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11-26 08:10 我来说说 我要投稿
1. 下列哪一句诗描写的场景最适合采用水墨画来表现?
A、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B、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C、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D、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2. 下列哪个成语典故与项羽有关?
A、隔岸观火 B、暗度陈仓 C、背水一战 D、破釜沉舟
3. 《百家姓》中没有下面哪个姓?
A、乌 B、巫 C、肖 D、萧
4. “生旦净末丑”是京剧的行当,其中“净”是:
A、男角 B、女角
5. 我们常说的“十八般武艺”最初指的是什么?
A、使用十八种兵器的技能 B、十八种武术动作
6. 假如你的一首五绝诗被杂志社采用,按照正文部分每字 5 元来计算,你应得多少稿费?
A、50 元 B、100 元 C、200 元
7. 下面哪个字常用作表示顺序的第五位?
A、戊 B、戍 C、戌
8. 诸子百家中名家的特点是注重逻辑辩证,以下哪个典故能体现名家的这一特点?
A、“白马非马” B、“指鹿为马”
9. 古人的婚礼在什么时间举行?
A、早上 B、中午 C、傍晚
10.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蕴含的道理和下列哪句话最相似?
A、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B、蓬生麻中,不扶而直 C、公生明,偏生暗
大神们,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如果你智商超群,赶紧在下方评论区写下你的答案,加入讨论吧!
答案解析
1.C
水墨画,是中国绘画的代表,也就是狭义的“国画”传统的水墨画,仅有水与墨,黑与白色。从选项来看。
A 选项的“落霞”,B 选项的“青苔”以及 C 选项的“碧”“红”都不符合水墨画特点。
2.D
根据《史记·项羽本纪》记载:“项羽已杀卿子冠军(楚军统帅宋义),威震楚国,名闻诸侯。乃遣当阳春、蒲将军将卒二万渡河(漳河),救钜鹿。战少利,陈馀复请兵。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可知是选 D。
A 选项,隔岸观火,出自唐·乾康《投谒齐已》“隔岸红尘忙似火,当轩青嶂冷如冰。”
B 选项,暗度陈仓,根据《史记·高祖本纪》记载:“??项王使卒三万人从,楚与诸侯之慕从者数万人,从杜南入蚀中。去辄烧绝栈道,以备诸侯盗兵袭之,亦示项羽无东意??八月,汉王用韩信之计,从故道还,袭雍王章邯。”可知是跟韩信使用的计策。
C选项,背水一战,根据《史记·淮阴侯列传》记载:“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赵军望见而大笑。”这里讲得是韩信的作战策略。
3.C
记诵百家姓。按文献记载,《百家姓》成文于北宋初。原收集姓氏 411 个,后增补到 568 个,其中单姓 444 个,复姓 124 个。《百家姓》采用四言体例,对姓氏进行了排列,而且句句押韵,内容没有什么文理。
4.A
“净”角,称花脸。以各种色彩勾勒的图案化的脸谱化妆为突出标志,表现的是在性格气质上粗犷、奇伟、豪迈的人物。这类人物在表演上要音色宽阔宏亮,演唱粗壮浑厚,动作造型线条粗而顿挫鲜明,“色块”大,大开大合,气度恢宏。如关羽、张飞、曹操、包拯、廉颇等即是净扮。净行人物按身份、性格及其艺术、技术特点的不同,大体上又可分为正净(俗称大花脸)、副净(俗称二花脸)、武净(俗称武二花)。
5. A
“十八般武艺”始见于南宋华岳撰《翠微北征录》。该书卷七记“武艺一十有八,而弓为第一”。最初即指使用十八种武器的技能。
6.B
绝句,共四句,分为七绝和五绝。七绝为每一句七个字,五绝为每一句五个字。一首五绝诗总共是 20 个字,按每个字 5 元计算,则是 100 元。
7.A
天干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其中“戊”是天干的第五位,“戌”是地支的第十一位。“戍”则是守卫的意思。
8. A
“白马非马”是诸子百家中名家公孙龙的代表故事,体现的就是他的诡辩才能。而“指鹿为马”说的是秦朝的赵高为了谋朝篡位而搞的一出闹剧。
9.C
据屈原的《离骚》:“曰黄昏以为期兮,羌中道而改路!”可以看到古代的婚礼是在傍晚时分举行的。古时候的婚礼是:晨迎昏行,早上男方去女方家迎娶新娘,黄昏举行婚礼仪式。“婚”字,拆开为“女”“昏”,其中“昏”即黄昏时刻,也算顾名思义。
10.B
A.《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出自《孟子》的《滕文公章句下》。孟子的本意还是,用“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启发说明周围环境对人的影响的重要性,从而说明当政治国的国君应注意自己身边所用亲信的考查和选择。现在多比喻接近好人可以使人变好,接近坏人可以使人变坏。指客观环境对人有很大影响。
B.“蓬生麻中,不扶而直”语出《荀子·劝学》:“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指蓬草长在大麻田里,不用扶持,自然挺直喻生活在好的环境里,得到健康成长。与 A 选项含义相近。
C.选项“公生明,偏生暗”语出《荀子.不苟第三》:“公生明,偏生阐,端悫生通,诈伪生塞;诚信生神,夸诞生惑”。意思是:公正就耳聪目明,偏私就昏暗愚昧。谓公正便能明察事理。后以这句话作为官场箴规。
专注教育:亲子,小学、小升初、名校资讯、政策动态、家长必读!
微信号:一起课堂(yiqiketang)
家长交流群:551218655
《10道国学题,你能全对吗?亮点在解析,为孩子收藏》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edu.yuduxx.com/sxks/xsc/510916.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