工什么的,后来发现人家不在乎这些,因为到了俄罗斯,到了韩国,他不一定到那个行业、那个岗位,是没法事先一一对应培养的。到了那个行业、那个岗位,人家会进行技能培训,不需要你培训。所以他们不要什么专业,只要身体健康、遵纪守法、文明礼貌、勤劳苦干,符合这几项就行了。
也就是说,你只要是一个健康、文明的人,勤劳肯干,就能走出去了,外向型收入也比在国内打工高很多。我觉得它这个职业教育很成功,各方都很满意。
厦门大学毕业的张芳,她创办的“五齐职业教育学校”在厦门市岛内外拥有20个教学点,她的目标就是帮助流水线上的女工改变人生,帮助她们成为“文员”,就是办公室的文职人员。收费也不低,3000块钱一期。她提供一些职业教育的内容,学会打字和使用办公软件等。
但是,后来她意识到用人单位最看重的不是这些,是什么?是干净整洁,善解人意,勤快认真,做事有条理,办公桌、抽屉都整理得干干净净,等等。办公室文员最需要是这些基本素质,至于其他的技能可以在工作中慢慢培养。
她的这个哲学改变了很多女工的命运,培养她们阅读、学习的习惯,开阔视野,提升气质。这与我们所讲的职业教育不太一样,但它是从生活的实际需要中来的。
吉林省的抚松县是一个贫困的农业县,没有好的教育资源,难以在高考上与别人竞争。他们在寻找这么一个农村学校,怎么为学生提供能够走向未来的人生。
他们实践生活教育的理念,教育目标是“为18 岁做准备”,“当提供适合孩子的教育,而不是让孩子来适应我们的教育”。
具体的做法是以阅读促进教育改善,通过乡土化的有根的教育,培养农村学生的综合素质、学习能力、生活能力、公民意识。将那些缺乏良好习惯、行为粗野的农村孩子培养成“语言文雅、行为儒雅、情趣高雅、心灵美雅之人”,培养他们阅读的习惯、人际交往的能力、表达能力、自信心等。这些才是农村孩子走向社会、安身立命的“通行证”。
这是对教育的一种非常到位、非常深刻的理解。面对未来,最重要的还是人自身的发展。你是具有学习能力的人,具有适应能力的人,具有创造能力的人,这才是最重要的。
| 来源:校长派微信公众号
| 搜索请关注:xiaozhangpai
《北大秦春华:人为何要上学?为何要接受教育?》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edu.yuduxx.com/xiaoyuan/588777.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