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12-31 09:03 我来说说 我要投稿
不管是实习、调研、支教、义工,还是其他形式,参加社会实践是大学生认识社会、锻炼自我的好机会,有数据显示,每年约有500万名大学生参与到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与此同时,也有不少人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现实意义提出质疑,认为足以用“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来形容它的存在。那么,大学生社会实践究竟是“鸡肋”还是“机会”呢?这要看你自己如何定位,如何行动。
支教:真教实干or走马观花?
中国地域辽阔,资源分布和发展程度相差悬殊,教育资源也分布不均,因此支教活动一直很是兴盛。而作为又能够帮助他人,又能够获得切实实践经验的一项社会活动,很多学生都会在假期积极参加。然而,有真正展开支教活动的,也有打着招牌却没有实际行动的。
有的学校成为高校志愿者聚集地,如果去晚了,就没有学生让你教,甚至出现‘一生难求’的局面。不少志愿者只是随大溜,觉得做志愿者可以给自己的简历“增光添彩”。正是因为存在这种动机不纯、行为不负责任的支教活动,现在很多学校不愿意接收来支教的大学生志愿者,使得支教行为陷入“剃头挑子一头热”的僵局中。
调研:深入实地or拼凑材料?
社会调研可以让大学生走出校园、走入基层,了解基本国情、民情、社情。实践过程中,大学生们可以把自己的见闻与书本知识相结合,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同时,大学生也可利用自身的知识积累帮助当地老百姓切实解决一些生产和生活问题,学以致用。
然而,也有些大学生在实践主题、目的都不明确的情况下盲目跟风,事先不计划,事后不总结。既占用了学校资源,又浪费了自己的时间。比如本来目的是调查农村基层的实践,应该奔波在乡镇间调研,可是因为天气热、条件差等各种原因,有些学生到达一个地方就再也没有“挪窝”。不仅如此,大部分时间都呆在宾馆里“避暑”,最后靠当地提供的资料完成报告。
本来应该是认识社会、开阔视野、锻炼自我的机会,这种弄虚作假其实毫无意义。
实习:混到证明or锻炼技能?
实习的本意是让学生走出象牙塔,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增长社会经验、阅历。理论知识、专业素养、技能储备、应变能力、人际关系处理能力,都是社会实践成败得失的关键因素,如何综合运用不断吸取教训,是大学生们需要思考的重点。必要时要对自己进行评估,提前了解相关领域,善于总结前人经验。
但是,实习证明造假的情况也屡见不鲜。不少大学生找关系开实习证明,需求量的增加甚至催生了专门出售“实习证明”的淘宝店。这种方式除了得到一纸证明,什么也无法收获。社会实践需要深入社会,了解社会的真实状态。大学生做社会实践之前,要做好各方面准备,踏踏实实深入进去,含金量才高。真正的社会实践是不怕吃苦、扎扎实实地做些事情,不是走马观花。把实践当成一种责任去做,别偷懒、要用心,一定会有别样的收获。
《你的暑期实践,是真锻炼还是走过场?》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edu.yuduxx.com/xiaoyuan/531102.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