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6-14 11:36 我要投稿
图片来源:网络
“小学印象模糊,大学印象不深刻,唯独中学在我的人生中留下抹不去的记忆。我后来能做点事情,与在中学时代打下的基础密不可分。”中国工程院院士罗锡文曾深情回忆自己的科学起航原点。
怀抱青春、激情和梦想的中学生活到底应该怎样度过?作为拥有中国科学技术领域最高学术称号的院士群体,他们的“学习秘籍”、成长历程和追梦故事对于今天的青少年无疑是一个镜鉴。
为此,本报记者在北京、武汉、南京、深圳、合肥多地连续寻访了12位院士,并在近日推出的图书《院士的中学时代》中盘点,试图打捞一段不可复制的记忆,还原院士青葱岁月,追慕他们成长的图景,破解培养英才的密码。
“他们是星空中最闪耀的群星。”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傅振邦为《院士的中学时代》一书作序推介。
回望院士们的成长之路,记者发现,他们是科学界皇冠明珠的锻造者,也是我们身边的普通人;他们中有教育世家之子,也有山村农民的后代;他们中有少年成名的“学霸”,也有高考落榜的崛起者;他们曾经爱读《天龙八部》、而今也追《中国好声音》……而中学时代的积淀正是他们得以厚积薄发的关键所在。
在接受采访时,院士们不止一次公开表示:“中学是人生中最好的时光。”
“人生成长是一场马拉松”
“不要输在起跑线上”的教育理念被今天无数的家长和老师奉为圭臬。
然而,记者采访的院士们则表达了截然不同的观点。
杨乐院士曾算过一笔账:博士毕业到成为一名专门人才,大约要经过8~10年的努力,如果从中学毕业算起,4年的本科,6年左右的硕士博士,加起来差不多20年时间。
阅历经年,杨乐感慨,“努力几个月或半年,很多年轻人可以做到,但是20年的奋斗,其间面临身体、家庭、婚姻等重重考验,没有一个理想的支撑,没有雄心壮志是很难实现的。”
“学习成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一定要有长期努力的思想准备,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不能只奋斗一段时期,而要像跑马拉松一样,坚持不懈,不断进步,提高自己的水平。”杨乐院士一语中的,成长成才不仅要跑得快,还要跑得远,成功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事。
初中立志一定要把用中国人名字命名的定理写在未来的数学书上,20多年后,杨乐和同事张广厚的成果被国际上称为“杨—张定理”;高中时,杨乐在书皮上写下“中科”二字,而今与中国科学院已携手走过半个多世纪。
这位数学大家用自己的人生为这场“成长的马拉松”写下了最好的注脚。
盘点12位院士的中学时代,他们将人生比喻为一场需要耐力、恒心的马拉松长跑,把兴趣、理想与坚持视为这场长跑的动力,是他们最终功成名就的一大原因。
年过古稀之际,成为百年学府武汉大学唯一一名女院士的张俐娜,用自己的人生经历诠释了马拉松的内涵。
年轻时,囿于家庭原因,她难以全身心投入科研,46岁才“半路出家”,开始真正意义上的科学研究。
从一个烧瓶、一支试管到创建国际一流的科研实验室,“大器晚成者”张俐娜凭借世界首创的一种神奇低温水溶剂“秘方”,获得美国化学会安塞姆·佩恩奖,成为半个世纪以来获得该奖项的第一位中国人。
17岁那年,郑永飞走上讲台,开始了长达两年的乡村执教生活。1977年,正式恢复高考,郑永飞与“老三届”同台竞技,不幸落榜了。
有过失落,也曾怀疑自己还能否考得上,但他依旧选择了来年再战,最终跨入了南京大学的大门。
2009年11月,这位刚过完50岁生日的科学家正埋头实验室里继续手头的科研,获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的消息传来,他成为当年入选的最年轻院士。
而同时期做民办老师的,有人一起考上大学,也有人在打牌玩耍中度过,多年后聚会时,依旧是一个乡村的民办教师,让人感慨命运的乖张和坚持的力量。
123下一页
《盘点十二位院士的中学时代:人生成长是一场马拉松》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edu.yuduxx.com/news/412703.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