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都网 > 教育频道 > 升学考试 > 中考 >

车辚辚,马萧萧——古代车马闲谈

[摘要]中国是世界上最早造车的国家之一。其造车历史可以追溯到5000年前的黄帝时代。作为古人代步、载物甚至征战的工具,车马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归纳起来,有关古代车马常见的有“辇”“舆”“轼”“骈”“乘”“骖”等叫法。但叫法不同,体现的功能和...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造车的国家之一。其造车历史可以追溯到5000年前的黄帝时代。作为古人代步、载物甚至征战的工具,车马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归纳起来,有关古代车马常见的有“辇”“舆”“轼”“骈”“乘”“骖”等叫法。但叫法不同,体现的功能和意义也不尽相同。

  所谓“辇”,是指用人拉着走的车子。秦、汉以后一般特指君后所乘的车子。如杜牧的《阿房宫赋》就有“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之句。“舆”,本来指的是马车的车厢,是车中装载东西的部分,后来用以借代车子。比如我们学过的《劝学》就有这样的句子:“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这里的“舆马”指的就是“车马”。“轼”,是书面语,本来是指“车厢前面用作扶手的横木”,后来也代指整个车子,苏洵在《名二子》里面就有明确的解释:“轮、辐、盖、轸,皆有职乎车。而轼独若无所为者。虽然,去轼,则吾未见其为完车也。轼乎,吾惧汝之不外饰也。天下之车莫不由辙,而言车之功,辙不与焉。虽然,车仆马毙,而患亦不及辙。是辙者,善处乎祸福之间也。辙乎,吾知免也矣!”这里一目了然,原来苏轼和苏辙的名字也和车子有一定的渊源。“骈”,是指二马拉一车。如《尚书大传》中就有“然后得乘饰车骈马”之句,后来“骈”又引申为“并列”,如《马说》:“骈死于槽枥之间。”古代一车驾三马叫“骖”,中间驾辕的叫服,两旁的叫骖。如《滕王阁序》中有“俨骖 于上路”。“乘”在古代用的最多,一车四马为“一乘”。后来也成为国家强弱的标志。如《韩非子·孤愤》:“万乘之患,大臣太重;千乘之患,左右太信:此人主之所公患也。”“万乘”指的是天子,“千乘”指的是诸侯。

作者:汤鹏

源自语文报社


《车辚辚,马萧萧——古代车马闲谈》河南新闻-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edu.yuduxx.com/sxks/zk/469217.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admin]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瓶颈”这个词你会用吗?
相关新闻

我要评论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返回豫都网首页
版权所有: 豫都网 Copyright(c) 2010-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admin@yuduxx.com
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