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教育频道 > 升学考试 > 高考 >

孩子不爱学习的内在原因是什么? (作者:刘寒)

[摘要]有很多很多话想说,却不知道如何开头。我有个女儿今年4岁。我希望她这一生能平安快乐。并且我希望很多年以后我还是这么想。 现在大学生就业越来越难高考压力越来越大,青少年犯罪的越来越多。孩子跟父母的关系越来越紧张。为什么呢? 是什么时候开始孩子不在...

  有很多很多话想说,却不知道如何开头。我有个女儿今年4岁。我希望她这一生能平安快乐。并且我希望很多年以后我还是这么想。

  现在大学生就业越来越难高考压力越来越大,青少年犯罪的越来越多。孩子跟父母的关系越来越紧张。为什么呢?

  是什么时候开始孩子不在父母怀里撒娇了,是什么时候开始孩子跟父母不在有亲昵的肢体接触了,是什么时候开始孩子和父母之间有了隔阂了,是什么时候开始孩子脸上父母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少了,是什么时候开始孩子和父母之间的话题越来越少了,是什么时候开始孩子跟父母开始争吵了,又是什么时候开始我们之间除了学习除了成绩以外再找不到别的话题了。又是什么时候开始彼此真成了伤害彼此的凶手了。

  也许凶手这两个字太过分,可是过分吗?且不说弑父弑母,且不说跳楼自杀的年轻稚嫩的生命,且不说非打即骂的家庭暴力,且不说每日冷若冰箱的家庭气氛。简简单单的问一个问题你过得开心吗?幸福吗?这个问题问孩子也问父母。

  爱是什么,在我看来爱很简单就是让你爱的人快乐幸福。如果做不到那么就偏离了爱的本质。

  如果孩子现在不开心,即便家长说一万遍我是为了孩子的将来我是爱他的,我宁愿他误会我我宁愿他恨我,我也要逼他努力。很冠冕堂皇的话。可是我觉得说这话的都是骗子,骗孩子,也骗自己

  如果家长朋友现在每日焦头烂额,愁眉苦脸,那么我们应该大胆承认自己是不快乐的。是不幸福的。

  爱是相互的,伤害也是相互的。

  那么究竟是什么造成了彼此的伤害。真的全部是应试教育的错吗?真的是被逼的吗?我想未必。

  成绩好的孩子和家长的关系不一定差,成绩差的孩子跟家长的关系也不一定好。反过来讲成绩好的孩子跟家长的关系也不一定好,成绩差的孩子跟家长的关系也不一定差。总结来说孩子和父母的关系与成绩的好坏是没有根本关系的。

  那么究竟是什么造成了现在很多家庭的矛盾?孩子和父母成了敌对的双方?

  传统儒家教育一直告诉我们父母的伟大,一直告诉我们母爱的无私,父爱的不求回报。真的是这样吗?

  我想答案未必,真正无私的母爱恕我直言太少太少了,真正无私的父爱也太少太少了。父母之间的爱也并非完全无私。亲戚之间的爱也并非完全无私。总的来说真正无私不求回报的爱无条件的爱太少了。我们大多数对别人的爱都是有条件的。不管是对自己的朋友还是对自己的亲人。

  孩子在刚出生的时候,做为父母,尤其是母亲,当粉嫩的小肉球在你怀里吮吸等你的乳汁的时候,我相信那个时候母爱是无私的,只求孩子一生平安。甚至可能对孩子连这个一生平安的愿望都没有,只是安静的看着这个小生命。内心一种安详,一种感恩。一种圆满。

  后来孩子大点我们开始对孩子有所要求,要懂事,要有礼貌,要在外人面前让爸爸妈妈有面子,要听话。这时在孩子眼里爱不再是无条件的了,变成有条件的了,我要听话才能得到爸爸妈妈的爱。我要乖乖的妈妈才会开心。这个时期大多数家庭都会相安无事地度过,之所以能相安无事地度过并不是没有伤害,而是因为这个时候孩子还太小,还没有力量反抗。于是孩子只能选择屈服,选择讨好。有时候我就在想,那些特别挺好特别懂事有礼貌的孩子也许未必内心真的想见到外人就喊阿姨喊叔叔。也许这个宝宝今天不开心,他本来不想喊叔叔喊阿姨的,可是为了得到妈妈的爱爸爸的夸奖,他不愿意开口,可是又必须开口。于是阿姨叔叔夸奖这个孩子懂事,夸奖爸爸妈妈会教育孩子。在我们心满意足接受别人夸奖的同时有没有忽略孩子的真实感受。而这种真实感受会不会在一次两次三次这样的场景下变成习惯。

