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教育频道 > 升学考试 > 高考 >

6项高考加分项目取消

[摘要]针对近年来高考加分和自主招生制度痼疾,17日,教育部等5部门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的意见》,规定自2015年1月1日起,取消重大体育比赛获奖者、二级运动员统测合格者、省级优秀学生、思想政治品德突出事迹者、奥赛获奖者、科技类...

  针对近年来高考加分和自主招生制度痼疾,17日,教育部等5部门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的意见》,规定自2015年1月1日起,取消重大体育比赛获奖者、二级运动员统测合格者、省级优秀学生、思想政治品德突出事迹者、奥赛获奖者、科技类竞赛获奖者等6项全国性加分项目。同日,教育部还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规范高校自主招生试点工作的意见》,明确2015年起,所有试点高校自主招生考核统一安排在高考结束后、高考成绩公布前进行。同时规定不得采用高校联考方式,不组织专门培训等。

  焦点1 高考加分

  各地方案2015年1月底前公布实施

  《关于进一步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的意见》规定,各省(区、市)要研究制定本地调整规范高考加分工作实施方案,于2015年1月底前报教育部备案后向社会公布实施。

  全国性加分项目 2015年1月1日起

  取消

  体育特长生加分项目

  高级中等教育阶段获得

  ●重大国际体育比赛集体或个人项目前6名

  ●全国性体育比赛个人项目前6名

  ●国家二级运动员(含)以上称号

  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加分项目

  高级中等教育阶段获得

  全国中学生(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全国决赛一、二、三等奖

  科技类竞赛加分项目

  高级中等教育阶段获得

  ●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含全国青少年生物和环境科学实践活动)

  ●“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

  ●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一、二等奖

  ●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或国际环境科研项目奥林匹克竞赛奖项

  省级优秀学生加分项目

  高级中等教育阶段获得

  省级优秀学生称号

  思想政治品德有突出事迹加分项目

  高级中等教育阶段被认定为思想政治品德方面有突出事迹

  保留

  烈士子女

  边疆、山区、牧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少数民族考生

  归侨、华侨子女、归侨子女和台湾省籍考生

  自主就业退役士兵

  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含)以上或被大军区(含)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

  地方性加分项目 2015年1月1日起

  取消

  地方性体育、艺术、科技、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加分项目,进一步大幅减少其他项目

  保留

  确有必要保留的地方性加分项目,应合理设置加分分值,由省级人民政府确定并报教育部备案,原则上只适用于本省(区、市)所属高校在本省(区、市)招生

  追问

  1.有特长咋办?

  ●体育特长生

  可选择报考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招生,或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单独考试招生,或其他体育学类专业招生。

  ●奥林匹克竞赛

  相关学科特长可作为自主招生试点高校优先给予初审通过的条件。

  ●科技类竞赛

  相关科研特长和创新潜质可作为自主招生试点高校优先给予初审通过的条件。

  ●突出事迹

  按照有关程序,高校可破格录取或单独考试录取。

  2.已获得奖项的咋办?

  根据《意见》,2015年1月1日后获得相关奖项、名次、称号的考生均不再具备高考加分资格。那2015年前已获得上述奖项的能否加分?

  教育部高校学生司负责人表示,这种情况由生源所在地省级高校招生委员会研究决定。对于仍保留相关学生加分资格的省份,要执行好有关规定:一是加分分值不超过5分;二是要加强资格认定和严格管理。特别是对体育特长生项目,体育部门要重新对二级运动员资质进行复核复测,教育部门要按相关标准进行严格测试。

  3.如何管理和监督?

  严核考生资格 “谁主管、谁审核、谁负责”,建立健全考生加分资格审核工作责任制。细化公示信息 各省(区、市)要进一步规范和细化信息公示的内容、办法、程序、时间安排等。公示信息须包括考生姓名、性别、所在中学、加分项目、相关佐证材料,以及审核单位、审核人员名单(包括评委、裁判)等。

  畅通违纪举报 各省(区、市)要进一步完善网络、电话、信函等多位一体的举报申诉工作平台,畅通违纪举报和申诉受理渠道,及时受理加分造假举报和考生信访申诉案件,并及时调查处理。

  严处造假考生 对弄虚作假、骗取相关加分资格的考生,一经查实,将依法依规取消其当年参加高考报名、考试或录取的资格,可同时给予暂停参加各种国家教育考试1至3年的处理,考生的违规事实记入国家教育考试诚信档案。

  严格责任追究 一经查实,对违规违纪责任人和相关责任人依法依规严肃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解读

