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都网 > 教育频道 > 升学考试 > 小升初 >

孩子喜欢电脑游戏应该怎么对待

[摘要]一位高中男孩的妈妈在我这里做了一个月的长期咨询,现在过去两个月了,妈妈写来体会与大家分享。相信对很多由于孩子玩电脑游戏而备受煎熬的家长有所启示。另外,对于青春期的亲子沟通、家长情绪控制都有帮助。 认知变 情绪变行为变 在遇到维尼老师前,我已经...

  一位高中男孩的妈妈在我这里做了一个月的长期咨询,现在过去两个月了,妈妈写来体会与大家分享。相信对很多由于孩子玩电脑游戏而备受煎熬的家长有所启示。另外,对于青春期的亲子沟通、家长情绪控制都有帮助。

  认知变 情绪变行为变

  在遇到维尼老师前,我已经阅读了大量的亲子教育类书籍,也参加了一些亲子教育学习班,意识到孩子许多的问题其实是家长长期不当的教育方式造成的。也曾懊悔自责,无数次下决心要改变自己,可一遇到孩子的具体问题,又总是旧病复发,重新回到错误的老路上,反反复复,始终走不出困境。直到看到维尼老师的博客,纠结我的许多问题开始豁然开朗起来。或许是我家孩子处于青春期的缘故,也或许是我根深蒂固的习惯性思维,遇到孩子的问题我仍有些束手无策,于是决定向维尼老师直接咨询。下面说说咨询的体会。

  一、 理性看待电脑游戏

  我和儿子的冲突始于初二开始的电脑游戏。开始是限制管束,接着是疏导约定,约定执行不下去时又开始限制约束,到最后家长被孩子折磨得无所适从了,孩子也满肚子的怨愤和委屈。三年来,这个问题始终在纠结中,与孩子的关系一直很紧张。

  究其原因,我一直在担心两个问题:

  1、孩子游戏上瘾怎么办?

  2、游戏时间过长,影响学习怎么办?

  通过和老师咨询,我明白了,电脑游戏上瘾一般要满足四个条件:

  1、生活兴趣和上网兴趣狭窄;

  2、缺乏尊重和成就感;

  3、内心压抑郁闷;

  4、限制加剧渴望。

  维尼:参考我的博文:如何预防孩子的网瘾。

  仔细分析我家孩子不仅上网玩游戏,也关注电脑软件电脑硬件知识;家庭和睦友爱,虽谈不上十分民主也还讲究平等;限制也不算太多,孩子不具备成瘾的条件。另外,游戏本身也有它的积极意义。它可以锻炼观察力,判断力,动手能力,统筹安排等能力。更何况我家孩子并不是只玩游戏,而是对与电脑有关的软件,电脑购物等等也都感兴趣。维尼老师说这其实是很难得的兴趣,虽然对目前的学习成绩有一定的影响,从长远来看对孩子未来的职业规划,发展潜能都有着积极的影响。至此,困扰我多年的焦虑由于合理的认知顷刻间烟消云散,我多年紧张的心情得到了缓解。

  维尼:这个孩子很喜欢电脑手机相关的知识,初中时喜欢研究黑客、病毒,现在喜欢玩手机,很投入,其实都是不错的天赋和兴趣点,将来移动互联网是大势所趋,所以,从将来的职业规划来看应该是不错的。而且学习还可以,考上二本问题不大,所以,在这些方面有所发展其实也是可以的。

  我需要做的只是如何平衡好电脑兴趣和学习的关系。为此,我根据老师提出的应对孩子要求的三原则做了如下调整:

  1、适当满足,适当拒绝。

  征求老师的建议,给孩子重新购置了高配置的电脑,使孩子玩游戏不卡机更顺畅,从而节约孩子的时间,也缓解了孩子因上网慢而产生的烦闷情绪,亲子关系得到了一定的改善。接下来我们对游戏时间进行了约定商量,达成了共识。

  2、规则的制定和执行有弹性。

  这一点上我感触最深。原来和孩子的冲突多发生在游戏时间到了,孩子还不想关机,而家长往往是严格执行规定强行关机,于是一场大战就此爆发。现在遇到此类事情,我往往会等孩子把一局游戏打完再关机,比约定的时间只是多了十几分钟而已。这样做得时间长了,孩子也投桃报李,有时会自己估计时间,在约定时间到来前主动关机。