  这种习惯,这种忽略会不会一直延续下去。

  无条件的爱是指我爱你,是因为你是我的孩子,不是因为你的漂亮,不是因为你的乖巧,不是因为你的成绩。仅仅是因为你是我的孩子,即便你丑,即便你没礼貌,即便你全班倒数第一,我依然爱你,因为你是我的孩子。

  有条件的爱是你要怎么怎么样,我才会爱你,我才会给你好脸色,我才会开心。当我们把对孩子的爱变成有条件的爱的时候,其实就已经意味着我们在某种程度上开始隔绝彼此,开始伤害彼此。

  当这种有条件的爱延续到孩子进入小学进入初中进入高中的时候,这个条件很自然而然的成为了成绩。

  于是成绩成了破坏父母跟孩子关系最大的凶手。

  不管学习成绩第一名还是第十名还是倒数第一名,家长和孩子总是冲突不断,第一名的想拔尖,第十名的想当第一,倒数第一的就破缸子破摔,于是儿时那种亲密无间离我们越来越远。

  难道成绩和家庭和谐真的成了对立的了吗?

  我想未必。

  有没有可能让两着和睦相处,有没有可能鱼和熊掌兼得?

  首先,我们刚才有提到过有条件的爱。当爱需要条件的时候,我想这爱已不再纯粹,甚至都不能再说这是爱,而只能说是某种交换。

  让我们来回想一下孩子幼年时期作为父母我们把孩子控制在手心里的感觉,这种控制无处不在,而大家基本上都不自知,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在做,当大家都在做同一件事情的时候大家就会觉得这件事情是再正常不过的。而且我们很自然而然的给这种控制贴上爱的标签。

  比如我们会让孩子再多吃两口饭菜,即便孩子一再声明自己吃饱了。这是控制,如果孩子不吃,我们会觉得孩子不听话。

  比如我们会让孩子多穿一件衣服,即便孩子说自己不冷。这是控制。

  比如我们会让孩子叫邻居阿姨,即便孩子内心其实不喜欢这个邻居。

  种种控制伴随着另外一种情绪,就是焦虑。焦虑的表层就是担心。

  我们控制孩子多吃一口饭,是担心他没吃饱。

  我们控制孩子多穿件衣服,是担心他冷。

  我们控制孩子叫邻居阿姨,是担心他不懂礼貌,以至于将来无法在这个社会混。

  这种控制会无形的延续下去。可是我们往往忽略了一件事,孩子长大了。

  当孩子有了自我的觉醒,孩子会发觉被别人控制不舒服,不开心,甚至会愤怒,即便这个人是自己的妈妈。于是孩子开始反抗,在孩子反抗的时候其实家长并不知道孩子为什么反抗,也不知道孩子在反抗什么。家长感觉到的只是自己控制了那么多年的骨肉开始对自己说不了。在很多很多很多家长眼里这件事情不得了。天要塌了,我在外面受气,上司骂,同事为难,回到家老公不疼,婆婆找茬,活了大半辈子一事无成,好不容易逮了个小家伙能使唤使唤了,竟然也开始对我吹鼻子瞪眼了。这不是要我的命吗。于是我开始发功,开始卖命,这可是我在这个世界上唯一能控制的人,可不能放弃。于是我开始用尽浑身解数,打,骂,监视,思想教育,再不行就哭哭,掉掉眼泪。总之一定要牢牢的把这个小人攥在手里。

  孩子呢?其实这个时候孩子好可怜,我相信绝大多数孩子是不敢跟父母打骂的。不是不想,而是不敢。不孝的罪名太沉重了,孩子虽然已经有力气吹鼻子瞪眼了。但是终极无力招架。于是选择屈服,在屈服的同时是深深的不服气,甚至是深深地怨恨。

  在你来我往的争斗中,成绩成了父母手中的兵器。

  在这不见血光的战争中,孩子渐渐忘记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学习是为了什么?