  “光做减法还不够”

  专家表示,高考加分政策“光做减法还不够”,还需整顿加分流程、清除各环节徇私舞弊的可能,确保高考起点公平落在实处。有业内人士认为,新政策给地方留有部分加分的“权力”,仍然是一个隐患。少数民族、华侨、贫困地区等被保留的照顾性加分项目,也被指存在“弹性操作空间”,有“被运作的可能”。一些学生家长也对此表示担忧。沈阳一位中学生家长曹丽表示,希望“地方性必要加分”的执行过程可以公开透明,加分名额和分值适当缩紧,“千万别让加分政策的后门大开。”

  焦点2 自主招生

  2015年起高考后进行自主招生考核

  根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规范高校自主招生试点工作的意见》,2015年自主招生各项改革措施全面实施,2015年自主招生考核时间调整至高考后进行,所有试点高校一步到位。

  定位 选拔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优秀学生,即“偏才怪才”

  总体要求 着力解决“掐尖”、“小高考”等问题,严格控制自主招生规模

  自主招生时间表

  2月底前 高校发布招生简章

  试点高校不得向中学分配推荐名额。明确内容:报名条件、审核办法、考核时间等。

  3月底前 考生提交申请材料

  中学(单位)或原毕业中学应依据考生学籍档案、在校表现和高校要求,如实提供考生在高中阶段情况。

  有关中学、社会团体或专家个人等均可实名推荐并对其真实性负责。

  中学要公示所有经确认推荐的考生名单及相关材料。

  4月 高校审核考生材料

  试点高校组织相关学科专家认真审核,合理确定考生名单。

  向中西部、农村地区适当倾斜。

  4月底前 公示初审通过名单

  试点高校完成考生材料审核,确定参加学校考核考生名单并进行公示。

  6月7~8日 高考统一高考。

  6月10日至22日 高校考核

  试点高校单独组织,不得采用联考方式或组织专门培训。

  充分发挥学科专家的作用,探索完善科学、有效、简便、规范的考核方式。如需笔试,考试科目原则上一门、不超过两门。

  须全程录像,专家名单和面试顺序由抽签随机确定。

  偏远、贫困地区:高校要积极探索选派专家到当地开展考核、实行网络远程视频面试等方式。

  高考出分前 确定并公示入选名单

  高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集体研究确定入选资格考生、专业及优惠分值。

  高校要将入选资格考生名单在本校、生源所在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及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上进行公示。

  高考出分后 填报志愿 高校录取

  填报志愿:各省级招生考试机构组织本省(区、市)有关考生单独填报自主招生志愿。

  投档资格:各省级招生考试机构要严格审查考生投档资格。

  总分要求:原则上不应低于考生所在省(区、市)有关高校同批次同科类录取控制分数线。

  破格录取:对学科特长或创新潜质特别突出的个别优秀考生,经向社会公示后,由试点高校提出破格录取申请,经生源所在地省级高校招生委员会核准后录取。

  在本科第一批次录取前完成自主招生录取。

  高校要将录取考生名单及相关信息,分别在本校、生源所在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及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上进行公示。

  11“禁”,严查违规行为

  禁

  试点高校

  虚假招生宣传

  高考前组织考核

  专家评委搞培训辅导

  搞恶性生源竞争

  突破计划录取

  突破公示分值录取

  更改公示专业录取

  入学时更改录取专业

  禁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

  出台与国家招生政策相抵触的招生办法

  省级招生考试机构

  为不符合要求的考生办理录取手续

  中学

  出具虚假材料

  追问

  1.只能考一所学校吗?

  教育部高校学生司负责人表示,对于向多所高校申请报名并通过高校审核的考生,在考试时间安排允许的情况下,可参加多所高校的考核。为避免考核负担过重,建议考生理性选择确定参加考核的高校。

  2.为啥安排在高考后、出分前?

  教育部高校学生司负责人表示,主要考虑有三点:

  一是有利于选拔学科特长、创新潜质的学生。出分后,高校如果根据高考成绩设定门槛,部分有学科特长但高考成绩稍低的学生可能被挡在门槛之外。二是有利于维护自主招生的公平公正。高考出分后,部分考生家长追求自主招生“优惠分值”目的性增强,高校给予的“优惠分值”利害性加大,防范营私舞弊和权力寻租风险的压力增加。三是有利于保证现行高考录取进程不受影响。如高考出分后开始自主招生,须将全国各省整体录取开始工作时间推迟2周左右,会增加全国考生录取等待时间。

  3.需要公示哪些信息?