  3、先说好,再说不。

  我家孩子一直希望我能给他买一些游戏道具,以前,我以游戏道具是虚拟的,没有什么价值为由拒绝为孩子购买。现在我会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游戏加入了道具会更加有趣,也更加时尚,就像我们现实生活中希望自己时不时换个新衣服改变一下自己的形象是一个道理。于是我会答应孩子的一些要求,适当购买一些道具,同时告诉孩子,这些毕竟是虚拟的东西提醒孩子理性消费。实践证明,孩子得到一些满足后,也没有无休无止地再提要求。

  二、 多理解肯定孩子,是处好亲子关系的关键。

  我和儿子多年来冲突不断,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不能接纳孩子,常常否定孩子。我一直不断告诫自己:要接纳孩子,接纳孩子整个人,不管是优点还是缺点,可是一遇到具体问题,我仍然不知道怎样接纳。

  例如:孩子有天回家满脸不高兴,妈妈:“怎么了,有什么不开心的事吗?”儿子:“物理老师真变态,我看见他就恶心。”“怎么回事?”“今天我忘了带物理作业,结果他突然宣布班级规定,忘带作业扣班分2分,忘写作业才扣一分。忘写忘带的同学还要连带学习小组成员一起被扣分,扣我的分就算了,连小组同学的分一起扣,他啥意思呀!”“我以后永不交物理作业了,他有本事使劲扣吧。”我听到孩子说话的语气和对老师的态度,气不打一处来。心想:“儿子八成是忘记写作业了,故意给老师说忘带了,老师识破了他的谎言,让他无机可钻,他才恼羞成怒吧。再说了,老师宣布惩罚规定又不是针对他一个人的,也是为了学生们都能及时交作业吗,是对学生负责任的表现呀。自己不好好学习,却迁怒老师的做法,这样的孩子我如何接纳呀!”

  带着这个问题,我咨询了维尼老师。老师说:“孩子的看法也有一定道理呀,老师使用惩罚的手段对待犯错的学生确实不太合理呀,还实行连带惩罚就有些过分了。”我很不服气:“老师也是为了督促学生写作业吗,不写作业蒙混过关的现象也不是就这一次,老师听之任之岂不是对学生不负责吗!再说啦,学生自觉完成作业,本来就是学生的分内事吗,学生自己做好了,老师的什么惩罚不形同虚设吗?”维尼老师说“你说的也有一定道理,可孩子讲的也有一定道理。要先肯定他理解他合理的成分,先接纳他的情绪看法,等他平静下来,再提出你的见解看法,孩子是不是更容易接受呢。如果家长全盘否定了孩子的意见,孩子怎么能学会接受家长的一些合理建议呢?”

  维尼:孩子生气是有他的道理的,至少是连带惩罚是不好的。而且孩子顾及小组的分数,说明他有责任心,有集体荣誉感,是一个值得肯定的事情。

  突然明白了,接纳是要站在孩子的角度上,用孩子的头脑去感受,才能理解孩子的情绪,孩子的认知,理解了孩子,接纳起来就不是那么难了。要对孩子做到全然接纳,首先要先理解肯定孩子的想法,即便孩子的观点是错误的,也要接纳孩子的情绪,情绪任何时候都没错。这样,孩子就不需要事事逆反了,慢慢的也就学会客观的多角度的看待问题,慢慢的学会和大人商量,沟通,学会解决问题了。

  维尼:孩子的看法即使看起来是错的,但是总会有合理的一面。这就需要我们去理解孩子,去找到孩子看法中合理的一面。这样,就容易接纳和肯定。

  上述事件之后,孩子与物理老师又发生了一次较大的冲突。我首先理解肯定了孩子的一些做法,待其冷静后,又站在老师和旁观者的角度,指出了他的不妥,孩子也欣然接受了,主动向老师认错,并答应改变自己的学习态度和为人处世的方法。

  维尼:我们学会理解和接纳孩子,其实就是一个很好的示范,让孩子学会理解和接纳别人,从而解决人际交往的问题。因为对别人的理解和接纳是人际交往的关键。

  三、降低要求,多顺乎孩子的心理是解决青春期叛逆的好方法。

  尽管向老师咨询后,我的认知改变了很多,与孩子的冲突也日渐减少,孩子的情绪也越来越好,但在学习的问题上,我仍与孩子时有矛盾发生。为什么道理都明白,行动上用不上呢?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

