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3-30 15:23 我来说说 我要投稿
日前,人民日报发文诟病当前繁琐的表格填写和科研经费报销,挤占了高校教师大量的科研时间。文章提及,为了报销科研经费,科研人员要精打细算,三天两头看财务报表,快变成专业会计了。
繁琐的经费报销,大量形式各异但内容相似的表格,对中国高校教师来说,已经成为除职称晋升压力和科研压力之外的又一重担。科研经费报销之繁琐与困难,笔者就曾亲自体验过。
一是报销等待时间长,处理效率低。科研经费一般要到学校财务处报销,但某些高校的财务处每天的办公时间只有6到7小时,有时甚至还不到,而开放的业务窗口只有1到2个,这些窗口却要承担起全校几十个学院的科研经费报销任务。于是,为了尽快拿到科研经费,不少学生当起了“跑腿”的,当“老板”(导师)要报科研经费时,便早早到财务处排队、拿号。业务繁忙时,要报销的发票排起来竟有好几米。
二是报销科目设置不合理,只认发票不考虑实际。有媒体曾尖锐指出,我国现行科研经费管理体制本质就是“用行政化手法管理科研”,它完全是按《会计法》办事,只要能申请到科研经费,且按照现行会计科目提供相应发票,就可将科研经费据为己有。
以上困境的出现,恐怕要归咎于相关部门服务意识的缺乏和制度设计的不合理。
当前我国对于科研经费的管理,呈现出重监管轻服务的局面。事实上,今年全国两会上,科研经费报销难、浪费、贪腐等问题,在政协多个界别和人大代表团中被热议。截至2014年底,教育部实现了对75所直属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检查全覆盖。可以说,当前已经初步形成科研经费监管的新常态,但加大监管力度的同时,对简化科研经费报销流程、提高服务意识却较少提及。
笔者发现,尽管2012年发布的《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加强中央部门所属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意见》有关于提高科研经费管理服务能力及提高预算编制科学性、合理性的意见,如“完善工作机制,提升管理服务能力”、“引导院系和有条件的项目负责人根据需要聘用科研秘书”、“结合科研活动的特点和实际需要编制科研经费预算”,但现实中,科研经费的报销通常还是交由学生完成,并没有什么科研秘书。另外,负责经费报销的部门,面临巨大的经费报销业务压力时,服务意识淡薄,并没有及时增加人手或者引入电子服务系统来提高处理效率。对于报销项目预算的设置也较机械,由于科研本身的不确定性,导致在报销时会出现某些科目的经费超出报销额度,而另外一些科目的经费闲置的情况。
“报销就是一场噩梦。简直就是我要你的钱,你要我的命。”这是今年广东省政协会议上,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系主任梁琦的话。科研经费报销何日不再是噩梦,恐怕还得从提高服务意识做起。
(作者谭璇璇,蒲公英评论独立评论员,广州大学学生,文章第3次入选“锐评”栏目)
阅读( 9)评论0赞0收藏
《[评论大赛]科研经费报销何日不再是噩梦?》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edu.yuduxx.com/xiaoyuan/364797.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