  据了解,公示的考生信息应包括姓名、性别、所在中学(或单位)、享受照顾政策类别、资格条件、测试项目、测试成绩、合格标准、拟录高校及专业、录取优惠分值等十项。

  解读

  扩大了学生的自由选择权

  原来的自主招生政策中,学生主要通过中学推荐获得参加自主招生的机会,但中学往往会对学生的报名进行平衡,使得一名学生仅能选择一所大学,这影响了学生的自由选择权。

  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于世洁指出,政策调整后,学生可自主报名和申请各高校的自主招生,扩大了学生的自由选择权。在高考之后进行自主招生的考核和认定,更有利于学生有效评估自身特长、潜质,做出合理选择。

  本组稿件综合新华社等

  对比我省2014年政策

  政策到各省会有针对性“落地”

  教育部等5部门下发加分新规后,对照我省2014年高考加分政策,本报记者为您梳理了其中的变化。

  取消的1项在我省已不再加分

  昨日,记者详细了解了加分新规的详情。从取消的6项加分项目来看,在我省2014年高考加分政策中,“高中阶段被认定为思想政治品德方面有突出事迹”已不再是加分项目,只保证“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3项可加5分项目在新规中被取消

  这次的新规中有3项在我省2014年高考加分政策中可加5分的项目被取消:

  ●在高中阶段获得“重大国际

  体育比赛集体或个人项目前6名”、“全国性体育比赛个人项目前6名”。

  ●在高中阶段获得“国家二级运动员(含)以上称号”。

  ●在高中阶段获得“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含全国青少年生物和环境科学实践活动)”、“‘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一、二等奖”,“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或国际环境科研项目奥林匹克竞赛奖项”。

  2项可加8分项目在新规中被取消

  这次的新规中有2项在我省2014年高考加分政策中可加8分的项目被取消:

  ●在高中阶段获得“全国中学生(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全国决赛一、二、三等奖”。

  ●在高中阶段获得“省级优秀学生称号”。

  保留的给少数民族加分在我省被细化

  在保留的5项加分项目中,“烈士子女”及“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含)以上或被大军区(含)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2项,我省在2014年高考加分政策中,给予加20分;“归侨、华侨子女、归侨子女和台湾省籍考生”,在2014年可获加5分投档;“自主退役士兵”,在我省2014年的政策中,限定为“自谋职业”的,可加10分。

  而对于“边疆、山区、牧区、少数民族聚集地区少数民族考生”的加分,在2014年我省的高考加分政策中,则细化为“在高考文化课考试不使用本民族文字答卷的少数民族考生,加5分”、“在高考文化课考生中用本民族文字答卷的少数民族考生,加10分”及“驻边疆国境的县(市)、沙漠区、国家确定的边远地区中的三类地区和军队确定的特、一、二类岛屿部队现役军人的子女,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专家还有“加分腐败”的可能

  “政策到各省,一定会结合各省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落地’。”昨日,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表示,高考加分政策的落地除执行国家政策外,会具有很强的地方特色。

  他认为,高考加分政策进一步“瘦身”后,高考制度是否更加健康,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

  一、各个地方对高考加分政策的执行,教育部的方案是要求对所有高考加分奖励性政策取消,可能还会有一些保留,但保留哪些项目、怎么操作,还需要民主决策、信息公开的机制。如果还是默默地操作,高考加分政策还是有存在加分腐败问题的可能。

  二、高考加分政策取消之后,如何把学生的个性和特长体现在高校的录取之中。从现在来看,还是集中录取制度,集中录取之下,个性和特长是很难被关注的。如我们只取消高考加分,而不推行高考多元综合评价体系的高考制度建设,那结果仍只能是“唯分数论”。

  “取消高考加分很容易,推行多元评价综合体系的建设,这是高考改革难啃的硬骨头。”同时,熊丙奇认为,自主招生在这方面很难起到太大的有效作用。在他看来,自主招生没有本质上的突破,只会使部分“特长生”获得面试的机会。

  本报记者 王威 王小野

  欢迎咨询

  如果您家有高中学生,想让孩子通过自主招生的方式走进理想的大学,在这方面有什么疑问可与我们联系。

  教育热线:400-9191-918 010-5607993

  更多精彩好文请关注中国自主招生网微信服务号:zgzzzs;微信订阅号:zgzzzs100


《6项高考加分项目取消》河南新闻-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edu.yuduxx.com/sxks/gk/292481.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admin]

我要评论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返回豫都网首页
版权所有: 豫都网 Copyright(c) 2010-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admin@yuduxx.com
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