  1、我一直都有个强烈的愿望,希望孩子考上名牌大学,至少也得是个一本院校,而且我也坚信孩子有考名牌的潜力。目前成绩不太理想是由于他本人不够努力,用于学习的时间过少造成的。所以只要看到他多玩一会儿,就会认为他不够努力,宏伟的目标难以实现了,一下子就着急上火生气,想都没想指责的话就脱口而出。

  2、一直以来,我对孩子的教育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尽管走过弯路,可我不放弃,一直学习、改变,而儿子虽也有改变,可我总觉得他改变不够大,远没达到我心目中的理想状态,委屈抱怨不知不觉转化为愤怒转嫁在孩子的身上。

  由于这两种习惯性思维根深蒂固,一遇到孩子学习稍稍松懈,或者多玩了一会游戏,我往往先是提醒催促,接着唠叨指责,最后是大吵大闹,一发不可收拾。

  维尼:找到情绪背后的习惯性思维是很重要的。

  要改变现状,必须改变不合理的习惯性思维。怎么改变呢?仔细想想:

  1、考名牌大学真的有那么重要吗?比孩子的幸福还重要吗?考名校是妈妈的愿望还是孩子的愿望?妈妈的愿望让孩子去实现合理吗?如果想让孩子考名校,妈妈首先要做的是把这个愿望变成孩子的愿望才对呀!靠催促提醒是不可能实现的。

  维尼:妈妈毕业于一所师范专科学校。一直以来,把没有考取名校当做人生的憾事,而且坚信只要足够努力,考上名校不是一件难事,所以,从有孩子起,心中就有了一个清晰的目标,把孩子培养成功当做她最大的成功,也是最大的幸福。因为这个核心思维,太执着了,所以一直着急,对孩子要求高、严,在育儿方面走了不少弯路。

  2、家长为孩子付出那是家长自愿的,是家长的责任,为什么一定要孩子用成绩来报答?说白了是家长的功利心在作祟。家长对孩子的爱是付出不计回报的,孩子现在还小,不懂回报也很正常呀。

  这样一想心态就平和多了。想起了老师博客里提到的,先理顺关系,再寻求改变,要理顺关系,恐怕在学习这个敏感问题上,先要降低目标,等亲子关系好转了,再慢慢温水煮青蛙般逐步严格起来。

  维尼:是啊,对于一般孩子来说,严格是提高成绩的一个好办法。但是如果亲子关系不好,严格得不符合心理、人性,会激起孩子反抗,适得其反。而如果亲子关系好了,孩子合作了,学习有兴趣了,再逐渐严格,就会取得好的效果。

  现在先慢下来,是为了将来快起来呀。否则欲速则不达。另外,对于青春期逆反的孩子,暂时还是要多顺乎他的心理,多接受他的现状,多鼓励,多改善亲子关系,才能慢慢影响到他,促使他改变自己。

  虽然老师的每篇博文都看过,可通过咨询经老师的提醒,重新再看博文,认识有了很大的提高。谢谢老师的一路相伴。只可惜本人能力有限,笔墨难以写出内心的多种感受。望老师见谅。

  维尼:这位妈妈为我们呈现了几个生动真实的例子,相信会给很多青春期孩子的家庭以启示

  作者介绍

  维尼老师(胡春光),畅销书《顺应心理,孩子更合作》作者,家庭教育专家,心理专家,现居青岛。

  潜心从事心理学研究二十余年,目前专注于家庭教育心理领域的研究,专业从事家庭教育咨询工作,积累了丰富的有效案例。所著《顺应心理,孩子更合作》,心理学功底深厚,接地气,实用性、可操作性强,出版后受到读者广泛的欢迎,位列当当2014亲子家教类新书排行榜第一名,2015当当亲子家教好书榜第五名。 《顺应心理,孩子更合作》当当,淘宝,京东,亚马逊有售

  长期咨询及学校等讲座邀请,请联系QQ:435445642 (加好友时请注明来意)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心理咨询师维尼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任何商业机构、媒体(含自媒体)、网络等平台在转发时请联系我们的公众订阅号“心理咨询师维尼”(weini435445642),)没有取得授权而刊登的任何媒体,我们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孩子喜欢电脑游戏应该怎么对待》河南新闻-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edu.yuduxx.com/sxks/xsc/561614.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admin]

我要评论

尚未注册畅言帐号,请到后台注册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返回豫都网首页
版权所有: 豫都网 Copyright(c) 2010-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admin@yuduxx.com
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