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8-31 09:30 我来说说 我要投稿
1992年英国“阅读起跑线计划”(Bookstart)是世界上第一个国家性质的婴幼儿阅读推广计划,其最核心的工作内容是由公共图书馆、教育和卫生等方面的多家机构联手为6到12个月、13到36个月和3到4岁婴幼儿发放1个免费的阅读包。在收集了一系列数据并利用了数据模型计算后,英国得出这样的结论:“阅读起跑线”计划可以为儿童、家庭与国家创造价值,投入一英镑可以获得相当于二十五英镑的回报。这个研究结果震惊世界,早期阅读被社会普遍认为是最有价值并且最为便宜的早期教育投入方式。
而亲子阅读最好的媒材就是绘本,也就是图画书。图画书简单来说就是图文交融来讲述一个故事的书。这里有一个形象的比喻:绘本就像一串珍珠项链,图画是珍珠,文字是串起珍珠的线,图画和文字互相交织在一起就构成了一串美妙的珍珠项链。
一、孩子不爱阅读的原因
第一,不肯花时间投入
调查发现,每天能保证15-20分钟时间阅读的家庭不足10%。或者在对待亲子阅读这件事情上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想起来了就读一读,没想起来也就自然不读。大量的事情都能把亲子阅读的时间给挤掉。亲子阅读也就变成可有可无的存在了。
第二,没有阅读环境和氛围
有的家庭书很少,父母几乎不阅读,也自然不可能指望孩子有阅读习惯。并且也很少带孩子去书店和图书馆。即便家里有书,也纯当是摆设,没有人帮助孩子,架起书和孩子之间的这座桥梁。也就是说没有阅读的氛围,孩子自然很难爱上阅读。
第三,使用的方法不当
日本图画书之父,松居直在《幸福的种子》一书说到,图画书对幼儿没有任何“用途”,不是拿来学习的东西,而是用来感受快乐的。所以,在亲子阅读的时候,如果我们硬要求孩子说出个所以然来,总结出个中心思想想来,或者考考孩子学到了什么。孩子也许就不那么爱读了。有时候,我们觉得阅读很好,就很着急地让孩子阅读,或者当正孩子专注于做其他事情的时候,强迫孩子去阅读。这种迫于压力去做的事情,孩子自然是不会发自内心的喜欢。而且每个阅读阶段的阅读方法都不一样。我们需要了解后顺势而为。比如:有“撕、咬、跑”阶段,有重复阅读时期,有十万个为什么时期等,每个时间都需要不同的阅读方式。
第四,选书不合适
我们选的书需要以孩子为本位,从儿童的视角出发,参考孩子的阅读水平、心理特征、性格爱好等。而不仅仅根据父母自己的阅读取向、别人的推荐、是否具有教育意义等等来考量。著名画家、图画书作家姬炤华老师呼吁“别让庸书毁了孩子”,读不同的儿童读物就会产生不同的人生轨迹,打下不同的人生底色,某些儿童读物带来单一化的环境、固化性的思维。庸书之害不可估量。所以我们在给孩子选书的时候也要学会甄别书籍的品质的好坏。
说完不爱阅读的四个原因,我们现在可以对号入座了,看看孩子是哪块出了问题,是投入的时间不够,还是没有环境,或者方法不当和选书偏差。
二、父母三步带孩子爱上亲子阅读,七步让孩子养成终身阅读习惯
1、打开书(选书)
书的生命是在打开之后的。爱上阅读的第一步就是要让孩子愿意打开书。那么我们需要慎重选择孩子“爱看”的第一批书。这个爱看我这里加一个引号。那什么是“爱看”呢?简单来说,就是那些符合孩子年龄特征,能理解儿童,表达儿童真情实感和真实情绪的书。当然,书必须足够有趣,好玩,有吸引力,生动幽默,拨动孩子的心弦的优质绘本。
我们简单说一下,选书的逻辑:0-2岁的孩子可以选择翻翻书、触摸书、立体书、异形书、香味书等视觉感强、好玩的书,贴近孩子生活的,好理解的书。2岁以上选书,可以选于孩子喜好相关的,比如,男孩喜欢车子、恐龙,可以从这里入手。女孩喜欢画面唯美、温馨的书,可以从这些开始。孩子在色彩认知的敏感期,可以选一些关于颜色的书籍。
我们再来说一下什么是优质绘本。优质绘本可以参考各大绘本奖项(美国凯迪克大奖,英国格林纳威奖、德国绘本大奖等),也可以参考专业推荐(如泰晤士报,纽约时报等),还可以选择大师作品(如宫西达也、大卫.香农、安东尼.布朗、艾瑞.卡尔、李欧.李奥尼等等),还有知名阅读推广人和有经验的妈妈的推荐,以及像妈妈宝宝看世界这样的平台的推荐。
另外,主题选择上有几个雷区,请大家关注,如死亡战争在5岁之前尽量不要主动给宝宝选择,除非宝宝自己要面对这样的事件,或者自己选择;安全教育则要等3岁以后再给宝宝讲述,在3岁之前,给宝宝带来的安全感缺失的弊端大于可能带来的益处。神话故事(宗教),民间故事(除了民谣),童话故事,特事特议。
读第一批书的目的在于让孩子感受到原来书籍还可以这么有意思呢!促使他/她们愿意翻开书一探究竟,就仿佛打开了阅读的入口,迈进去就成功了第一步。读完第一批书,孩子爱上阅读后,我们给孩子选择第二批、第N批,就要循序渐进也有更多的方法,有机会再和大家分享。
2.快乐读(方法)
我们要让孩子从阅读中感受到快乐!只有发至内心让人感觉快乐的事物才会有爱上的可能性。才会体会到阅读的美妙!
