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都网 > 教育频道 > 校园新闻 >

“名校”和“名师”缘何有名?——三谈“最好的学校”和“最好的老师”

[摘要]“为什么最好的学校要招收最好教的学生?”我这个问题,让不少重点中学的校长和老师不服气——比较客气的说法是“不敢苟同”,“有待商榷”,不客气的说法则是“这简直就是教育上的仇富”。他们觉得我否认了他们的辛勤劳动,抹杀了他们教育的含金量。 没有没...

  “为什么最好的学校要招收最好教的学生?”我这个问题,让不少重点中学的校长和老师不服气——比较客气的说法是“不敢苟同”,“有待商榷”,不客气的说法则是“这简直就是教育上的仇富”。他们觉得我否认了他们的辛勤劳动,抹杀了他们教育的含金量。

  没有没有——说真话,我的确认为,其实所谓“好学生”也不好教呢!

  举个简单的例子。让一个每次都考零分的“差生”,成绩提升几十分,当然也不容易;但让一个每次都考98、99分的优生再继续提高一分,更难。何况,对“尖子生”来说,教师的任务还不只是让其分数继续提高,而是全方位开发智慧,培养创造力。也就是说,“尖子生”已经很出众,教师的主要任务不是让其学好,而是让其好上加好(这个“好”的含义当然是综合素质),出类拔萃。学生学习基础越好,学习能力越强,学习天赋越高,“提升空间”也就越来越有限,教师让学生在其原有基础上“增值”就更加困难。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还不能简单地断言“好学生”就“好教”。教育圈里不少众所周知的名校,的确也在培养常超儿童、天才孩子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这是教“好学生”的价值所在。我对名校这些真正富有爱心与智慧的优秀教师发自内心敬佩不已。培养拔尖人才,对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意义实在是不可低估。

  但是第一,我们现在的教育评价,基本上还是只看升学比率,而不看所谓“增值幅度”,因此包括那些名校之间的竞争,也不过是由“一本率”变为“名牌大学率”、“清华率”“北大率”甚至“常春藤率”。在这里,著名“牛校”和薄弱学校的足,不管其白嫩或粗糙,统统都乖乖地穿上同一款式同一尺码的鞋——这双鞋的名字叫“高考升学率”。第二,即使是对尖子生的“增值教育”,也不能被某些名校所垄断,难道普通中学的老师就只配教“名校”淘汰的学生?有人说,薄弱学校的教师“素质低”,把“优生”交给他们“真是可惜了”。我要说,所谓“素质高”“素质低”,这是“名师”们长期教“重点班”,而“素质低”的老师长期面对“名师”们不要的学生使然。如果一开始这两类教师就交换一下位置,情况会如何?必然是这些“名师”一名不文,而被人不屑地讥为“素质低”;同时那些“素质低”的老师身价倍增,无限风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如此扭曲的教育,不但把学生分为三六九等,也把同为“人民教师”的从业者分成了“牛气冲天”与“灰头土脸”。教育之不公,最可怕的还不仅仅是学生承受的不平等,更有教师承受的不平等。

  我当然不至于天真到希望撤销现有“名校”以实现教育的“均衡与公平”,这是不可能的。当今中国绝大多数名校有着高贵的“历史血统”,因为大多是百年老校。百年以来,好多名校已经成为当地的“文化圣地”。百年以前没有义务教育,这些名校几乎也都是私立学校;而当时能够读中学的孩子,一般都至少具备两个条件:家境殷实,天资聪颖。因此百年之后,校史上涌现出几个十几个甚至几十个伟人、名人、院士,再正常不过了。这种历史积淀赋予了名校的社会吸引力,加上近二三十年政府“奋力推进”这个“战略”或“着力打造”那个“工程”,再辅以诸如“争创国家级重点中学”之类的“大手笔”,名校更是如虎添翼,更加雄踞一方,一览众山小。“优秀教师”趋之若鹜,“尖子学生”蜂拥而至。于是,“最好的学校”招收“最好的学生”,或者反过来说,“最好的学生”争进“最好的学校”便理所当然。“名校”由此而成为“牛校”。

