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教育频道 > 升学考试 > 中考 >

苗蔚林:古诗例析《观刈麦》

[摘要]《观刈麦》 【确定目标】 1.具体感知五月农民辛苦劳碌的场景和一位贫妇人的悲惨遭遇; 2.体会诗人所反映的唐代农民的辛苦和赋税的繁重; 3.理解诗人发自内心的愧疚之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了解背景】 白居易任周至县尉,写下了《观刈麦》这首叙事讽...

《观刈麦》

  【确定目标】

  1.具体感知五月农民辛苦劳碌的场景和一位贫妇人的悲惨遭遇;

  2.体会诗人所反映的唐代农民的辛苦和赋税的繁重;

  3.理解诗人发自内心的愧疚之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了解背景】

  白居易任周至县尉,写下了《观刈麦》这首叙事讽喻诗。

  【精解诗词】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诗人感到自己没有“功德”,又“不事农桑”,却拿“三百石”俸禄,到年终还“有余粮”,因而“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在那个时代能够自觉去和农民对比,显出了诗的思想高度。

  【赏析诗意】

  这首诗描写了一家农民辛苦劳碌的场景和一位贫妇人的悲惨遭遇,揭示了农民的辛苦和赋税的繁重,揭露了赋税的繁重,真挚地表达了愧疚之情

  开头,先交代时间和背景。五月麦收时节,妇女们带着自己的孩子,冒着炎炎烈日,送饭送水。男人们脚下暑气熏蒸,背上烈日烘烤,筋疲力尽全然不顾,希望趁着夏日天长能够多干一些活。一个妇人怀里抱着孩子,手里提着破篮子,在地边拾麦。她家无田可种——田地因为交税已经卖光了,只能捡拾麦穗来充饥。这两种情景交织,前者揭示农民的辛苦,后者揭示赋税的繁重。繁重的赋税既然已经使贫妇人失掉了田地。今日的拾麦者,乃是昨日的割麦者;而今日的割麦者,也可能成为明日的拾麦者。强烈的讽喻意味,自在不言之中。诗人触景生情,联想到自己的舒适生活,深感惭愧。字里行间充满了同情和怜悯。

  这首诗对比的运用,不仅把劳动人民的贫困、善良与地主阶级的奢侈、暴虐作了对比,而且还把自己的舒适与劳动人民的穷苦作了对比,丰富了诗的内涵。

  【强化能力】

  1.拾麦穗的妇人说的“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反映了当时什么样的社会问题?

  2.具体分析诗人“尽日不能忘”中他不能忘的内容。

  【提高素质】

渭川田家

王维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夷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1.诗人给人们创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氛围,使人感受到一种什么样的美?

  2.“闲逸”是指什么样的生活?

  3.你认为老人是一位怎样的人?


《苗蔚林:古诗例析《观刈麦》》河南新闻-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edu.yuduxx.com/sxks/zk/305673.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admin]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期末复习:必修一文言文知识梳理

我要评论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返回豫都网首页
版权所有: 豫都网 Copyright(c) 2010-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admin@yuduxx.com
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