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11-15 11:56 我要投稿
这两天,朋友圈被一条孩子溺水倒背能救命的转发信息刷屏了。
原文是这样的:
看到的请复制下去,小朋友只要溺水不超过一个小时就可以救活!
从河里救出两名溺水幼儿。孩子已没有呼吸,村民就用当地特有的急救法,攥着孩子双脚,倒背着孩子跑步。几分钟后,小男孩吐出几口水来,哇地一声哭了。又跑了起码十分钟,小女孩也从死神的手中被拉扯了回来。暑假到了,不知多少孩子要下水游泳,看到的请顶下去,说不定可以救很多人。
医师强调,如果每个收到这条信息的人,都能够带给其他人,肯定至少有一条生命将会被挽救回来,我已经做了我的部分了!
所以现在你有两个选择:
1. 无视
2. 让更多人看到
这个流言来自《南方都市报》的一则图文报道。新闻报道说,5月25日下午,治安队员叶锡坤和村民叶德新、叶旭辉在北丫村前河涌救出两名溺水没有呼吸的幼儿,并用水乡片区特有的急救办法,救醒两名幼儿。
其实,新闻中的人用倒背法救了两名幼儿只是一种巧合,这个方法并不适合大多数溺水者!
流言中提到的方法,可能是奔跑时的颠簸改变了孩子胸廓的形状和体积,和按压胸骨有类似的效果,但是由于按压力量太弱,远没有心脏复苏的方法可靠。这很可能只是巧合,并不适合作为通用方法来推广。
请记住!!
“倒背法”只适用于刚发生溺水、心跳和呼吸尚未停止的孩子,
这个适用也只能说是有一定效果,并不能百分百救活孩子。
如果孩子心跳和呼吸已经停止 ,则需要马上进行心肺复苏术 。
专业人士已经用专业医学知识进行辟谣,请大家遵循正确的急救方法。因为你一旦用错了急救方法,一分钟就可能失去一条人命!
辟谣一: 小朋友只要溺水不超过一个小时就可以救活!
人体内的氧储备极少,呼吸完全停止后只能维持机体6分钟的代谢,如不及时恢复呼吸,心跳就会停止,脑细胞死亡,这一过程是不可逆的。因此,绝不可能溺水近1个小时还能救活。在现实生活中,如果有溺水者通过倒背的方法得救,也只是个特例。
辟谣二: 孩子已没有呼吸,几分钟后,小男孩吐出几口水来。
控水法主要是利用重力将水从溺水者的呼吸道中排出。但是,肺泡的吸水性很强,水一旦进入肺里,就像遇到海绵会被马上吸收。倒背控水法能控出的水只是胃里的,没有多大意义。
溺水者的死因往往不是喝水太多,而是刚刚有水进入口鼻时,溺水者屏气时发生喉头痉挛,空气和水都无法进入,这种情况体内更没有水可倒。如果这时用控水的方法反而会造成二次伤害,会使溺水者胃中的物质沿食道流出,从而堵塞呼吸道,使溺水者无法正常呼吸。
正确的溺水后心肺复苏这样做,一定要学会!
溺水的直接结果就是缺氧,急救最重要一点就是打开气道,缓解缺氧,接着进行心肺复苏。
如果发生心跳骤停了,10秒内就应该开始进行心肺复苏,此时最应该的是争分夺秒,不要把时间浪费在控水上,另外溺水时人肌肉松弛容易发生呕吐,一倒过来呕吐物就容易阻塞气道。
是否要做心肺复苏,要看溺水者情况: 1溺水者清醒,且有呼吸和脉搏
呼叫120,陪伴、保暖,等待救援人员或送医院观察。
2昏迷,有呼吸有脉搏
呼叫120,清理口鼻异物,稳定侧卧位,等待救援人员。观察呼吸脉搏情况,必要时心肺复苏。
3昏迷,无呼吸脉搏
立即清理口鼻异物,开放气道(A),人工呼吸(B),胸外按压(C),是为ABC急救顺序。此为窒息性心脏骤停的最佳急救顺序,与心源性心脏骤停的CAB顺序略有不同。同时切记呼救120,持续心脏复苏至患者恢复呼吸脉搏或者急救人员到达。
(内容来自急诊医生@急诊夜鹰)
对溺水患者心肺复苏的标准流程是:
1、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的比例是2比30:每做30次胸外按压进行2次人工呼吸,尽量减少胸外按压的中断时间。
2、按压频率>100次/分,按压深度应>5cm。
3、按压位置在胸骨下部(乳头连线的中点),按压时在溺水者的左侧或右侧都可以,双手叠放,用手掌按压,手指抬起不要接触溺水者胸壁。
4、每次按压后应使胸壁自主回弹(也就是说不要一直压住)。直到溺水者出现自主呼吸,然后将其摆成复苏姿势,将水吐出即可。
针对儿童安全问题,今天我们请到两位专家,一位是著名教育学家詹文龄,一位是哈佛教育专家张开冰,共同来探讨:如何正确培养孩子的安全意识?
来源:父母在线
版权声明: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
《夏天到了,这个动作真的会害死人!喜欢游泳的人都要看看》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edu.yuduxx.com/news/774808.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