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1-22 08:35 我来说说 我要投稿
阿兰·图海纳在《我们能否共同生存》一书中提出了一个发人深思的问题,即学校的职责和使命是什么?巧的是,在最近的一次有关学校文化建设的研讨会上,一位学者也提出了同样的问题。
思考之余,我查阅了小学、初中、高中各个学段的主要职责和使命到底是什么,结果只得到了一些大而化之、模棱两可的东西。但在一番思考和查阅之后,我对这个问题还是有了一些总结。譬如,小学应该启蒙养正、正本慎始,进行正面、正确的教育;初中则应该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高中应促使学生独立思考、质疑创新,培养其责任和担当。如果各个学段都笼统地空谈贯彻教育方针,培养学生的习惯、能力和素质,是无法承担起每个学段具体的职责和使命的。
前苏联科学家卡皮察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有记者问:“您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里学到了您认为是最重要的东西?”他出人意料地答道:“是在幼儿园。”记者追问:“您在幼儿园学到了些什么呢?”他说:“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了错事要表示歉意。午饭后要休息,学习要多思考,要仔细观察大自然。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卡皮察在幼儿园学到不仅是知识,更是做人准则。用爱因斯坦的话来品评就是,“把在学校所学的知识都忘掉,剩下的就是教育”。
我国的学校教育并不注重实践,学生尽管学得多,但很多知识都不会用。显性知识可以通过被动灌输、主动参与等形式获得,而隐性知识(体会、洞察、感悟)只能通过切身体验而获得。我国的学校教育是以隐性知识的缺失为代价换来显性知识的高积累,让学生花很多时间,费了很大力气学了一些考完就忘的书本知识。实践证明,我国教育的病因在功利的价值取向,病根却是教学存在“显性知识有余、隐性知识不足”的问题,其主要原因就是“传授有余、实践不足”。
教育的目的是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一堂课、一个活动结束了,如果学生们的思考还没结束,那么这样的教育就是成功的。办学目的不同,其结果也不尽相同,肤浅的教育教人聪明,上乘的教育使人智慧。不同学段的学校只有按照各自的职责和使命去办学,教给学生的各种本领才能发挥更应有的重要作用。
(作者阚兆成,蒲公英评论特约评论员,文章第36次入选“锐评”栏目)
阅读( 17)评论0赞0收藏
《不同学段的学校教育承担着不同使命》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edu.yuduxx.com/sxks/xsc/320371.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