  到了这个地步,任何名校的校长,想不招优生都不可能。校长哪敢成为“毁掉名校声誉”的“千古罪人”?包括我。王栋生兄说:“李镇西如果在一所名校当上校长,他是不是仍然会坚持招生低分学生的主张?笔者不敢判断……”其实,王老师完全可以判断,我自然不敢的,因为学校不是我的,是国家的,而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使命(这么庄严地话在这里说出来有点黑色幽默,怪怪的)。在这个浮躁的时代,作为校长的我必然也会去争抢“优质生源”的。但说实话,我会很难受。而为了避免这种难受,最好的办法就是千万别当重点中学特别是名校的校长。所以十年前的2006年,当时的教育局领导是让我去某著名重点中学任职,但我不敢去,便直言(不是“婉言”)谢绝了领导的信任,而去了城郊的武侯实验中学这所以当地失地农民和进城务工人员为主要生源的涉农学校。后来媒体曾把这当做我“毅然放弃了”什么同时又“毅然投身于”什么的“高尚行为”来宣传。我说:“千万别,我不过是想躲避而已,这恰恰是一种自私的行为。”

  似乎扯远了,还是回到说名校存在的现实。如果现在为了所谓“教育公平”而人为地弱化这些“名校”,打个比方,好比是对某一区域著名文化景观的破坏甚至摧毁,这显然是不尊重历史也违背民意的愚蠢之举。

  但是我认为,尊重名校“牛校”的现实存在,却不得不注意两点——

  第一,“名校”在宣传高考成就时不要浮夸,不要昧着良心吹牛,什么“我校今年培养了”多少多少“进清华北大的学生”。你怎么不说你的生源有多好呢?我从来没有看到过任何一所名校在“理直气壮”地宣传高考成绩时说过,“我们之所以取得这么辉煌的成绩,是因为我们生源一流”。相反,如果考差了,倒往往会说“生源差”。这是什么逻辑?考得好,是你的功劳;考不好,是生源的问题。其实,我早就撰文说过,那些天赋出类拔萃的学生能够考上国内外著名大学,和学校当然不是一点关系都没有,但这关系实在不是你想象的那么大!“优生”(这里我不想啰啰嗦嗦地解释概念,其社会含义还是“你懂的”)主要不是学校培养的,否则,你怎么否认“生源大战”的现象?既然你学校可以培养“优生”,干嘛还抢生源呢?你老说“我今年高三培养了好几个‘清华’‘北大’”,那我问你,你为什不多培养几个呢?那对国家、对民族、对人类的贡献不更大吗?所以,“名校”占据着种种天然的优势,说话一定要谨慎,要科学,要实事求是。

  第二,国家,也就是各级地方政府千万不要再继续强化名校的“孤峰卓立”,也就是说,不要再继续人为地扩大名校与其他学校之间的差距。不要再继续在资金投入和硬件配备上进行所谓的“倾斜”,不要再做一些“锦上添花”的事,一件都不要做了!都是纳税人的钱,都是公办学校,凭什么“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还有,在所谓招生政策上,更不要人为地“照顾”那些“名校”。前不久,我在东北某偏远小县讲学,晚上县教育局局长陪我吃饭时谈起“教育不公”大叹其气:“我们的市教育局就公开发文规定,各县中考的前二十名,必须送到市上某著名重点中学去!”如此层层筛选,越基层的学校,升学成绩越不堪,老师们越没成绩感。——你别谈什么“教育的成就不只是分数”,在这里,就是“分数”,其他都是扯蛋!但现在是政府在庄严地“扯蛋”,这样靠“扯蛋政策”维持的“名校”,已经不仅仅是虚假和虚伪了。

  如此“名校”,要他作甚?

  赞赏

  人赞赏


《“名校”和“名师”缘何有名?——三谈“最好的学校”和“最好的老师”》河南新闻-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edu.yuduxx.com/xiaoyuan/403863.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admin]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谁来还173名教师那份职业尊严

我要评论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返回豫都网首页
版权所有: 豫都网 Copyright(c) 2010-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admin@yuduxx.com
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