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10-03 08:52 我来说说 我要投稿
真题回放: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行囊已准备好,开始一段新的旅程。路途漫漫,翻检行囊会发现,有的东西很快用到了,有的暂时用不上,有的想用而未曾准备,有的会一直伴随我们走向远方……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审题:
山东卷作文材料的关键词是“行囊”。材料提示“行囊”有四种,一是快用到的,二是暂时用不上的,三是想用而未曾准备的,四是一直伴随我们的。省略号表明还有其他。
稍加思考,我们便知,“行囊”实是比喻,喻指人生路上我们所需要的东西,可以是物质的,可以是精神的,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
现在我们可以将四种行囊的比喻例示如下:
行囊类型
行囊比喻所指
快用到的行囊
某种知识、经验、技能
暂时用不上的行囊
拓展性的阅读积累、着眼未来的视野、眼光和思想等
想用而未曾准备的行囊
可以是人文和科学素养,可以是社会经验,还可以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直伴随我们的行囊
优良的传统、美好的人性、高尚的思想等
这样一些比喻的发现,意味着我们抓住了材料的根本,但还没穷及材料全部。
细读材料我们会发现,“行囊”还可分为准备好的、翻检时的、不断增添的,这一些又比喻什么呢,我们同样可以例示如下:
行囊类型
行囊比喻所指
准备好的行囊
已经具有知识、文化、技能
翻检时的行囊
反思过程中欠缺的、暂时无用的各种东西
不断增添的行囊
需要不断丰富的各种东西
回到作文材料提示中,我们发现,“行囊”与旅行、路途联系在一起,实际上喻指人生路上所需要的各种东西。
了解了这一些比喻,我们就可以进行联想了,按“人生”“社会”“心灵”三条路线,我们可以有如下感悟:
就“人生”来说,有:
1、人生是需要准备的,显性的素养(如知识、技能等)如还是隐性的素养(兴趣、习惯、态度、意志、特质、责任心等)都要具备;
2、人生行进的过程是需要反思的,有必要梳理与增添。
3、人生是一段又一段历程,每一段历程所需东西可能有所不同。
就“社会”来说,有:
1、一个人要胸装亲情、友情和爱情,要拥有梦想与信念,要有家、国抱负;
2、一个集体为了永葆活力,需要扬长补短,需要反思与总结;
3、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复兴的路上同样需要硬实力与软实力,同样需要活性素与创造力。
就“心灵”来说:
1、美好人性光照人生路
2、知识、文化与品质、精神不可或缺等等。
所有这些感悟,必须紧扣“行囊”展开,至于文体,可以是智慧故事,可以是生活体验,还可以是时事评说。
《深度解读山东卷作文审题谈:比喻与联想》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edu.yuduxx.com/sxks/gk/480107.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