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10-02 10:39 我来说说 我要投稿
历年来的高考话题中,对报考专业“冷”与“热”的讨论已经成为高考前民众关注的高频度词汇。那些排名很“冷”的专业常常被弃之如敝履,生怕一步错,步步错,甚至毁了自己的一生。冷门专业真的“冷”吗?其实不然。
冷门专业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专业选择中“冷门”的“冷”更多的是观念中的“冷”,而并非真“冷”。个体选择行为是否理性,除个人认知外,还可以从信息获取中获得解释,如果他们能对信息和未来环境所构成的不确定因素进行充分且理性的分析,他们的选择才是相对理性的。其实,冷门专业也有优势。
首先,冷门专业大多有利于个人的发展与继续深造。冷门专业往往是基础学科或高精尖学科,而选择这些学科更像选择长线投资,虽看不到短期的回报,但更利于人长远的发展。如,选择数、理、化等这些学科在考研时往往具有极好的优势,可以轻松的跨向经济学、信息工程、生物工程等这些热门专业,而这些专业的导师也非常倾向于选择具有扎实基础学科功底的学生。因此,选择冷门的基础学科往往在考研、考博中极具竞争力。其次,学习冷门专业,更易成为这一领域的精英。冷门专业虽不会得到热捧,但是细水长流,他们对社会发展是持续的、不可忽视的,更是不易被淘汰的。加之选择冷门的人少,竞争力相对小,如果坚持不懈的学习和研究下去,很可能,也很快能成为这一领域的专家。同时,一些冷门专业有国家扶持政策的倾斜,读书时学费很低,一旦做出一些成绩,未来的工作和生活都会有不错的保障。
“冷”在一定条件下也会变“热”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随着社会的发展“冷门”和“热门”不是一成不变的。一些学者认为,我国的热门专业与冷门专业的更替周期基本为4-5年左右。因此,在高考志愿中被认为的冷门专业在大学毕业后很可能成为就业市场中的宠儿。
麦可思就业蓝皮书中指出,许多当年人们趋之若鹜的热门专业,如法学、工商管理等就业率很低,而地矿类、农业工程、石油等冷门专业就业率排名在前20位以内。原因如下:第一,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如澳大利亚的冶金、地质勘探专业随着澳洲大量矿产资源的陆续开发以及中国的大型钢铁公司及石油公司在澳洲的投资后也陆续成为热门专业。第二,地域的不同,专业“冷”“热”也不同。一些专业如农、林、牧、渔等看似冷,但在我国的西部、少数民族等地区对相关专业人才的需要依旧很高。此外,读完本科想出国深造的同学,可以选择国内相对冷门,但是一些国家确很需要的热门专业。如澳洲、非洲地质专业的人才很抢手,如想去日本留学,就不应选择热门的网络游戏设计,而是日本亟须的单机动漫专业。
报考时如何选择“冷专业”
对专业“冷”与“热”的判断,还必须参考专业所属什么级别的高校。“冷门专业高端不冷,热门专业低端不热”已经成为近些年来较为普遍的现象。重点高校的冷门专业从来不乏人选,竞争从未减少。而一些专业虽然较热,但是不具备实力而盲目开设专业的高校,其专业的就业率较低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根据自身实力选择“冷”与“热”也是报考的锦囊。(佟靖)
《为冷门专业解冻》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edu.yuduxx.com/sxks/gk/479560.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