  很久以前有人说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这句话我相信已经成了神话。

  很多很多家长会告诉孩子,你学习是为了你自己。是为了你将来能幸福。能有个好工作。

  这句话我很残忍的告诉家长基本上算废话。

  如果孩子能有如此高的觉悟,又何须父母如此劳神,如果孩子都觉得学习是为了自己,那么当失去父母老师的紧箍咒步入大学之后又怎么会没日没夜开始打游戏开始完全抛弃学习?甚至很多家长也会说这么一句话,再加加油,上了大学就好了。潜台词就是上了大学就不需要学习了。再潜一点就是上了大学我就没办法控制你了,趁你还在高三,再让我好好控制控制吧。

  那么我们可以不可以做这么一个假设。

  假设作为父母我们收回自己有条件的爱,继续给孩子无条件的爱。那么回怎么样?

  也就是说不管孩子学习好坏,即使他天天不学习,整天看小说,打游戏,我们依然爱他。结果会怎么样?

  这是个假设,之所以是假设,是因为这件事不存在。

  因为第一我没有见过哪个家长会爱孩子到如此真深的地步,会无条件的爱自己的孩子。会不想体验那种牢牢控制住一个人的快感。

  第二是如果真的有家长这么爱自己的孩子,那么这个孩子就完全没有理由去排斥学习,当学习不再是自己的爹妈砍在自己心头的刀剑,我相信没有孩子是会恨学习的。人最深层的欲望就是求知欲。

  所以说这个假设不成立。

  想了很久我们是不是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真正伤害到父母和孩子感情的并不是学习。而是控制。做父母的想控制孩子,因为毕竟他们控制不了别人,甚至连自己都控制不住自己。而做为一个人类,做孩子的不想被控制,于是矛盾产生了。于是大家开始厮杀,开始你来我往的明争暗斗了。筋疲力尽的同时,学习很无辜的成了替罪羊。

  有没有一种可能,做为家长我们放下自己的焦虑,放下自己的控制欲,回想下孩子刚出生的那一刻。有没有一种可能,我们不再用担忧孩子的未来这么冠冕堂皇的借口来掩盖自己控制孩子的真相。有没有一种可能我们去放开捆绑孩子的绳索。也许当我们真放手的那天回很惊喜的发现原本以为是纸糊的风筝必须靠大人指指点点才能飞起来的孩子其实是有自己的翅膀的雄鹰。

  最后补充一点,你知道作为家长为什么那么害怕孩子学习不好吗?

  因为学习不好就意味着进不了好大学,进不了名校就意味着找不到好工作,找不到好工作就意味着找不到好婚姻,找不到好婚姻就意味着人生不幸福。也就是说归根结底父母是想让你幸福才逼你学习的。关键不是怀疑父母是不是爱我,而是为什么父母会这么想,为什么考不上好大学就能推理出这么一大堆?

  如果我是个人才,考不上好的学校依然是可以收获美满的人生的,依然是可以拥有美好的爱情的。

  那么这句话应该这样改写一下如果学习不好,并且你是个废物你就进不了名校,从而找不到好工作从而一辈子不幸福。我觉得必要条件不是学习不好,而是废物。

  而大多数父母在生活中都过得一塌糊涂,把自己是个废物这件事很巧妙地用当初没念名牌大学掩盖了。

  自己人生的失败,开始想从下一代身上弥补,自己把学习成绩等于一切这个公式很焦虑的砸在了自己孩子身上。自己是个老母鸡却想生个凤凰。

  也许你真的生了个凤凰,却被自己硬生生的扼杀了。也许你生了只小鸡,不过鸡妈妈和鸡宝宝快快乐乐的生活在一起也蛮温馨的。

  可是最可怕的是在我们跟孩子对抗的时候,我们失去了孩子。失去了这种天地间造化中最纯真也是最不应该有条件的爱。

  我有个女儿,今年4岁。我希望她这一生能平安快乐。并且我希望很多年以后我还是这么想。


《孩子不爱学习的内在原因是什么? (作者:刘寒)》河南新闻-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edu.yuduxx.com/sxks/gk/387109.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admin]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同济大学2016年外语类保送生招生简章

我要评论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返回豫都网首页
版权所有: 豫都网 Copyright(c) 2010-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admin@yuduxx.com
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