那么如何才能让孩子感受到快乐呢?首先,父母在给孩子读绘本的时候需要先熟悉一下绘本,然后再很投入很愉悦的把故事读给孩子听。亲子阅读不是为了读而读,也不是应付。而是全然的投入的去以书为媒和孩子链接。让孩子听到父母熟悉的声音、充满爱的语言。孩子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到的是快乐。自然而然,孩子会很享受这样的亲子阅读时光。也会逐步爱上亲子阅读。
3.天天见(环境)
我们需要给孩子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让孩子在每日的生活环境中都能够很容易的接触到书。比如,常带孩子去图书馆、绘本馆、书店等;在家里为孩子准备一个小书架;在孩子的枕边和客厅的茶几上放几本书,让孩子可以随时随地拿到书本。而父母,如果能够自己也爱看书,经常在孩子面前看看书,这是众所周知的道理。孩子看到父母手捧书本津津有味的阅读,比告诉他你要好好看书一百遍都有影响力!
亲子阅读最终是会走向孩子的独立阅读,我们期望透过亲子阅读能养成终身的阅读习惯,有了前面的三步,那么,我们还需要做到四步我们就可以非常容易的做到了。
4.每日读
时间用在哪里,掌声就在哪里。当孩子爱上亲子阅读后就需要我们每日去实践了。由一两岁的至少五分钟,到三四岁的十分钟以上,到五六岁的半小时,再大点一个小时。定出每日固定的阅读时间,通常很多家庭采用的是睡前阅读,让美好的故事来和孩子说晚安。让阅读像洗脸、刷牙、吃饭、睡觉一样成为每日必须。每日阅读的时间也不在长,贵在日积月累,厚积薄发。
5.聊书
人们一起共同经历过某件事情后,这件事情就有了许多可以交流的话题,也更容易在交流过程中相互看到和认同。在亲子共读中父母与孩子就是类似于这种关系。“聊书”的目的不是为了考问孩子,而是通过交流使双方获得认同,分享彼此对故事与现实生活的理解。在这个过程中父母和孩子是平等的。父母有丰富的人生阅历和阅读经验,孩子天然率真,没有那么多思维定式,善于用发现细节。因此,在对故事的理解上,大人并不见得比孩子高明。
6.做阅读笔记
在孩子小的时候最简单的就是记录下孩子每个阶段所读的书,在我们绘本馆里有几位家长,每次都会把孩子所借的书拍照记录。更为细致的有的还记录阅读方法和孩子的阅读反应等。实在是难能可贵。根据这些记录可以分析孩子的阅读发展情况,重温当时阅读的快乐情景。
7.立体化阅读
阅读有动态阅读和静态阅读,立体化阅读是把阅读动态化,以书本为基础,通过更加多元的形式,给读者带来更加丰富的体验和收获。读书和锻炼一样,大家都知道好,但是坚持起来并不容易,这时可以借助一些外界的帮助,一些专注在图书甄选的平台或者机构比如妈妈宝宝看世界,我们可以拿他们的成果,做我们的开始,而不是既要面对艰难的开始,又要面对艰难的坚持。
爱上阅读,养成终身的阅读习惯,最好的方式和结果就是父母和孩子共同去的养成这个好习惯。我知道知易行难,所以有个捷径就是父母自己去爱上阅读,如何爱上呢,从读绘本开始吧,对专注时间要求不高,且图画精美,也非常有趣。
了解更多教育资讯,英语学习方法,欢迎关注睿丁订阅号:睿丁少儿英语【reading-china】。如果你想参与更多睿丁精彩活动,欢迎关注睿丁服务号:睿丁英语【ruidingyingyu】。
《绕开选书误区,七步养成孩子终身阅读好习惯!》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edu.yuduxx.com/sxks/xsc/461257.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