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8-26 08:23 我来说说 我要投稿
填报志愿是高考过后的又一场“考试”,考生能否根据自己的成绩顺利升入一所比较理想且自己喜欢的学校、专业,考验的绝不只是知识那么简单的。每年“考好没报好”、“考不好报得好”的情况都大有存在。针对这种情况,各种志愿咨询机构、专家等抓住考生和家长的心理,号称“招办有关系”、“志愿填报一分不浪费”等等,漫天要价。其实现在每年各省市调整招考政策,已经越来越有利于考生有学上、有理想的学上,填报落空、无学可上的几率极大降低。所以研究政策、问清自己、考察学校,每一个环节考虑周全,志愿填报自己也能搞定。这里需要注意的是:
一、家长老师切莫包办
在笔者考学的那个年代,由于考生们只顾闷头学习,对外面的世界知之甚少,所以在高考填志愿的过程中,老师和家长包办的现象非常普遍。毕竟谁掌握的信息多,谁的决定胜算就能更大一些。
但现在不一样,互联网时代带来的信息对每个人都是一样的。学生的知识面不一定比家长或老师窄,信息分析的能力也不一定差。所以,在填报志愿的问题上,家长和老师切莫认为孩子小不懂事,大包大揽,这样不只是对孩子的不尊重,也是对他自己的未来不负责任的安排。在填报志愿的过程中,家长和学生不妨像团队伙伴一样平等参与,在获取信息、分析政策、寻求支援等方面分工合作,从中家长也能看到孩子在分析解决问题方面的优势和不足,并适当加以引导。
对于老师,可能会接到家长或学生的问询,关于学生学情、学校信息、招考政策等等,老师们注意一定要提供权威可靠的信息及来源,并且做到不为其做主,只提供参考,避免给予主观性判断。对自己喜爱的考生,老师们难免愿意多说几句,但家长或考生很可能将老师无心的话有意去听导致误解,所以老师们指导时一定要讲明、讲清。
二、信自己 不盲从
信息时代,各种内容过量且质量参差不齐,考生及家长在阅读分析报考技巧时,一定要看清信息来源,甄选来源可靠的内容,例如教育部及直属单位官网、各地教育部门及招办官网、各高校官网、权威新闻媒体等等,这些网站发布的政策和指导信息都是权威、负责任的。
此外,家长们也可能在互相沟通中获得一些信息,觉得很好,用在孩子身上。这种做法也是不太明智的,每个孩子都有各自的所长所短,任何信息的分析和决定都要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而定。
三、尊重孩子意愿 不强求
经过十几年的学习与社交练习,高中毕业生已经掌握了很多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是还未独自生活过,所以家长会觉得他们仍未长大,其实他们只是缺少机会而已。高考志愿决定孩子的未来,他们对自己的喜好、成绩、志向是最了解的,所以报考的方法和技巧可以指导,但一定要尊重孩子的选择。
(学科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高考志愿填报 老师家长切莫包办》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edu.yuduxx.com/sxks/gk/458292.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