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教育频道 > 升学考试 > 小升初 >

与孩子一起成为有情怀的人

[摘要]前段时间有幸聆听了王明军老师关于“用声音来表达美好”的微课,非常想把我感受到的美好分享给大家。王老师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神奇的声音之窗,让我们感受到如何用声音滋养心灵,如何做学习型父母,如何与孩子一起成为有情怀的人。 王老师是中国传媒大学的播音...

  

  前段时间有幸聆听了王明军老师关于“用声音来表达美好”的微课,非常想把我感受到的美好分享给大家。王老师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神奇的声音之窗,让我们感受到如何用声音滋养心灵,如何做学习型父母,如何与孩子一起成为有情怀的人。

  王老师是中国传媒大学的播音系教授,我国著名的配音演员,国内多项知名配音大奖的获得者,真可谓是声音界的超级大伽。90分钟的时间,其实并不短。可我却觉得短的还不够我回味,王老师的课就结束了,真有种意犹未尽之感。

  王老师本人是一个五年级男孩的父亲。他的微课分享中,虽然没有直接列举自己如何育儿,没有列举时下流行的各种解决问题的育儿“工具”。我却读懂了他藏在声音背后的深层含义,原来最好的爱,就是一种从心底里流淌的美好,声音只是其外部表现,让声音更美,听起来学习些技巧固然重要,但王老师认为,让情怀停留在灵魂里的美好,才是美好声音的源头,越丰富的内在,越能体会到文字本身所赋予的情感,用声音继续为文字拓展美学空间,才能让声音为我们打开一副想象的画卷。

  从微课中,我能感受到王老师本人非常喜爱中国历史与古典文学,诵读唐诗宋词,研究中国名歌。他在声音的外在表现中,早已经把各种技巧炉火纯青,但他更知道,唯有不断持续的输入,同样的篇目,才能因深刻的理解演绎属于声音的史诗。诚然,生活中的一些人,虽然拥有天生的美妙动听的嗓音,但缺乏自己的深入学习,最终用声音演绎成了另一种不同的感觉,反而破坏了原作的深刻内涵。

  感觉王老师对待儿子的教育,其实更多是“润物细无声”的一种自然而然,不刻意,不费力,但是点点滴滴流淌的都是爱的行为路径。他会用自己的声音,为儿子呈现古诗词的深刻内涵与画面感,他会带着儿子,一起研读小学语文课本并带着课本去旅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父子在祖国的大好河山中,体会真正的人文情怀,用眼睛和心灵体会中国之美。

  王老师是聪明的。我们都知道,生活中但凡父母有成就的,孩子多少会因爸爸妈妈的光环而为自己增添不必要的压力。同时,这样的父母,很多也会无端的对子女的期望值过高,往往亲子关系并不如我们想象的那么融洽。王老师没有用一种高压的方式来提升孩子,而是用一种陪伴者的方式,引领孩子自己对这个世界的触摸,去感受属于孩子的所想所思。而他,只是一个陪伴者。“孩子如果你愿意与我一路同行,分享交换你的感受,那我会很乐意”的一种状态。

  王老师也是愚笨的。他在培养孩子的路上,不会走什么捷径,只会通过自己的不断学习,言传身教给孩子做最好的榜样。他虽给孩子的爱是高质量的爱,是充满享受的爱,但他却依然坚持等待,用慢的方式,等待孩子用自己的眼和心去发现属于这个世界的美好。这是看起来比较笨的办法,尤其是现在这样一个短平快的时代,这种方法看起来并不高效。但这种方法,其实才是最符合教育本质,最接近人性灵性层面的爱的真谛。

  王老师用90分钟的时间,从语言产生的历史,到语言的作用,再到语言的深层次含义,通过语言表达的准不准,就是语意是不是源自你的深刻理解;通过语言表达的够不够,是不是将文字的美学意境充分表达。最终到了语言表达美不美的程度,其实更多则是有同理心,能否感受到透过文字呈现的情怀,你是否能真诚的感受并表达?

  我非常认同王老师所说的悲苦和安静才是最长久的情怀,唯有经历过这样的感受,才会对别人有强烈的同情,人文情怀中的悲悯,才是最有价值的内在。

  一个人没有体会过悲苦的人,永远体会不到幸福来临时的苦尽甘来的不易。唯有同理心,才会感同身受的体会别人的悲苦。才能以充满爱和感激的情绪迎接自己生命以外的能量,这一切,才是沉淀在心中最动人的乐章,才是潜伏在灵魂中最深刻的情怀。

  努力和孩子一起成为有情怀的人,这份能让自己在任何境地都能让心灵宁静的法宝,是可以超越肉身而在时空中延续的瑰宝。我们感谢先贤们留给我们的这份财富。努力成为一个有情怀的人,不仅会让自己生命的宽度更广,最重要的是,我们有心传递给孩子们的,会是多么珍贵的种子,然后我们只需等待其慢慢的生根、开花……


《与孩子一起成为有情怀的人》河南新闻-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edu.yuduxx.com/sxks/xsc/332232.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admin]

我要评论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返回豫都网首页
版权所有: 豫都网 Copyright(c) 2010-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admin@yuduxx.com
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